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261篇
测绘学   171篇
大气科学   242篇
地球物理   141篇
地质学   477篇
海洋学   10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KJ-30型先学矿山经纬仪是该厂1964年度试制成功的新产品。这是一种适用于矿井条件的内调焦的全封闭式的复制光学经纬仪,具有显微镜带尺读数装置,直读2′,估读30″。仪器测角精度能满足矿井采区巷道二级导线和矿井日常测量要求。仪器小巧轻便。能点上点下置中。望远镜可绕横轴360°旋传,装上目镜稜镜后,双向观测倾斜角不小于±65°。由于安平采用球形机构,且有微调装置,在不同倾斜煤层的条件下,仪器可以悬挂、横托或正置在三脚架上,方便使用。配合强制归心附件,更能加速测量进度。诚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中等精度光学矿山经纬仪。本仪器的主要技术规格为:  相似文献   
962.
一、络合物在地球化学上的意义络合物化学的研究,自本世纪20-30年代以来由于新兴技术的需要而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实验室中为了促使某些物理化学性质相类似的成对元素得以分离,往往可以利用络合物的特性从而取得成效。因此当制备和提纯无机化合物时,应用络合物化学原理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例如锆同铪,铌同钽等元素都由于其各形成络合物以后,显然从根本上改变了它们的性质,因此得到分离。事实上在地球化学作用中,几乎周期系内许多元素都具有络合物的形式,反映了络合物在成矿成岩过程中的变化,同样是十分重要的。有关这一方面的探索,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地质学上的某些重要问题。从络合物的形成理论上认识,其构成的内配位层和外配位层的离子,对于中心离子间的关系各有不同,从而使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与结合情况也各有差异。外配位层的离子  相似文献   
963.
本文结合图论的有关知识,给出了GPS网中最小独立闭合环的自动搜索算法,从而实现了GPS网同步环、异步环闭合差的自动计算。  相似文献   
964.
二维物体的识别是计算机视觉与航空摄影测量领域里重要的研究目标。本文提出在图像预处理阶段运用边缘提取的算法和数学形态学先得到轮廓线,形成对特征的描述。基于这些特征描述建立了用动态规划法进行特征匹配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它不仅具有可靠性和稳健性,而且在计算机上易于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965.
以华北地震区7级以上强震活动的震中迁移图象为例,揭示了我国各地震区带内的强震震中迁移有以下基本迁移特性:强震震中在每完成一次迁移后均将改变其原来迁移运动的方向和速率,即改变其迁移运动的速度。因此,不论是时间意义上还是地点意义上,在强震震中迁移的前方将存在着一个未来强震危险性较小的前向扇形时空安全区,未来一次强震发生在这个扇形时空安全区内的可能性不大。并对强震震中这种普遍的变速度“扭头”或“掉头”迁  相似文献   
966.
陈社发  邓起东 《地震地质》1994,16(4):404-412
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和松潘-甘孜褶皱带的变形特征及发展过程,论证了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是由于其北西侧松潘-甘孜褶皱带中的北东~南西向收缩派生的南东向挤压而逐渐发育起来的。推覆作用是晚三叠世晚期以来自北西往南东逐渐扩展的,属前展式(背驮式)。  相似文献   
967.
霍尔果斯活动构造的断裂扩展褶皱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先岳  邓起东 《内陆地震》1993,7(4):335-343
作者在论述霍尔果斯活动构造地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霍尔果斯活动逆断裂的扩展和背斜褶皱的发育过程。断裂扩展褶皱作用以后断裂构造活动演化为背斜后翼向上分叉的数条南倾的叠瓦状逆断裂,地壳总缩短量在5km以上,缩短率大于5mm/a。  相似文献   
968.
王嘉玮  王刚  王宗起  武昱东  王东升  王坤明 《地质论评》2021,67(4):67040869-67040885
南秦岭的北大巴山—武当山—十堰—随州一带发育大规模的镁铁质岩墙群,其岩石学成因为地质学家所广泛关注。本文对其中的武当山十堰地区黄龙—方滩一带发育的辉长岩体开展了全岩地球化学、SHRIMP锆石U-Pb年龄以及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辉长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21.2±2.5 Ma);岩石地球化学组成显示辉长岩为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其平滑右倾的稀土配分模式与E—MORB相似;中等Ti、Zr、Hf、Nb含量,亏损R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结晶年龄锆石的ε_(Hf)(t)值在-13.5至-6.18之间,表明岩石具有古老的两阶段Hf模式年龄(2103~1640 Ma)。综合分析表明:该套辉长岩岩浆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低压、中等程度部分熔融形成,并且其源区为亏损地幔与富集地幔组分混合成因;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的相关资料,认为该套E—MORB性质辉长岩形成于类似汇聚边缘的构造环境,可能为受勉略洋壳俯冲影响,为俯冲—碰撞造山阶段产物。  相似文献   
969.
根据大量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X?衍射分析,研究陇东地区典型区块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段特低渗透—致密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孔隙成因等,探讨成岩作用类型及主要控制因素,剖析延长组长6与长8成岩作用的差异性。研究表明:该区砂岩经历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等,建立了三角洲和重力流成岩演化模式序列,研究区目前处于中成岩A?B期;并从储层形成的物源、沉积环境、古气候等方面的差异性,探讨了华庆区块长63和马岭区块长81成岩作用差异性的成因。由于长6较长8粒度细、杂基含量较高,其压实作用强,原生粒间孔保存较少,早期绿泥石膜胶结不发育,含铁碳酸盐胶结物及自生伊利石含量高,砂岩储层物性较差。  相似文献   
970.
选取2017年4月16日修文县冰雹天气过程,分别利用Micaps资料和贵阳探空资料分析了当天的天气背景、水汽的垂直分布特征和不稳定能量的存在,通过分析双偏振雷达对降雹过程的外场观测资料,得到了各种偏振参量的特征,同时分别用多普勒雷达和双偏振雷达进行了冰雹识别,结果表明,双偏振雷达在相态识别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