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96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先利用TM其他波段信息,将TM6波段的像元空间分辨率由120 m提高至30 m,对各子像元进行地类划分;再结合不同地表类型的热惯量特性,确定出每个子像元占原像元的权重和该子像元的辐射亮度;然后用单窗算法反演其温度,得到研究区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对比三次卷积插值重采样反演地表温度的方法,该方法能更好地反演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2.
阐明了产业有序转移、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了产业有序转移对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根据这个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广东产业转移经验两个方面进一步揭示了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产业有序转移是在政府有效干预下所形成的有利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一种产业转移形式。产业有序转移通过诱致或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区际产业合理分工、区际产业关联互动,以及提高区域产业发展总体效率等路径,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3.
84.
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生物膜形成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良的微孔板法测定了12株弧菌的形成生物膜的效果,选择形成生物膜效果最好的副溶血弧菌ND-02,进一步研究了环境因子对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副溶血弧菌ND-02菌株在静置培养24~36 h后形成成熟的生物膜,在起始菌浓度为107~108CFU/mL形成生物膜的量最大;在30℃,NaCl浓度为3%~5%,pH偏弱碱性时的生物膜OD590值最大;C 2a+促进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的形成,而M 2g+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副溶血弧菌在分别经大黄鱼表皮黏液、肠黏液和肝脏提取液包被的的基质上形成生物膜的作用明显,鳃黏液和脾脏提取液中次之,肌肉提取液包被后生物膜形成量最低。以上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ND-02菌株能形成稳定而明显的生物膜,而且生物膜的形成受温度、NaCl浓度、pH值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的碳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和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为对象,开展不同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碳(SOC)同位素示踪研究,探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碳同位素的示踪作用.庆云寺和仓下剖面代表自然林,SOC的δ13C平均值分别为-24.63‰和-23.76‰;坑口和马占林剖面代表草坡上植树造林恢复的人工林,SOC的δ13C平均值分别为-21.22‰和-22.73‰;剖面底界SOC的14C表观年龄前者分别为8 750aB.P.和10 315aB.P.,后者分别为2 880aB.P.和4113aB.P..在SOC的14C表观年龄老的丘陵草坡上进行退化生态系统重建,有利于人工森林群落向地带性森林群落演替.  相似文献   
86.
用陆地卫星TM6数据演算地表温度的单窗算法   总被引:263,自引:3,他引:263  
覃志豪 《地理学报》2001,56(4):456-466
陆地卫星 TM数据 (TM6)热波段表示地表热辐射和地表温度变化。长期以来 ,从 TM6数据中演算地表温度通常是通过所谓大气校正法。这一方法需要估计大气热辐射和大气对地表热辐射传导的影响 ,计算过程很复杂 ,误差也较大 ,在实际中应用不多。根据地表热辐射传导方程 ,推导出一个简单易行并且精度较高的演算方法 ,把大气和地表的影响直接包括在演算公式中。该算法需要用地表辐射率、大气透射率和大气平均温度 3个参数进行地表温度的演算。验证表明 ,该方法的地表温度演算较高。当参数估计没有误差时 ,该方法的地表温度演算精度达到 <0 .4℃ ,在参数估计有适度误差时 ,演算精度仍达 <1 .1℃。因该方法适用于仅有一个热波段的遥感数据 ,故称为单窗算法。  相似文献   
87.
本文根据所建立的多种力源作用下地幔运动的数学模型,运用涡旋力学理论,分析了地幔速度场激发机制的动力过程,探讨了地幔和岩石圈运动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8.
针对ASTER数据的单窗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地观测卫星ASTER传感器的15个波段中,有5个(10~14波段)是热红外波段,特别是其中的第13和14波段可以被用来反演地表温度。文中把针对TM影像的单窗算法改进成适应于ASTER传感器的单窗算法,即先对ASTER的13波段(10.25~10.95μm)和14波段(10.95~11.65μm)的,Planck方程进行线性简化,然后用单窗算法分别对ASTER的第13和14波段建立方程,从而形成了针对ASTER传感器的单窗算法,并对参数的获取做了简要的介绍。最后分析了算法的有关应用。  相似文献   
89.
作物水分与氮素生产函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田间水肥耦合试验的基础上,对水分生产函数的概念加以拓宽,提出了水分、氮素生产函数的概念,并建立了最终产量模型和动态产量模型,进行了参数求解,模型模拟结果和田间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0.
用年雨量和11月份气温作融安县倒春寒预报覃克星(融安县气象局545400)1倒春寒预报指标融安属桂北山区,倒春寒是以3月20日以后出现日平均气温≤12.0℃且连续3d或以上称为有倒春寒,反之为无倒春寒。经过分析,得出:融安降雨量偏少(即年雨量在1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