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65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131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298篇
海洋学   109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31.
监测土地利用/覆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是评估生态工程效益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面积和植被覆盖度等指标,从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转换和土地覆盖渐变两个角度揭示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并运用改进的当量因子法,评估同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区域草地面积超过总面积的一半,总体上呈现草地和耕地集中分布,林地、沙丘零散镶嵌的格局。1990—2018年,区域沙地、草地面积减少,耕地、林地面积增加;同时,沙地上表现出植被覆盖增加的渐变特征,增速为每10年约增长4.22%。同期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生态工程实施后,2010—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明显。1990—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上增加了3 655.21亿元,其中,由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导致的价值增加量为120.53亿元,而由土地覆盖渐变导致的增加量为5 355.04亿元。土地覆盖渐变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建议在生态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退耕还林、未利用地造林种草等土地利用/覆盖方式的改变,更要关注草地和林地的修复和恢复,注重生态工程成果的维持和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32.
本文针对传统GM(1,1)模型存在的不足,建立了新陈代谢GM(1,1)沉降预测模型.并以某建筑物沉降为例对比两模型的预测值,结果表明新陈代谢GM(1,1)模型在处理该类数据上更加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33.
通过实例,介绍一种在工程测量中从某一已知点上放样直线或直线上任意点确定其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的方法.此方法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放样精度,又能满足工程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834.
蚀变岩型金矿物化探找矿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尽快找到更多蚀变岩型金矿,本文从胶东、河南及广东的典型矿例的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出发,结合所使用过且取得了明显效果的物化探方法,初步提出了找蚀变岩型金矿的物化探方法的配合及其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835.
利用2013~2017年贵阳市10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点PM2.5逐时监测数据,分析了贵阳市大气污染物污染水平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贵阳市PM2.5年均浓度为36.14 ug·m-3,基本处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范围内,污染程度较轻;(2)贵阳市PM2.5浓度冬季浓度为一年中最高,最高值出现在12月,夏季浓度最低,最小值出现在7月;(3)气象要素对PM2.5浓度的影响是显著的,尤其是在分季节的情况下,气象要素对PM2.5的影响差异较大。PM2.5浓度与太阳辐射、日照时数、气压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相对湿度、风速、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太阳辐射夏季对PM2.5影响最大,日照时数春季对PM2.5的影响最大,气温在夏、秋季与PM2.5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春季降水对PM2.5的相关性更为显著,风速对夏、冬季与PM2.5浓度具有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836.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桃源河景区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2 a逐日漂流客流量与前一日气象要素进行了分析。BP网络和判别分析均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函数拟合效果,分别利用这两种方法建立模型,并检验。结合日常经验挑选出主要影响漂流气象要素(日雨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08—20时降水量和风速),作为计算漂流等级预报的气象因子,建立漂流适宜性等级方程;同时为了降低暑假、周末和节假日对预报效果的影响,进行二次建模。结果发现:BP网络预报模型较好,预报等级正确率均高于40%,同时等级绝对值差为1的正确率均高于70%,正确率均高于判别分析法,预测的等级也更稳定;此外,暑假对漂流等级预报具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837.
本研究对2012~2013年大沽排污口沉积物中硫化物、有机碳、石油类以及7种重金属(铜、铅、锌、镉、总汞、砷和铬)等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并对其中重要的水质指标进行水污染综合指数评估,旨在对海河水质进行较为系统的评价。结果显示,D3、D6、D7和D9四个站位水质属于Ⅱ和Ⅲ类标准,其余各站位均为Ⅰ类;其余各指标(TOC、TPH、Cu、Pb、Zn、Cd、Hg、As and Cr)的总体水平依次为Ⅰ、Ⅳ、Ⅱ、Ⅴ、Ⅱ、Ⅴ、Ⅲ、Ⅴ和Ⅴ类。各站位综合评价结果得到海河流域指数为3.28,说明海河流域处于严重污染状态,其污染程度超过该流域功能区的标准。  相似文献   
838.
东北冷涡对江淮飑线生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和雷达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近10年东北冷涡天气背景下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物理机制和中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在东北冷涡背景下,2009年6月3、5和14日在黄淮和江淮地区分别产生飑线并造成大范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结果表明,在东北冷涡发展阶段,即温压结构不对称、大气斜压性强时,冷涡的西、西南、南至东南部容易发生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在东北冷涡形势下,飑线生成时具备以下特征:(1)存在明显的中尺度气旋式环流,850 hPa、925 hPa和地面有辐合线或干线存在;(2)静力不稳定,中低层温度直减率大;(3)风垂直切变强,风随高度强烈顺转,400~500 hPa有西风急流存在,且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区域紧密相关;(4)伴随着飑线发展,在飑线后侧有显著升压,雷暴高压的强弱不仅指示了飑线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可作为地面大风预报的参考依据;(5)飑线的移动与对流回波的传播、出流边界和引导气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9.
为了更有效地推进自然资源数据在国家电子政务资源管理、开发利用及规划评价中的实际应用,在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综合分析系统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数据库设计、系统体系架构和功能模块设计;并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和中间件技术,建立了标准化、业务分析全面、可持续运行的自然资源综合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840.
我国现有的海洋资料定解密制度因其局限性已经对海洋资料的有效、合理利用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我国海洋资料定解密管理概况进行了介绍,将现阶段我国海洋资料定解密管理中存在问题概括为"乱定密"和"难解密"并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制定我国海洋资料定解密管理制度的思路:对我国海洋领域涉密资料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摸底;明确海洋涉密资料定解密各阶段的责任者及其职责;按轻重缓急逐步制定完善海洋资料定解密管理规定;借鉴其他海洋国家资料定解密管理先进制度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