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0篇
地质学   3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我国典型溶蚀丘陵型岩溶发育区主要分布于湘中的新化县-涟源县一带。受中国大陆梯级地形、复杂地质背景、气候水文等内外环境因子的联合作用,发育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不同类型的岩溶地貌及形态组合。宏观岩溶地貌主要有四种类型: 丛丘谷地、丘岭谷地、峰丛洼地谷地和峰丘谷地。不同单元岩溶发育特征差异明显。溶蚀速度在10. 26~ 30. 04m3 /km2· a,总体上侵蚀作用大于溶蚀作用,以流水溶蚀- 侵蚀形态为主导特征。开发利用岩溶水应从地貌差异和岩溶水系统多层多块结构特点出发,因地制宜,蓄、引、提、堵等多种开发方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32.
典型岩溶水系统碳汇通量估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裴建国  章程  张强  朱琴 《岩矿测试》2012,31(5):884-888
现代岩溶学研究成果表明,碳酸盐岩在全球碳循环中响应极其迅速,水循环过程中的碳汇效应显著。本研究选取广西桂林寨底地下河系统、广西环江大安地下河系统、重庆北碚青木关地下河系统三个典型岩溶地下水系统,利用各系统地下河的流量和HCO3-浓度的监测资料,采用简单化学平衡模式法估算碳汇通量(CO2)。结果显示,寨底地下河系统的单位面积年碳汇通量为68.82 t/(km2.a),大安地下河系统的单位面积年碳汇通量为81.18 t/(km2.a),青木关地下河系统的单位面积年碳汇通量为100.07 t/(km2.a)。分析认为同一个岩溶水系统的结构特征和环境条件基本上是稳定的;地下河的流量和HCO3-浓度是影响岩溶碳汇强度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地下河流量的变化对碳汇强度的影响显著;不同岩溶水系统的碳汇通量不但受水化学条件和地下水动力条件的控制,同时受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该研究对于改进碳循环模型和评价岩溶地质碳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松  章程  裴建国 《地下水》2008,30(6):14-18
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基于保护岩溶含水层从而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地下水提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岩溶含水层的特殊性导致污染物极易进入地下含水层,并在岩溶管道中快速、远距离地运移。与其他基岩第四系含水层相比,岩溶含水层的保护面临更大的挑战。介绍了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以及岩溶地下水脆弱性的相关问题,并讨论了岩溶区脆弱性评价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4.
文章以桂林丫吉试验场为例,验证是否可以利用SWMM模型模拟以管道为主的岩溶峰丛洼地系统降雨径流过程。以洼地为单元,把研究区概化为由管道相连的6个次级汇水流域,选择Green-Amp入渗计算方法,同时考虑包气带裂隙水对管道的补给,运行SWMM模型计算出研究区管道总出口S31泉的流量曲线。结果显示:模拟流量变化过程与实测流量变化过程基本一致。说明该模型可以用来模拟岩溶峰丛洼地地区降雨径流过程。经验证,模拟时段内S31泉总量相对误差为19.1%。  相似文献   
35.
在查阅东兰县历年水灾纪实的基础上,通过详细剖析板文地下河系统管道特征,认为主流下游段水力坡度小、流速慢是造成系统内灌输的主要内因。同时,区分了拉平洼地内涝和巴纳洼地内涝的差异。拉平洼地地下河管道连通性差、部分淤塞,常常引发天然内涝;而巴纳洼地地下河管道畅通,因岩滩水库蓄水造成库水倒灌,地下河水位抬升,排泄能力降低,使洪水沿巴纳溢流天窗漫溢到巴纳洼地形成岩溶内涝。岩滩水库不仅增加了板文地下河系统内涝范围,而且使最小致涝降雨量从建库前的216.4mm降低到建库后的120mm,从而使内涝更易发生和严重。  相似文献   
36.
重金属铬含量低于岩石圈的平均值,而与沉积岩平均含量大体相当的某电厂灰场的粉煤灰,竟是该区地下水Cr6+的污染源,的确是令人难以理解,并因而导致当地发生了一件难断的民事纠纷。本项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浸泡和淋溶模拟试验,弄清了铬的转移过程及迁移机理,结果表明: 降水相对集中的半干旱地区,在表生作用氧化条件下,主要由于大气降水的淋溶和浸泡,粉煤灰中的三价铬可以氧化为六价铬转入水体,并进入地下水造成污染。这与通过该电厂灰场周围地下水Cr6+浓度的监测,其浓度值与灰场下水方向的距离成反向相关的结果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37.
湖南保靖县白岩洞地下河流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岩洞地下河系统工程主要是解决保靖县城供水水源问题。本文通过三个时段的大量野外实测数据,分析了白岩洞地下河流域内岩溶泉、地表水体和地下河水的岩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该流域内岩溶泉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型,一类是与深循环有关、沿区域断层带分布,其水文、水化学动态相对稳定,水化学变化受深源CO2 浓度控制; 另一类为岩溶表层带泉,受地表环境、降雨量影响大,水化学动态变化较大。而地下河及其支流水的水化学变化特征介于表层带岩溶泉和地表水之间,其三个时段的变化规律跟表层带泉相似,主要水化学指标枯季( 12月) > 雨季1(次年4月)> 雨季2(次年7月) ,说明明显受降雨的稀释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38.
章程  裴建国 《中国岩溶》2000,19(1):58-64
我国典型溶蚀丘陵型岩溶发育区主要分布于湘中的新化县一涟源县一带。受中国大陆梯级地形、复杂地质背景、气候水文等内外环境因子的联合作用,发育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不同类型的岩溶地貌及形态组合。宏观岩溶地貌主要有四种类型:丛丘谷地、丘岭谷地、峰丛洼地谷地和峰丘谷地。不同单元岩溶发育特征差异明显。溶蚀速度在地谷地和峰丘谷地。不同单元岩溶 发育特征差异明显。溶蚀速度在10.26~30.34m^3/km^2.a,总  相似文献   
39.
湖南新化县桑梓镇岩溶水系统特征及开发利用刍议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分析桑梓镇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概况、地质背景、岩溶水系统特征、岩溶水资源分布、人畜饮水现状、农田水利现状的基础上,对全镇岩溶水的有效开发利用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提出了18项开发工程,其中重点工程4项。桑梓镇是一典型的溶蚀丘陵型岩溶石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以小型而分散的方式为主,因地制宜,就地解决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问题。   相似文献   
40.
岩溶地下水系统中快速流与慢速流的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纯青  时坚  裴建国 《中国岩溶》1985,4(4):315-323
<正>一、前言 本文从岩溶地区地下水排泄量随降雨补给强度变化的特征入手,运用系统理论观点,对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内部结构要素做了全面的分析,找出了快速流与慢速流的形成机制,选择了相应的模型,对岩溶地下水系统快速流与慢速流的模拟得到证实。 二、快速流与慢速流的形成机制 在岩溶地区,从峰丛山区到峰林平原区,岩溶地下水的性质一般从无压转为承压。地下水一般在承压区与无压区分界面附近出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