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5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5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华南加里东期花岗岩的深入研究,对于了解华南地壳演变、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为此,本文选择赣南上犹花岗岩体作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岩体的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确定岩石成因和形成的构造环境;采用高精度的锆石SHRIMP定年技术确定岩体的形成时代,利用矿物Ar-Ar定年方法探讨后期构造运动对上犹花岗岩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23.
在全面收集中国及邻区花岗岩年代学资料的基础上,在包括俄罗斯、蒙古、吉尔吉斯坦、韩国、日本、越南等境外地区开展了野外调研, 获得大量高精度锆石U-Pb年龄,发现一些重大岩浆事件;结合系统收集的公开发表的高质量数据,建立了一些关键地区的花岗岩年代学格架;初步总结了中亚、中央、特提斯和环太平洋构造域花岗岩的时空分布及构造-岩浆演化,提供相关成矿背景,编制了四个构造域的花岗岩时空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初步编制了亚洲花岗岩时空分布图,总结了花岗岩浆作用与构造演化的关系,为探讨亚洲大地构造演化,特别是陆块聚合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依据。这是一次尝试性的较系统地论述亚洲花岗岩及构造-岩浆演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4.
福建省永定县大排铅锌矿的找矿思路创新和突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福建永定县大排矿区是历经多次地质工作的老矿区,之前仅作为一个小锰矿在开采。本项目成功运用新理论正确指导找矿、运用新方法实施找矿,发现并基本查明该矿为一以铅锌矿为主,并共、伴生铁矿、铜矿、钼矿、银矿、锰矿等多种矿产的大型多金属矿床,矿种为浅部铅锌多金属矿经铜多金属至深部磁铁矿,成因类型为层控-矽卡岩型→层控-热液叠加改造型,该矿床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区域矿床成因理论,拓展了区域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25.
中国南方新生代地幔柱活动的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南海海盆、海南岛、雷琼和龙海—明溪地区新生代玄武岩的总体相当于洋岛玄武岩(OIB),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尤其是富集Nb、Ta、U、Ti。南海海盆新生代玄武岩是玻利尼西亚型(Polynesian)、夏威夷型(Hawaii)和MORB型共存,可能是在扩张洋脊上面形成的OIB,下地幔成因的超地幔柱上升致使上地幔物质加入,海南岛和雷琼地区玄武岩具有与南海海盆玄武岩大致相似的成因。大陆板内同时代的龙海—明溪地区玄武岩具特别高的Nb/Zr和Nb/Y值,均表现为地幔柱成因的玻利尼西亚型玄武岩,其形成既可能有古老俯冲洋壳熔融后榴辉岩质残余下沉至下地幔成因,也可能有包括下地壳在内的岩石圈物质的贡献。  相似文献   
26.
27.
华南燕山早期晚阶段花岗岩(170~150 Ma)分布广泛,且与成矿关系密切。该时期的花岗岩具有两种不同的分布格局:在南岭东段地区以东西向分布,在武夷山地区呈北东向分布,这些花岗质岩石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赣南地区出露的小岩株与钨锡成矿关系密切,具有钨锡找矿潜力,在地球化学特征上明显不同于同时代出露的大岩基。东西向展布的小岩株与同时代的大岩基可能是由时代相当于元古宙中等成熟度的陆壳富泥砂质变质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小岩株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流体相参与的高程度的分异作用,是岩浆演化到晚期阶段的产物;而北东向分布的岩体可能是由中元古代泥质变质沉积岩部分熔融所形成。该时期南岭及邻区大陆岩石圈以伸展背景为主,而整体上中国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已处于东亚活动大陆边缘构造体制作用下,古太平洋板块朝东亚陆缘的北西向碰撞挤压作用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28.
武夷山成矿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武夷山成矿带地质构造演化和岩浆活动为主线,将武夷成矿带分为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三大成矿期及相应的赋矿地层系统,划分为七个成矿系列:即晋宁裂谷期海底火山喷流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加里东块体拼合期金铜钼矿床成矿系列;海西裂陷扩张期铁铜锰矿床成矿系列;早燕山裂陷扩张期铜银铅锌锑矿床成矿系列;早燕山地壳重熔期钨锡铋钼铌钽和稀土矿床成矿系列;晚燕山底侵伸展期铁铜铅锌矿床成矿系列;晚燕山大陆扩张裂解期铜金银铀矿床成矿系列。根据地质构造演化、岩浆活动,成矿系列和代表性矿床等特征,提出了武夷山成矿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演化的事件格架。  相似文献   
29.
武夷山成矿带作为我国十九个成矿带之一,其独特的地质条件和成矿优越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地学界和矿产企业界的重视。1主要成矿系列武夷成矿带大致可分为以下7个成矿系列。Ⅰ.中新元古代古裂谷期:与裂谷型海相基(中)性-酸性火山作用有关的海底火山喷流型块  相似文献   
30.
福建武平县油心地辉长岩的年代学、矿物学以及全岩和矿物化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油心地辉长岩形成年龄为(87±2)Ma,全岩地球化学显示为大陆边缘弧特征,类似闽东南晚中生代的钙碱性角闪辉长岩,高Mg含量(MgO=8.35%~9.33%).以辉石为主.辉长岩的主要组成矿物为单斜辉石和斜长石,根据两种矿物的环带类型和成分变化,将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