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冰雹和低空风切变天气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利用机场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分别对发生在广州白云机场的一次冰雹和一次低空风切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识别平面位置上的钩状回波,以及垂直剖面上的强回波墙、弱回波穹窿、悬挂回波和旁瓣假回波等特征,判断出冰雹云。并且,ZHAIL、VIL等多种雷达产品能够有效地确定冰雹发生的概率和落点。利用雷达VVP产品和地面自动站资料能够监测伴随着带状对流回波移动的低空风切变。此风切变表现为自南向北移动风向辐合带和风速的增大。速度径向风切变等产品,能够帮助判断风切变的类型、大小和发生位置。  相似文献   
12.
雷电防护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4,他引:2  
针对建筑物遭受雷击的危害及方式,探讨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应采取的各种防雷措施,以及防雷装置安装与使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油砂作为21世纪以来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大量的地质工作者对其形成的地质特征、成矿带分布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对于遥感在油砂勘探中的应用少有研究。遥感技术识别不同地物的理论基础是同一波长位置处的反射率差异及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油砂的实测光谱数据,得到其反射光谱的特征及规律。为实现在Landsat 8OLI卫星遥感影像上对油砂的识别,根据油砂实测光谱的研究,分别提出基于油砂光谱特征和相关性分析的Landsat 8遥感影像油砂识别模式,并将其应用在柴达木盆地冷湖和马海两个研究区。结果表明: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油砂找矿靶区圈定是可行的;本文总结出的基于相关性分析的油砂提取模式优于光谱特征分析模式;冷湖地区用比值方法进行油砂遥感信息增强效果较好,马海地区则差值方法较好。  相似文献   
14.
经验模态分解算法(EMD)是一种基于有效波和噪声尺度差异进行波场分离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但由于实际地震数据波场复杂,导致模态混叠较严重,仅凭该方法进行去噪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本文基于EMD算法对信号多尺度的分解特性,结合Hausdorff维数约束条件,提出一种用于地震随机噪声衰减的新方法.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EMD自适应分解,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尺度的、分形自相似性的固有模态分量(IMF);在此基础上,基于有效信号和随机噪声的Hausdorff维数差异,识别混有随机噪声的IMF分量,对该分量进行相关的阈值滤波处理,从而实现有效信号和随机噪声的有效分离.文中从仿真信号试验出发,到模型地震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的测试处理,同时与传统的EMD处理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地震随机噪声的衰减有更佳的压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简化的海洋地震勘探的基本模型出发,根据一次波和多次波的传播所经介质品质因子的不同,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证明了随着传播时间的增加,一次波的主频可明显低于同一时间段的海水鸣震主频;提出了将多次波的传播时间和相应主频结合起来判别多次波的"时间-频率识别模式"。实际资料的处理实验表明:与传统的"时间识别模式"相比,基于"时间-频率识别模式"的多次波衰减,可在压制多次波的同时较好地保持有效信号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中基性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火山岩的成因和形成时的构造背景涉及南蒙古-兴蒙造山带的后期构造演化及区内众多的铜、银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因而对其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野外工作基础上,对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中基性火山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的岩石类型为玄武粗安岩、粗面安山岩、英安岩及粗面岩,属钙碱性岩石系列;玄武粗安岩、粗面安山岩、英安岩及粗面岩的常量元素以富集SiO2,Na2O,K2O和亏损Fe2O3,FeO,MgO,CaO等为特征,微量元素以富集亲石元素和亏损铁族元素及Nb,Ta为特征;火山岩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87Sr/^86Sr).为0.7045~0.7077,且主要集中在0.7045~0.7055的区间内,εNd(t)多数为正值。火山岩是地幔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张性构造环境,它们是天山一兴安造山带后造山期软流圈或地幔柱上涌所引起的岩石圈伸展作用、内蒙古-吉黑印支造山带造山期后的伸展作用和蒙古-鄂霍茨克残余洋“剪刀式”闭合所形成的拉张作用等综合效应的响应事件。  相似文献   
17.
地形地貌是岩性解译的重要信息,地形因子作为描述DEM数字曲面几何特征的定量指标参数,可用来定量化表达不同岩性所在地区地形地貌特征。本文以桂林-阳朔地区为研究区,研究地形因子数学、地质意义,建立岩性与地形因子组合间的定量关联,进而实现岩石类型划分。本文基于ASTERGDEM提取坡度、起伏度等12个地形因子,在分析各个地形因子地质意义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及方差分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各岩性地形因子特性及其关联性,建立研究区岩性之间的定量差异;此外,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岩性分类过程中的主导因素,确定适宜岩性分类方法以实现定量化岩性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岩性、不同地形地貌的地形因子(组合)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基于因子分析得到的宏观地形复杂度指数(MTI)以及微观曲率指数(MCI)对岩石类型的分类精度达77.36%。研究表明,地形复杂度等地形因子可用于岩性分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可获取反映地形地貌宏观、微观特征的定量指标,且岩性分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前尚未见到软土地区多排孔注浆引起土体变形和超孔压发展规律的系统研究,限制了注浆变形主动控制策略的深化发展。开展了多排孔注浆现场试验,系统研究了单排孔逐孔注浆、多排孔逐排注浆引起土体水平位移和超孔压的变化与叠加规律。研究表明,注浆引起的超孔压随距离衰减迅速,变化规律可用幂函数表达,注浆距离取3 m左右时纠偏效果较好;天津地区超孔压消散较快,有利于注浆控制变形的快速稳定,超孔压随时间的消散规律可用指数函数表达,并提出了计算注浆引起超孔压的经验公式;多排孔逐排注浆时,先行注浆形成的注浆体墙对后续注浆一侧及另一侧土体变形分别具有反力效应和遮挡效应,控制既有建构筑物变形时应遵循“先远后近”逐排注浆的原则,以提高变形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NOAA-AVHRR数据在吉林省东部林火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利用NOAA-AVHRR数据进行林火监测的原理和4种方法。针对吉林省东部的森林火灾,运用4种方法进行了火点信息提取与分析,最后对阈值法进行了改进,提取精度达到了89.2%。分析了NOAA-AVHRR应用于林火遥感监测的可行性和不足。  相似文献   
20.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适用观测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光谱混合模型,但由于遥感观测多分辨率的特点,模型的适用性会受到尺度效应的影响。为探索该模型在不同观测尺度下的适用程度,本文从地物辐射原理出发,通过理论推导微面元辐射通量表达式,得出地物辐射通量除了与端元反射率和面积比有关外,也与天顶角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和微面元辐射通量的基础上,推导了更具普适性的积分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表达式,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两模型的相对差值Δρ,结果表明Δρ的大小仅与探测单元的半瞬时视场角β有关,并通过实测光谱实验对上述推论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当β13°时,Δρ较小,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是积分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一种近似表达形式,β完全可作为确定线性光谱混合模型适用观测尺度的关键依据,并且该模型的适用程度随β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