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近年来关于“越流系统内的地下水不稳定流计算”已引起国内外广大的水文工作者和数学工作者的注意。M·S·汉土什、C·E·雅各布、S·W·纽曼与威瑟斯庞等人相继提出并解决了第一、第二和第三类单井抽水不稳定流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业已用于确定水文地质参数及地下水评价、并获得了可喜的经济效果。M·S·汉土什1967年导出的在无越流补给系统内,圆形开采区不稳定流的计算公式,对评价圆形开采区不稳定流的资源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他并未涉及多层越流系统内圆形开采区地下水不稳定  相似文献   
22.
假设G是承压水井开采区的平面区域,Γ是平面区域的边界(如图1),可视为二维流。含水层的厚度m和孔隙度n为常数;渗透关系K和弹性储水系数μ为(X,y)的函数;导水系数为T=Km,G内的越流补给强度为ε(X,Y,t),污染源的强度为W_o;第p口井的开采量为Q_P,浓度通量为ψ_P;策p口井的井心坐标为(X_P,Y_P),任一点(X,Y)EG到(X_P,Y_P)的距离用r_p表示,则  相似文献   
23.
在对“三氮”转化动力学规律进行总结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表水和地下潜水环境中的“三氮”转化运移数学模型、通过理论—实验—应用三个环节,提出了一套水环境中氮污染的评价与研究的工作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24.
边界元区域分解算法在地下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丽红  杨天行 《世界地质》2002,21(1):50-52,62
将边界元方法与区域分解算法进行耦合,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并将此方法应用到地下水中,并计算了承压含水层稳定流问题。对非稳定问题则需通过变量替换和Laplace变换,将含时间变量的问题化成只含空间变量的问题,再针对Laplace变换解求其逆变换即可。  相似文献   
25.
26.
27.
一、引言 δ函数不是普通的函数,而是被人们应用较多的广义函数。由于δ函数具有很多极好的性质,它能描述某些普通函数所不能描述的较为深刻的自然现象,因此,δ函数已被现代物理和一些工程技术所应用。我们知道,具有很大的量近似作用于一点的现象普通函数是不能描述的,但δ函数却能描述,而这种现象在很多科学技术中大量存在,因此利用δ函数来研究这类问题,具有广阔的前景。在开采地下水时(包括回灌),由于抽水量集中在较小的井口面积上,所以抽水量与井口面积之比是一个很大的量近似  相似文献   
28.
根据水质模型的具体特点,对不同的方程采用不同方法,水流问题用有限元法;对流弥散方程先用算子分裂的方法分解为两个方程,即对流方程和弥散方程,前者用高精度广义迎风格式求解,对弥散方程则采用多单元均衡格式法求解,最后合成为高精度广义迎风均衡格式求出溶质浓度。通过对数值实验例子的计算和实验溶质迁移的模拟,可以看出在求解对流弥散定解问题时,广义迎风均衡格式克服了有限元数值波动和浓度出现负值的问题,与有限元相比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29.
提出了一种根据非线性程度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ABS算法 ,该算法根据曲线的曲率建立非线性程度。初步的数值试验表明 ,多数情况下本文建立的ABS算法比原来的非线性ABS算法收敛快或与原ABS算法迭代次数相同  相似文献   
30.
根据水质模型的具体特点,对不同的方程采用不同方法,水流问题用有限元法;对流弥散方程先用算子分裂的方法分解为两上方程,即对流方程和弥散方程,前者用高精度广义迎风格式求解,对弥散方程则采用多单元均衡格式法求解,最后合成为高精度广义迎风均衡格式求出溶质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