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3篇
地质学   18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目的】金矿是华北地区的优势矿种之一,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开展华北地区金矿资源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对于进一步开展金矿勘查工作部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收集和整理了已有金矿地质资料,全面总结了华北地区金矿资源禀赋、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控矿因素、成矿演化及资源潜力。【研究结果】从矿床成因角度,华北地区金矿类型可划分为花岗-绿岩型、火山岩型、岩浆热液型、变质碎屑岩中热液型、砂金型和风化壳型等6大类;从矿产预测角度,可划分为44个矿产预测类型,其中与岩浆岩、火山岩、绿岩建造有关金矿类型最为重要。根据金矿演化规律,将华北地区金成矿划分为五台—吕梁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5个主成矿期,其中燕山期为金矿爆发期。金矿主要产出于华北克拉通边缘、裂谷带及造山带内,形成于大陆裂谷、岛弧(火山弧)、活动大陆边缘等构造环境。【结论】本文在华北地区划分出47处金矿重要找矿远景区,并提出加强重要找矿远景区及矿集区深部金矿资源勘查是实现找矿突破的重要途径。创新点: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了华北地区金矿资源特征、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资源潜力,划分了47处金矿重要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2.
摘要:内蒙古白乃庙铜矿床位于兴蒙造山系满都拉-霍林郭勒弧盆系白乃庙早古生代岛弧内,该矿床包括南、北两个矿带,南矿带矿体产于白乃庙组绿片岩中,北矿带矿体产于花岗闪长斑岩内,对于该矿床及白乃庙组的形成时代争议较大。本文采用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定年获得了白乃庙组第三岩性段绿泥斜长片岩的形成年龄为439.8±6.7Ma,花岗闪长斑岩的形成年龄为433.9±2.2Ma、451.8±3.0Ma,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辉钼矿的形成年龄为433.9±3.1Ma。结合前人成果,提出白乃庙组地层和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岩时代与白乃庙铜矿的成矿时代均为晚奥陶-早志留世,它们同属加里东期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绿泥斜长片岩;花岗闪长斑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白乃庙铜矿  相似文献   
103.
河南舞阳地区赵案庄铁矿床是产于超基性岩中的隐伏矿床。超基性岩侵位于新太古界太华群赵案庄组透辉斜长角闪片麻岩中。矿体呈似层状,具有多层。矿石成分较复杂,主要矿物为磁铁矿、蛇纹石、氟磷灰石等。矿床规模为中等,其成因是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晚期磷灰石-磁铁矿矿床。在磷灰蛇纹磁铁矿石中选出的锆石样品为变质锆石,利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MC-ICPMS)进行微区原位U_Pb同位素测年,获得不一致线的上交点年龄为(1943±5)Ma(MSWD=2.3)。同时对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研究,表明该年龄代表锆石遭受强烈变质作用的年龄,可以限定矿体形成时代的上限,即矿体形成时代不晚于1943 Ma。超基性岩浆演化晚期,岩浆充填构造裂隙呈透辉石岩脉产出。透辉石脉与矿体同期并且穿切铁山庙组BIF型铁山铁矿。铁山庙组形成时代在2300~2500 Ma之间。透辉石岩脉形成时代不早于该组年龄,可作为赵案庄铁矿床形成时代的下限。赵案庄铁矿床的形成时代为1943~2300 Ma,为古元古代,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岩浆型铁矿床。该成矿地质时代反映了在华北陆块东南缘曾发生过一次地壳扩张和裂陷活动及华北克拉通裂解事件。  相似文献   
104.
中国与蒙古交界地区,早前寒武系—新生界分布广泛,地层划分系统差别较大。根据近年来内蒙古地层年代划分研究成果,初步对中蒙边界中东段蒙古地层岩石、化石进行了整理与划分,并以中国出露的地层为参照,进行中蒙边界中东段地层划分与对比。结果表明,中蒙边界中东段地层具有连续性,可以统一划分对比。  相似文献   
105.
