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为了在海洋环境中准确获取鱼类在摄食、产卵和争斗过程中发出的短促、瞬时的信号,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算法实现微弱被动瞬态鱼声信号的检测。该算法首先将瞬态鱼声信号实现固有模态信号的分解,其次将经验值高阶阶数的固有模态信号求和重构即可实现信号能量幅度检测;在固有模态信号的分解的基础上,计算求和重构信号的希尔伯特能量谱,即可实现瞬时能量密度级的检测。通过不同信噪比和检测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算法的两种检测方法能有效提高微弱被动瞬态鱼声信号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42.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传播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通过观测资料的分析,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传播(移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了热带大气ISO的纬向和经向移动的特征,以及热带大气低频动能的跨赤道传播特征.同时,通过对比分析还揭示了ENSO和热带对流加热场异常对热带大气ISO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3.
杨辉  王永涛 《地球科学》2000,25(1):88-92
对C盆地某测线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 确定了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以及目的层上三叠统的分布, 并识别出多处火成岩体及局部构造, 指出该剖面以一逆断层分成南北两段, 南北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北部上三叠统厚度较薄、埋藏较浅、变形较弱; 而南部上三叠统厚度较厚、埋藏较深、变形较强.总之, 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获得了较全面的认识, 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4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海运船舶大型化趋势的发展,沿海货物吞吐量大幅增加,我国90%的外贸进出口货物通过海运完成,沿海港口对外贸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沿海港口发展需要建设一批与经济全球化和海运船舶大型化发展相适应的深水码头泊位及其相匹配的深水航道。舟山群岛拥有十分丰富的深水港口岸线和航道资源,绝大多数深水岸段处于原始状态,亟待开发。  相似文献   
145.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实践主要集中在中、新生代以来的陆相沉积盆地中,即第一深度空间(5000 m).对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 m)陆相和海相,即双相沉积建造中的油、气能源未能给予切实关注,仅为在近年来才得以重视和践行.通过对国内外诸多油、气田中的油、气成藏、储存、运移与深层过程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我国广泛陆相沉积建造的深处尚分布着丰富的海相沉积建造;且我国古生代的沉积地层确属变质很浅或不变质的层系;以往的油、气形成温度、压力和孔隙度的门限已逐被国内、外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实践所突破;第二深度空间的油、气成藏具有很大潜力.以上理念的提出与实施不仅大为扩展了勘查油、气的深部空间,更为重要的是揭示了第二深度空间将必是21世纪上、中叶在深处发现大型、超大型油、气藏的必然轨迹.  相似文献   
146.
大气环流系统组合性异常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8年1月我国南方发生的持续严重雨雪冰冻灾害、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和2009/2010年冬季云南的极端干旱灾害的分析结果,再次强调指出,对于一些小概率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大气环流系统的组合性异常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2008年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的发生,多个大气环流系统的组合性异常包括: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贝加尔湖-巴尔喀什湖的横槽,这为不断有冷空气从西路向南爆发提供了条件;东亚和日本地区的高度正异常使得北方冷空气的势力不是很强,适于锋面在我国南岭及其以北地区较长时间停留,为持续降水确立了背景;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和偏西也对冷空气的向南推进起了阻挡作用;印-缅槽的持续偏强和西太平洋副高的偏强共同使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南地区,有利持续降水的发生,为冰冻造成了条件。对于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涝的发生,多个环流系统的异常包括:夏季西南季风涌的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北方冷空气活动和青藏高原对流系统东传的共同作用。对于2009/2010年冬季云南的极端干旱灾害的发生,多个环流系统的异常包括:对流层高层中东地区副热带西风急流减弱,影响Rossby波的活动,不利于青藏高原-孟加拉湾槽的建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位置略为偏南,对低层水汽输入云南起到抑制作用;NAO的负异常所导致的遥相关波列异常,使得东亚北方冷空气活动偏东,不易到达云南地区,还使得南支槽偏弱,暖湿气流也不易到达云南地区。ENSO虽然对中国天气气候变化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但并非每次异常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都是它的直接影响。对于ENSO影响必须具体分析,才能决定它在异常事件、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中的确切作用。  相似文献   
147.
AMSR-E地表温度数据重建深度学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温度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被动微波遥感传感器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EOS)可以获得全天候地表温度,可作为多云条件下热红外地表温度数据的补充;但轨道扫描间隙限制了该数据在全球或区域尺度上的实际应用。鉴于地表温度的高时空异质性和AMSR-E LST轨道间隙数据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时相特征连接卷积神经网络地表温度双向重建模型(MTFC-CNN),利用深度学习在处理复杂非线性问题上的优势,重建轨道间隙区域的地表温度值。将2010年中国大陆四季的AMSR-E LST数据(数据未含港澳台区域),分为白天和夜晚,形成共8个数据子集进行实验。在模拟实验中,重建结果与原始反演地表温度值平均均方根误差在1.0 K左右,决定系数R2在0.88以上,优于传统的样条空间插值和时间线性回归方法;真实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目视效果,且与对应MODIS LST产品对比发现,重建区LST值和未重建区LST值与MODIS LST产品间具有相近的平均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因此,本文提出的MTFC-CNN方法能有效重建AMSR-E LST轨道间隙数据,且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48.
影响储层分类的有很多变量,而这些变量之间又有相关性,针对这样的问题,利用主因子分析建立主因子模型,从而用更少的变量代替原有众多变量的主要信息。得到的主因子之间不具有多重共线性,因此可以将主因子数据进行WARD聚类分析,从而对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利用主因子分析和WARD聚类法对柯克亚凝析气田西河甫组西五二段储层分类评价,所得的结果与工程实际高度吻合。研究表明,此方法地质意义明确,能定量评价储层,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9.
朱海金  杨辉  刘欣欣 《测绘科学》2013,(3):184-186,189
本文以福建省11个地区作为实验样区,利用Python脚本进行批量提取地形因子,从中选取坡度、粗糙度两个地形因子,并引入信息论中的信息熵、自信息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以1∶10 000比例尺DEM提取的地形因子为真值,与1∶50 000比例尺DEM所提取的地形因子信息容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两种比例尺DEM所提取的地形因子引起的信息容量的损失和纠正方法,以及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寻找两种比例尺DEM的相同地形因子面积定量信息对应的转换公式。  相似文献   
150.
不同比例尺DEM地形信息容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福建省11个地区作为实验样区,利用Python脚本进行批量提取地形因子,从中选取坡度、粗糙度两个地形因子,并引入信息论中的信息熵、自信息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以1∶10 000比例尺DEM提取的地形因子为真值,与1∶50 000比例尺DEM所提取的地形因子信息容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两种比例尺DEM所提取的地形因子引起的信息容量的损失和纠正方法,以及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寻找两种比例尺DEM的相同地形因子面积定量信息对应的转换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