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构造断阶对沉积的控制:来自地震、测井和露头的实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构造断阶是裂谷盆地(特别是裂谷盆地发育早期)或断陷盆地边缘发育的一种构造样式,反映盆地边缘因断块差异沉降所形成的沉积斜坡地形的阶梯变化。在地震剖面可以解释出许多不同类型的断阶带,并在此框架下根据地震反射结构解释地震相和沉积相。构造断阶带的不同类型控制了不同的沉积样式。构造断阶的识别约束了地震解释的多解性。测井资料的运用可以证实断阶带的沉积控制作用,约束地震解释,也可以进行沉积微相及空间分布的精细研究.地震、测井的实例分别来自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和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来自胶莱盆地野外露头的实例从另一方面证实了这种控制作用。与钻井或测井资料相比,露头资料具有连续性。露头的详细分析可得到构造断阶对沉积和地层结构控制的细节。构造断阶(带)与沉积作用关系的模式可以提供油气勘探的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82.
INTRODUCTIONThermalgroundwaterisfoundtohaveoccurredinthebedrockcarbonateaquifersofLowerPaleozoicandMeso toNeo ProterozoicErathemsnearTianjin ,China .Thebedrockaquifersexistinthelayersbetweenabout 10 0 0mandmorethan 4 0 0 0mbelowthelandsurface .Thethermalwaterhasbeensuccessfullydevelopedoverthepast2 0yearstoprovideasourceofhotwaterforavarietyofresidentialandindustri alpurposes.Geothermalwellstappingtheaquifersarecapa bleofproducingcommercialquantitiesofhotwaterwiththetemperaturesranging…  相似文献   
183.
对松辽盆地南部的W3井和SN-15井的三百余块泥岩样品的11种常量元素及16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对测得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处理,用以划分地层、分析沉积旋回和研究沉积相。分层结果与岩屑录井及电测曲线分层结果相互验证,互为补充。结论认为泉四段顶部的绿色泥岩实应归属青-段,并确定姚家组中段-套红绿互层的泥质岩为浅湖泥坪环境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184.
泉头组是松辽盆地中白垩世早期地层,为主要含油层位之一,由一套含轮藻、瓣鳃类、介形虫、叶肢介及陆生植物化石为主的红色陆屑组成,自下而上可分为四段,最大厚度可达2000m。在泉头期,河流相沉积占有相当的比重。对河流相沉积特征研究及古河流的再造,无疑对确定河流砂体规模、几何形态、空间分布及油气勘探具指导意义。一、泉头组河流相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85.
Calculations of cooling rate by CO2 15 μm band in the earth’s upper mesosphere and lower thermosphere be-come very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non-LTE. This is primarily due to the nonlinear vibration-vibrational (VV) transi-tion processes between CO2 molecules in different state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non-LTE source function be parameterized as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two limiting source functions. One limiting source function neglects the VV transitions while the other limiting source function assumes VV transitions being dominant. These two limiting source functions can be derived by linear models. Th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proposed here can be applied 10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including those non-LTE regions.  相似文献   
186.
现代构造地质学的观测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肉眼所及的视域,一方面利用了航空照片、卫星照片和遥感技术,得以从全球范围,从全貌上认识构造形迹的总体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利用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技术,得以从细微局部认识构造变形和变质对岩石结构、矿物结构和晶体结构的影响,从而探讨这些显微变形机制与构造活动特征的关系,这就是显微构造地质学从构造地质学中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新学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7.
Detection of Hepatitis A virus in shellfish by rverse transcription PCRTXDetectionofHepatitisAvirusinshellfishbyreversetranscr...  相似文献   
188.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机构特征与识别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广泛分布,构成数目众多、类型多样的火山机构,部分经后期构造变动埋藏于盆地深层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火山岩储层.本文从多种地震技术手段中优选出常规地震剖面、构造趋势面和三维属性切片技术作为识别该区各类火山机构的方法,对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机构地震特征进行了系统分类.同时,结合徐家围子地区大量深层钻井资料分析,总结营城组5种火山机构类型与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本区火山机构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发现区域大断裂控制着火山口和火山机构中心,火山口决定火山相带的展布,岩相控制火山岩的储层特征及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89.
中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松科1井南孔连续取姚家组岩心长157.67m,岩心收获率为99.96%。上白垩统姚家组对应着三冬阶和坎潘阶下部。松科1井南孔姚家组岩心的精细描述,揭示其岩性-岩相-旋回的沉积序列及其过程。姚家组中可识别基本岩石类型11种,相类型为浅湖、半深湖和三角洲前缘3种亚相,白云岩沉积、泥质灰岩沉积、浅湖和深湖浊流沉积、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分流间湾、水下滑塌沉积、浅湖和深湖静水泥沉积11种沉积微相。姚家组可识别的米级旋回(六级旋回)有8种类型,可划分出151个米级旋回。这些米级旋回叠加成45个五级旋回、9个四级旋回和3个三级旋回。完整组段厘米级刻画为高精度沉积过程研究提供了可能。姚家组红层厚度占姚家组总厚度的43%,作为该时期已被揭示的全球为数不多的陆相红层之一,厘米级刻画的姚家组大套陆相红层为全球白垩纪富氧事件研究提供了可能的立典剖面。  相似文献   
190.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盖层不整合序列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新元古界-新生界中分布多期不整合界面。它们是不同地球动力学背景的产物,也是研究塔里木盆地东北缘乃至整个盆地构造演化的重要依据。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盆地内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进一步阐述Nh2/Nh1、∈/Z 、O3/O2、S/O3、C/AnC、T/AnT、J/AnJ、E/AnE和N2/N1重要的不整合面特征及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建立了研究区完整的盖层不整合演化序列。根据不整合面特征,结合地层、沉积和构造特征将塔里木盆地东北缘盖层构造演化划分为3个旋回、6个阶段:(1)南华纪-泥盆纪克拉通内裂解和闭合旋回,(2)石炭纪-三叠纪克拉通边缘裂解-闭合旋回,(3)侏罗纪-第四纪拉张-挤压旋回;①南华纪-奥陶纪克拉通内坳拉槽阶段,②志留纪-泥盆纪挤压隆升阶段,③石炭纪-早二叠世克拉通内坳陷盆地阶段,④早二叠世末期冲断走滑-三叠纪前陆盆地阶段,⑤侏罗纪-古近纪断陷-坳陷盆地阶段,⑥新近纪-第四纪再生前陆盆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