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的内蒙古阿巴嘎旗比鲁甘干钼矿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236.9±3.7~238.7±2.4Ma,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37.9±1.7Ma,表明该矿床形成时代应为印支期。辉钼矿的Re含量平均值为74.065×10~(-6),表明其主要为幔壳混合来源特征。该矿床位于贺根山断裂带以南的兴蒙造山系索伦山-霍林郭勒弧盆系内,为斑岩型钼矿床。钼矿体主要赋存在黑云母花岗斑岩和角岩内,受内外接触带控制。接触带控矿容矿断裂主要有北西向、北东向及近东西向,其内多充填有石英脉。细脉状、网脉状石英脉越发育,钼矿化越强。区域研究表明,印支期是兴蒙造山带及其邻区钼(钨)成矿的重要成矿期之一,但在本区尚属首次发现,为开展索伦山-霍林郭勒成矿带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6.
奥尤特铜矿床位于内蒙古东部东乌旗地区,是二连-东乌旗成矿带最为典型的铜矿床之一,矿床赋存于侏罗纪一套陆相火山岩和次火山岩中,容矿岩石主要为火山角砾岩、含砾熔结凝灰岩、流纹岩及流纹斑岩。本文选取矿区出露的含矿石英脉,进行了石英~(40)Ar/~(39)Ar法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奥尤特铜矿床的成矿时代为187.11±3.50Ma。  相似文献   
107.
陈正  李俊建 《地质通报》2016,35(4):578-582
对蒙古国南戈壁省东部的西南欧玉岩体黑云母花岗岩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照相,结果显示,其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为典型的岩浆锆石特征。对22颗锆石进行了LA-MC-ICP-MS U-Pb年龄测定,结果显示,21个测点的~(206)Pb/~(238)U年龄介于334±2~335±2Ma之间,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35±1Ma,表明西南欧玉岩体形成于早石炭世。  相似文献   
108.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音诺尔公花岗岩体TIMS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东南部的巴音诺尔公花岗岩体,地处华北陆块西北缘,霍尔森-查干楚鲁构造带以南的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内。岩体整体上受NEE向构造控制,主要由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2种岩石类型组成。采用TIMS锆石U-Pb定年法,测得巴音诺尔公岩体不同位置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样品年龄分别为304.7±2.8Ma和289.0±3.8Ma,属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结合前人资料,提出巴音诺尔公岩体至少存在2期岩浆活动,分别为晚石炭世(304Ma)和早二叠世(289~272Ma)。  相似文献   
109.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沙拉扎山花岗岩体TIMS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沙拉扎山处于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天山-兴蒙造山带接触部位,恩格尔乌苏蛇绿岩带与查干础鲁蛇绿岩带之间。沙拉扎山内出露一套巨大花岗质岩基,为了认识其岩浆活动期次,对沙拉扎山岩体不同部位花岗质岩石样品进行了TI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沙拉套尔汗花岗闪长岩年龄为233.1±5.8Ma,乌力吉花岗岩2个样品年龄分别为228.1±0.4Ma和207.7±0.8Ma。对比分析前人对该区岩体年龄的研究成果,认为沙拉扎山出露的花岗岩由早二叠世晚期(273~274Ma)、早三叠世(248~252Ma)、晚三叠世早期(228~236Ma)和晚三叠世末期(207Ma)4期岩浆活动叠加而成,同时发育在沙拉扎山的4期岩浆活动在巴音—诺尔公地区也有相应的岩浆记录。  相似文献   
110.
辽吉古裂谷地质演化与成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华北太古宙大陆内2.3Ga开始裂解的辽吉古元古代裂谷,于2.2~1.7Ga期间完成拉伸裂陷、沉积堆积、底辟侵入、挤压褶皱、隆升拆离、逐渐消亡的全部演化过程。辽吉古裂谷的矿产丰富,其成矿作用与裂谷的地质演化紧密相关。裂谷拉张裂陷堆积阶段为成矿作用提供了成矿物源,在不同的古构造和古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含矿建造(矿源层);裂谷构造体制转换的挤压造山阶段,在变质、变形、岩浆活动等构造热事件影响下,由不同矿源的物质基础或在不同的成矿就位场所,形成不同成因的矿床类型组合;在非造山岩浆活动阶段,岩浆和热液的作用可使某些矿床进一步富集。在裂谷演化结束稳定之后,由于中生代的濒西太平洋构造带横跨辽吉古裂谷,印支-燕山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对裂谷的成矿作用不可忽视,古元古代的含矿建造或已形成的矿床都有不同程度的印支一燕山构造岩浆活动热事件的叠加改造。此外,印支-燕山构造岩浆活动也在早期成矿物质的基础上新生成一些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