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61.
为加快我国大洋钻探船的设计和建造,填补国内该领域的空白,保障我国对深海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文章概述世界主要大洋钻探船的基本情况,分析我国建造大洋钻探船的必要性和经验基础,并提出我国大洋钻探船的功能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的大洋钻探船主要包括美国"格罗玛·挑战者"号、"乔迪斯·决心"号和日本"地球"号;从开发利用深海矿产资源和深度参与国际海底事务的角度,我国对大洋钻探船的需求迫在眉睫,且我国已在深水勘察船和钻井船等的设计和建造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我国大洋钻探船的功能设计主要包括船型、总体布置、推进和定位方式、钻探和岩芯采集系统以及船载实验室等方面,应参考其他相关和类似船舶,结合我国深海大洋勘探和开发利用的具体任务需求综合设计。  相似文献   
162.
为实现同时测量海水的盐度温度,研制了2×2四端口微光纤耦合器型传感器。耦合器锥形过渡区激发的偶超模与奇超模在S均匀腰区传输时将逐渐累积相位差,产生干涉光谱。研究表明:波谷位置分别随着海水盐度、温度的改变而移动,得到了2个波谷的盐度灵敏度为1 418.00和1 600.00 pm/‰,温度灵敏度为-745.00和-778.00 pm/℃,建立了灵敏度矩阵。通过追踪这2个波谷位置,结合灵敏度矩阵,可实现对任意待测样品盐度、温度的同时测量,与盐度计、热电偶温度计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此传感器具有很好的准确度。该盐度、温度双参数测量传感装置具有小尺寸、易制作和高灵敏度等优势,本研究为海洋环境及海洋动力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光学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3.
根据不同遥感平台,详细叙述地基、塔基、机载和星载GNSS-R技术土壤水分监测的发展现状,综述辐射计联合GNSS-R技术进行土壤水分监测的发展状态及GNSS-R地基和星载接收机的发展现状,探讨GNSS-R/IR进行土壤水分反演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64.
对比向家坝库区蓄水前后地震活动特点,结合库尾段地震时序与库水位的变化关系及震中区地层岩性、构造特征等,认为发生在库尾段的地震属于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地震震中呈北西向密集条带状分布,虽然地表没有明显的控震构造,但不排除在2 km之下存在隐伏断层的可能。该区段位于马边-盐津断裂带的中段,水库蓄水前地震活动十分微弱,蓄水后发生不同于以往的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165.
杭州湾海底沉积物中蕴藏着大量的浅层生物气,作为温室气体CH4的重要载体,研究其甲烷厌氧氧化(AOM)及相关碳循环过程,对正确评估浅层生物气的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对YS6孔柱状沉积物孔隙水、顶空气等地球化学参数的测试分析,基于质量平衡和碳同位素质量平衡原理,利用"箱式模型"定量研究了硫酸盐—甲烷转换带(SMTZ)内的碳循环过程。结果表明:SMTZ位于海底约6~8 mbsf沉积层,其内部碳循环过程除了包含有机质的硫酸盐还原(OSR)、AOM和碳酸盐沉淀(CP)反应外,还隐藏存在"AOM生成的溶解无机碳(DIC)"产甲烷反应(CR),反应速率分别为9.14、7.42、4.36、2.72 mmol·m~(-2)·a~(-1),而有机质降解产甲烷反应(ME)未发生。各反应对SMTZ内孔隙水DIC的补充贡献率为OSRAOMME,而对DIC的消耗贡献率CPCR。深部含甲烷沉积层向上扩散而来的CH4并不是驱动SMTZ内部SO42-还原的唯一电子供体,CR和OSR反应亦是导致进入SMTZ内硫酸盐扩散通量大于甲烷的重要因素,且SMTZ下边缘沉积层出现明显的13CH4亏损亦与CR反应有关。本研究认为,定量评估海底沉积物中AOM作用的相对强弱时,SMTZ内可能存在的"隐藏的"产甲烷作用(如CR、ME等)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66.
太阳图像中包含了各种不同尺度、不同结构以及不同亮度的活动现象,它们都是实测太阳物理的研究目标。这些活动现象经常使图像显示的跨度过大,导致图像暗弱细节结构被隐藏。对于地基望远镜,由于地球大气对观测数据的影响,也造成图像整体对比度下降。这些都不利于人们直观地从图像中发现感兴趣的太阳活动现象或结构特征。针对这些问题,运用直方图规定化的方法对实测太阳物理中常遇到的几类观测目标图像(太阳极紫外像,太阳光球黑子像,色球活动区像以及色球日珥像)进行处理,通过瑞利分布、双高斯分布以及三重瑞利混合分布等直方图形式,实现对这几类图像的显示对比度增强。通过对空间望远镜太阳动力天文台(Solar Dynamic Observatory,SDO)的极紫外太阳像和1 m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ew Vacuum Solar Telescope,NVST)的色球和光球像的处理展示了该方法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各类太阳活动现象的显示度,便于人们在研究初期发现感兴趣的活动现象。  相似文献   
167.
高分辨力测温技术一直是制约海底热流探测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介绍了一种用于深海温度梯度探测的高分辨力测温系统,给出了总体设计方案。高分辨力测温电路解决了NTC热敏元件互换性差、输出信号微弱等问题,每个测量通道的信号转换电路、高分辨力测温电路和数据采集电路使用同一个精密电压基准源,提高了测量数据的一致性。搭建了系统测试平台,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标定分度为0.05℃的NTC热敏元件,系统量程为0~5℃,分辨力为0.001℃。在中国大洋第38航次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了深海原位实验,获取了西北印度洋大糦热液区深海沉积物的温度梯度数据,验证了系统的高分辨力测温性能,同时也发现,本次作业站位的深海区近似一个恒温场,沉积物的温度波动范围可能小于0.001℃。  相似文献   
168.
???÷???????????????????????????????????????????????????????????????????TRIAD????QUEST????????????????????????????????????????????С???????????????????仯???????£?TRIAD??????????  相似文献   
169.
Tropical cyclone (TC) genesi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during 1979-2008 underwent a decadal variation around 1993. A total of 55 TCs formed in the SCS from May to September during 1994- 2008, about twice that during 1979-1993 (27). During the TC peak season (July-September, JAS), there were 43TCs from 1994-2008, but only 17 during 1979-1993. For July in particular, 13TCs formed from 1994-2008, but there were none during 1979-1993. The change in TC number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of ke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atmosphere and ocean. Compared to 1979-1993, the subtropical high was significantly weaker and was displaced more eastward during 1994-2008. In the former period, a stronger subtropical high induced downward flow, inhibiting TC formation. In the latter period, vertical wind shear and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all weakened. Mid-level (850-500hPa) humidity, and relative vorticity were highe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upper layer heat content were also higher in the area. All these factors favor TC genesis during the latter period. The decadal change of TC genesis led to more landfalling TCs in Souther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1994-2008, which contributed to an abrupt increase in regional rainfall.  相似文献   
170.
本文阐述了海洋灾害外部不经济性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明确海洋资源产权、实施政府税收和津贴、构建海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等方面,探讨了海洋灾害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