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测绘学   182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490篇
海洋学   152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文章利用2014年9月南海东北部附近海域的A、B两个相距约20km的潜标数据, 分析了台风“海鸥”在南海东北部激发的近惯性振荡的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台风过境在两站点激发了强烈的近惯性振荡, 其能量由海表向海洋内部传播; 近惯性能量在表层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最大值出现在次表层, 此后随着深度增加迅速衰减。但是两个观测站点的近惯性振荡垂向分布特征有较大的差别: A站点的近惯性振荡在不同深度上存在三个不同的垂向相速度, 而B站点的垂向相速度没有变化; 两站点的最大近惯性动能的大小及其所在深度不同, B站点比A站点的最大近惯性动能大15%左右。台风过后两个站点均出现由近惯性波f和半日内潮波D2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波动fD2, 但其强度存在差异。台风后A站点fD2在不同深度上有不同的变化, fD2相互作用较弱; 而B站点的fD2在整个近惯性振荡影响深度内都是增强, 其fD2f频带的动能和流速在时空分布以及变化趋势上有较好的相关性。两站点的近惯性振荡垂向相速度以及次级波动fD2的不同可能是水体层结的差异和涡旋的影响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952.
龙口市20年间海岸带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龙口市20年(1984~2004)来的12个时相的遥感图像,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目视解译方法提取了不同年代的海岸线、高潮线和低潮线。通过与基准线和人为因素的对比分析,研究海岸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海岸带时空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龙口市海岸带总体变化趋势是:除人工海岸外,海岸带趋于向陆地移动,岸滩变窄、变低,潮间带变宽、坡度变缓,防潮能力下降;人类活动是导致海岸带时空演变的最根本因素,包括沿海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结构的调整、采砂业的无序发展。其次是自然因素,包括沿岸流侵蚀与堆积以及海水入侵等。  相似文献   
953.
水体悬浮物对溶解在水中的油及乳化油有吸附作用,这种作用会叠加在颗粒物上,对水体的后向散射系数产生影响,而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是水色遥感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建立遥感反演石油类污染浓度半分析模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2008年5月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境内双台子河和绕阳河现场测定的水样,对水体组分进行浓度分析,并分别利用分光光度计及后向散射系数测量仪测定水色三要素的吸收系数和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根据获取的数据,对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特性进行分析,分别建立了(1)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系数光谱模型;(2)石油类污染水体和非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系数与无机悬浮物浓度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在建立的后向散射系数光谱模型中,幂函数指数平均值为0.87;(2)从相关系数分析来看,对后向散射系数起主要作用的是无机悬浮物浓度,其次是石油类物质浓度,而有机悬浮物浓度几乎没有影响;(3)对于无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系数与无机悬浮物浓度为对数关系模型,而与有石油类污染水体更接近线性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954.
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和仔蟹对海泥和泥沙底质的选择性显著高于各种粒径的沙底(粒度0.06~2.00mm).其原因可能与海泥和泥沙底质在流动海水中物理稳定性高于沙砾有关.通过以埋栖选择性和相对埋栖率为指标考察了大眼幼体和仔蟹的栖息方式,发现白昼大眼幼体埋栖在底质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夜间,也高于仔蟹;夜间大眼幼体栖息方式与仔蟹差别不明显;并发现大眼幼体栖息方式存在着昼夜差异和昼夜节律性.这揭示了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对底质的选择性和在底质上栖息的方式表现出对FTT机制的适应.  相似文献   
955.
强夯在粉煤灰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平武 《海岸工程》2009,28(4):59-63
粉煤灰海水湿排造陆是沿海地区粉煤灰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但造陆以后属于软土地基,不能直接利用,必须对其进行地基处理,处理效果如何,需进行评价。本文研究强夯处理在青岛沿海粉煤灰排放区的应用,并采用载荷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室内实验等多种方法对强夯处理效果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强夯处理后粉煤灰地基土能够达到设计的150kPa要求,为海水湿排粉煤灰造陆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和处理效果检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56.
湄洲湾海域甲藻孢囊的时空分布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湄洲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19年2月(冬)采集湄洲湾海域7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甲藻孢囊分析,共鉴定出甲藻孢囊6大类42种和2种未知种。异养型甲藻孢囊种类数和丰度均高于自养型甲藻孢囊,其中又以原多甲藻类孢囊的种类和丰度最高。季节间差异不明显:种类数介于34~38种之间,丰度则在397.8~569.5 cysts/g之间变化,全年平均丰度448.0 cysts/g。工业区附近的站位种类数和丰度均低于养殖区附近的站位和对照点。优势种高达16种,原多甲藻类占绝对优势,但全部优势种优势度均不大。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高,全年的平均值分别为3.45、1.55和0.92。与历史资料对比,新发现19种孢囊,但丰度相差不大。另需注意的是,在湄洲湾海域共发现6种有毒甲藻孢囊,虽然全年丰度均不高,但仍有暴发有毒赤潮的危险,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57.
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向散射系数是水色反演半分析模型的重要参数,后向散射系数的测量与分析是固有光学测量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准确的获得后向散射系数数据,根据不同的实际测量情况提出了两种后向散射系数数据的校正方法,即利用散射与后向散射系数模型计算的散射系数替代法和实测数据替代法。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在比传统的数据校正方法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符合水体剖面固有光学特性规律的数据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958.
Application of MODIS in ocean color is mainly based on bands 8-16 with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1 000 m.This spatial resolution,however,can not meet the application demand of inland waters where the areas are relatively small.With the assumption of the black water at shortwave infrared(SWIR) wavelengths(>1 000 nm),we first propose an atmospheric correction method for bands 1 and 2 with their spatial resolution of 250 m,and we then establish a quantitative retrieval model for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  相似文献   
959.
霞浦湖沉积物需氧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5年2月,用大口径采样器采集日本霞浦湖土浦湾和湖心柱状沉积物样品,在20℃恒温蔽光封闭条件下,研究了该湖泊沉积物需氧(SOD)速率及实验前后上覆水和间隙水中形态营养物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实验初期(0-5h)SOD速率随时间呈线性上升,大于5h后呈非线性下降,对线性部分计算的SOD速率约在0.6-1.8mg/(m^2.d)之间,实验发现,上覆水和表层间隙水中形态营养物Fe(Ⅱ),NH^+4-N  相似文献   
960.
论述基于Downhole CPT的海底静力触探工艺和实施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适用于水深10~100 m,触探最大深度120 m的海底静力触探设备。对设备中的管内锥探总成、海底机座以及推进速度控制策略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码头与海底试验中,触探数据结果与钻探取样基本符合,验证了工艺方案与触探设备达到了预期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