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4篇
地质学   128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华北地台北缘中段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文中采用石英的4 0 Ar - 39Ar法和单颗粒锆石的U -Pb测年法 ,结合前人资料 ,提出本区绿岩带初生型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新太古代 ,其中辽西排山楼金矿的成矿时代为 (2 10 5 .2± 10 .4)Ma ,金厂峪金矿的成矿时代为 (2 5 39± 2 3)Ma ,小营盘金矿的成矿时代为180 0Ma左右。构造期后再生型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华力西中期 ,其中东坪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35 0 .9± 0 .9)Ma ,冀东头道门子沟金矿的成矿时代为 (2 17.32± 2 .0 4)Ma ,峪耳崖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 ,金厂沟梁和二道沟金矿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92.
华北陆块北缘中段金矿床类型分布和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华北陆块北缘中段金矿床分布较多,产出较为集中,也是我国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本区是我国地质历史演化最久,又经历了多期、多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的叠加,因而金矿床的形成具有多期性、多样性、继承性和新生性等特点。本区金矿床主要产在绿岩带构造-岩浆活动的有利部位,统称绿岩带型金矿床,可分为同构造晚期初型金矿和构造期后再生型热液金矿床两类,又可细分为若干亚类,其中再生型热液金矿床分布较广,规模较大,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由于区内发育多期、多阶段的成矿构造-岩浆活动,因而在一个金矿床密集区内,有时不同的构造部位,分别产出初生型和再生型热液金矿床,这是指导找矿的重要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3.
94.
1概况本世纪六十年代,继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原苏联提出了向地下进军的深钻和趋深钻计划,相继实施了SG—3科拉共(已钻进至1226lin,下同),沃洛基洛夫(Vorotilov)井(5374m.),乌拉尔并(4950m),提米阿乌茨(Trmyauz)井(4001m),科尔瓦(Colva)井(7057m),图明一伯前拉(Trmen—Pechora)井(e904m),图明(Tumen)井(7500。),#班(Kuban),井(40.00m)图依马辛斯卡亚(Tujmazinskayy)井(3845m),明尼巴也夫卡亚(Minnibaevskava)井(5099m),诺沃也尔克霍夫斯卡亚(Novoyelkhovskaya)20009井(5500m…  相似文献   
95.
本文基于中国50个岩金矿床84组直接测年数据,提出中国金矿床具“一老(2500-1800Ma)一新(280-100Ma)”的成矿格架。区域分布上,前寒武纪形成的金矿床成矿年代为“西低东高”,而显生宙金矿为“西高东低”。中国金矿床最重要类型为绿岩带型金矿。测年方法上,应采用单颗粒含铀矿物U-Pb法,而40Ar/39Ar、K-Ar法和Rb-Sr等时线法仅适于测定显生宙形成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96.
在概要介绍了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矿床的围岩蚀变特征,并用国际流行的Grant的等浓度线法进行了围岩蚀变交代过程中物质带人带出平衡的定量计算;探讨了岩浆流体和大气降水在成矿过程中的水/岩同位素交换,计算了不同温度下水/岩交换产生的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轨迹,判定岩浆水控制了主成矿期成矿,中生代大气降水参与了晚期成矿作用。提出了太古宙地体出露区脉金矿床矿源层的岩浆作用预富集模式,指出部分熔融作用和分离结晶作用的残留相富金。  相似文献   
97.
四子王旗地区小南山为内蒙古中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内发育的一个中型铜镍铂硫化物矿床,辉长岩为含矿岩体的成矿母岩。岩石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小南山辉长岩属于铁质镁铁质岩,具有拉斑玄武岩系列演化趋势,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U、Pb等)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并具有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相对明显、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右倾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法,获得小南山辉长岩年龄结果为272.7±2.9Ma,代表了小南山辉长岩体的成岩成矿时代,属中二叠世。区域地质资料及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小南山岩体可能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8.
内蒙古化德县三胜钨钼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北缘,为岩浆期后中高温热液型矿床。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辉钼矿的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8±1Ma,等时线年龄为138.6±1.4Ma,推测三胜钨钼矿床的形成时代为燕山晚期,这与区域上华北陆块北缘主要金属矿床的形成年龄吻合。辉钼矿的Re含量平均值为0.5548×10~(-6),表明其主要为地壳来源特征。成矿发生在陆内构造环境,为燕山期大规模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
位于蒙古国Oyu Tolgoi超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南20km的碱长花岗岩区,构造上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深大断裂所挟持的戈壁-天山古生代岛弧带内。利用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法对研究区碱长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高精度的年代学测试,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86.00±0.91Ma,为早二叠世。研究区具有多期次成岩、成矿特征,本次定年不仅为该区多期次岩浆活动提供了直接的年龄证据,也为该区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0.
辽北—吉南早前寒武纪大陆壳的地质特征和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北-吉南地区是中国典型的早前寒武纪大陆壳出露区之一,由花岗岩-绿岩带和高级变质区构成,赋存有丰富的Au、Cu、Zn、Fe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