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测绘学   117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222篇
地质学   598篇
海洋学   122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91.
东湖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北,形若一斜放的等腰三角形,面积在水位20.5米时为27.89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21米,流域面积187平方公里。东湖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个中型浅水湖泊。 湖之南,两列东西向残丘(以瑜家山最高,151.84米),互相平行,断续相连。这两列残丘皆为泥盆系石英砂岩所组成的向斜山,它们之间为志留系页岩所组成的背斜谷地,表  相似文献   
992.
993.
中更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六次海侵及其天文气候学的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中更新世以来(在过去的73万年内),中国东部地区曾发生过六次海侵。如果考察该期间全球各地各季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量,那么上述六次海侵的时期恰好都是全球所获得的、北半球冬半年的、平均的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多的日时期,亦即气候较暖的时期。因为后者是地球轨道三要素(黄道倾斜、偏心率,岁差运动)自然变化的产物,故中国东部的海侵活动归根到底是地球轨道自然变化的结果之一。  相似文献   
994.
1上地幔的温度变化上地幔在热边界层(充分对流层)以下的温度变化范围比绝对温度易于确定。水深测量、海底沉降速度、热流以及410km和650km不整合面的深度均为温度函数 ,这些资料补充了地壳化学和厚度变化的标准岩石学方法的不足。从这些不同资料得出的预测结果非常一致(表1)。Kaula(1983)估算了上地幔最小温度变化 ,其结果与实测热流和板块速度法一致。在约280km的充分对流层深度 ,温度变化至少为±180°C ,平均超过500km的空间距离。这与Mckenzie和Bickle(1988)关于在此深度…  相似文献   
995.
史载,江汉-洞庭平原在秦汉以前,迟至隋唐,曾经是一个相连成片的浩瀚内陆湖,后经长江及其支流湘、资、沅、澧、汉的泥沙淤塞和分隔,逐渐形成现今的内陆三角洲和众多的湖泊,是有汉江三角洲和洞庭平原之称。有些地质地理学者认为,这个大湖早在史前时期就存在。有人认为:“这个大泽在白垩纪显然就已经存在”。有的学者说得更明确:  相似文献   
996.
各向同性均匀湍流近壁结构及泥沙起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振动格栅产生的各向同性均匀湍流研究了泥沙的起动。应用PTV技术和局部光学放大技术对湍流场进行了测量,发现近壁面湍流动能的指数分布规律。分析了泥沙在均匀同性湍流中的起动机制,并用概率统计理论对泥沙的起动进行了定量的描述。通过测定泥沙起动事件的概率,得到了同种泥沙在不同流动参数下起动的临界湍流动能。  相似文献   
997.
赵迪  纪政  杨浩  和越  景妍  王清海  陈会军 《世界地质》2018,37(3):712-723
大兴安岭北段博克图地区高吉山岩体的岩石类型为碱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高吉山岩体形成于晚石炭世(~311 Ma)。地球化学数据显示碱长花岗岩具有高硅,富钾,贫铁、镁的特点,且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作用明显[(La/Yb)_N=5. 00~14. 19],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及P元素等,具有负铕异常(Eu/Eu~*)=0. 47~0. 72,∑REE为49. 07×10~(-6)~139. 30×10~(-6),LREE/HREE=7. 93~13. 98。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显示碱长花岗岩具有正的ε_(Hf)(t)值(+8. 46~+12. 94),和较年轻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501~783 Ma)。结合相关区域地质研究,认为大兴安岭北段晚石炭世高吉山岩体是新元古代从亏损地幔中新增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的产物,可能与古亚洲洋的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8.
首先分析了WebGIS中两种传统的空间数据传输模型:基于栅格的空间数据传输模型和基于矢量的空间数据传输模型,总结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环境.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兴起的XML技术提出了基于XML的空间数据传输模型,探讨了WebGIS空间数据传输的新模式,给出了多源空间数据到GML格式和GML到SVG格式的转换方法.为基于XML的WebGIS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99.
基于PIE软件,结合大气污染物监测与反演算法,采用插件式开发技术,设计了大气污染遥感监测系统,实现了大气污染的可视化。该系统采用C#语言进行二次开发,能实时分析处理MODIS、OMI、MOPITT、VIRR等遥感监测数据,以实现对各类大气污染指标的实时可视化动态监测,主要功能包括各种主要大气污染指标的可视化展示、业务化监测与分析以及专题图与报告的制作输出等。  相似文献   
1000.
<正>1引言在能源需求日益增大的情况下,页岩气的开发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水平钻进和水力压裂两项新技术的应用,打开了页岩气新能源的大门,它改变了美国能源的格局,也将改变世界能源应用的方向。非常规页岩气的开发已经扩展到加拿大,很快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起来。在南美、北非和南非、欧洲和中国以及澳大利亚都拥有大量的页岩气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