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由于煤岩的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差异大,其压裂施工曲线形态各异。通过对沁水盆地南部3号煤层200多口井的压裂施工曲线分析,总结出前置液阶段分为下降型、下降波动型、稳定型和下降稳定型,携砂液阶段分为下降型、下降稳定型、上升型、稳定型和波动型,测压降阶段分为压力下降较陡型和压力下降较缓型。同时,阐述了每种类型产生的原因。最后给出压裂施工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海洋钻修井装置作业前检验,是海上钻修井作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做好作业前检验工作,使作业装置满足作业和安全的要求,是后续作业顺利、安全、高效进行的重要保障。文章根据南海西部近5年来海洋钻修井装置作业前检验工作的现状,从管理、技术层面对作业前检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给出了相关建议。如:作业前检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流程及强化措施;保持验船人员的公用机制;引进、培养一支固定的验船队伍;制定验船标准化手册;增加验船技术手段等。为进一步提高海洋钻修井装置检验质量及海上钻修井作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海水中铁的来源形态及其与浮游植物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是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铁在浮游植物对氮的吸收、固氮菌对N2的固定、叶绿素的合成、卟啉生物合成、光合作用电子的传输等生物过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了占全球近40%的碳,因此研究海洋中的铁的来源、形态及其与浮游植物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海水中铁的来源、形态及不同形态铁的相互转化,以及浮游植物需铁的生物过程、吸铁的方式、缺铁的生理生化指示和铁对浮游植物生长及群落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珊瑚礁岩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珊瑚礁岩土工程的研究意义、珊瑚礁岩土的组成、钙质砂的物理性质、钙质砂的静力学特性、珊瑚礁岩土中的桩基工程、珊瑚礁混凝土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得出:1)颗粒易破碎是钙质砂最重要的特性,直接影响着钙质砂的其他力学性能,而影响钙质砂颗粒破碎的主要因素有围压、有效应力、颗粒级配、初始孔隙比、颗粒强度、颗粒形状等;2)生物颗粒的易破碎以及成桩过程对钙质砂结构的扰动,导致钙质砂中的桩基承载力远低于普通石英砂;3)在以珊瑚砂为原料的混凝土工程中,利用抗硫酸盐水泥拌养的珊瑚混凝土,其强度和耐久性相对较好。最后指出:加强对钙质砂颗粒破碎发生机理的研究以及建立破碎模型、加强对新型珊瑚礁钢筋混凝土和新型桩基的研究、开展珊瑚礁岩土工程的灾害预防与处理以及工程后期的养护等,是珊瑚礁岩土工程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