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质学   9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以太子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HBV水文模型对流域的水文过程进行模拟,并选取RegCM4.4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的平均气温和降水数据来驱动HBV水文模型,模拟逐日径流过程,分析RCP4.5排放情景下未来太子河流域径流的演变。结果表明,HBV水文模型在太子河流域模拟效果较好,率定期与验证期Nash效率系数与确定性系数均在0.60以上,模型基本模拟出了洪水对降水的响应过程。RCP4.5情景下,2021 2070年太子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呈持续升温趋势,流域降水和年径流深度呈微弱减少趋势。相较于基准期,年径流深度将增多9.79%,夏季和秋季径流深度上升明显。径流分位数的变化表明,峰值极端径流和枯水极端径流均较基准期有不同程度的增多,未来太子河流域发生极端洪涝的可能性较高。  相似文献   
72.
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是个完整的过程,包括就业感知行为、就业决策行为、就业行为和就业体验行为。通过对A村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分析得出:农村劳动力在外出流动就业前对就业环境的总体感知强度不是很高,且在不同的感知项目上差异较大,在不同的人口学特征上也有差异;农村劳动力做出外出流动就业的决策主要是受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且城市拉力大于农村推力,另外他们在就业过程中还受到农村的拉力和城市的推力;农村劳动力从事的行业主要是依靠体力和简单技术的非正规行业,随着在外时间的增加他们会逐渐改变行业;农村劳动力对其目前的就业状态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73.
荷兰气象局业务现状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荷兰气象局的组织机构、主要业务、国际交往和对外服务及考察体会。  相似文献   
74.
受中国气象局派遣,由辽宁、山东、河北、浙江、广东和江苏省气象局的6位同志组成的中国气象代表团,于2005年1月21日至7月24日在荷兰同际航天测绘学院(ITC)进行6个月的短期学习培训。期间,我们对荷兰气象局进行了参观访问,对荷兰气象局的业务、科研工作等有了较为全而的了解,荷兰气象局在海洋气象、  相似文献   
75.
赵春雨  俞欢 《地理教学》2014,(4):27-30,35
空间能力培养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对安徽省芜湖市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空间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认为教师对地理空间知觉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关注度较高,对空间想象能力的关注度较低,地理空间语义的模糊性和教学条件的不足限制了地理空间能力教学的充分扩展。提出建立明确的地理空间能力课程标准、更新地理空间能力教学手段、扩展地理空间能力教学内容是加强人文地理教学空间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6.
根据辽宁33个气象站建国以来至1998年各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等资料,计算了春、夏、秋三季月总需水量和两种单站旱涝指标,作了相互比较,认为K指数优于Z指数,并对辽宁旱涝状况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77.
论文利用1961—2017年逐日气象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构建新的城市化指标,分析了城市化对辽宁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辽宁省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国家站增温速率明显快于乡村站;城市化对平均最低气温影响最显著,平均气温次之,平均最高气温相对较弱;就四季而言,秋季城市化影响贡献率最大,冬季和夏季次之,春季相对较小。空间分布上,城市化影响高值区位于辽宁中部和西部地区,与辽宁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基本吻合,城市化对气温的影响不是单一的,对于多数地区尤其是沈阳、大连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起到增温作用,但也对少数台站的升温起到了抑制作用。气温指标中,城市化对年和四季平均气温的影响最显著,对应模态均是第一模态,方差贡献率均在89%以上,空间相关性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其次是平均最低气温和日较差;季节变化特征上,冬季和春季的增温相对于秋季和夏季明显。降水指标基本对应第二模态,方差贡献率在9%~18%之间,城市化对气温的影响强于降水;结合时间系数,城市化效应表现为春季和冬季降水、大雨和暴雨日数略有增加,年、夏季、秋季降水、小雨、中雨日数减少。城市化对降水的影响表现出两面性,一方面使年降水和小量级降水减少,另一方面又使极端降水事件增多。  相似文献   
78.
以太子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流域内的气象水文数据、数字高程模型及土地利用等资料,采用HBV水文模型对流域的水文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评估了HBV模型在该流域径流模拟的适用性,确定了适合太子河流域的最优化参数,结合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算太子河流域不同等级洪水致洪临界雨量。结果表明: HBV模型对太子河流域的径流模拟效果较好,率定期与验证期Nash效率系数与确定性系数均超过0.60,模型中积雪和融雪模块(CFR)、土壤含水量计算模块(BETA)与响应模块(KUZ2、UZ1、PERC)中的这些参数最为敏感,模型基本模拟出了洪水对降水的响应过程。通过建立的HBV水文模型,结合小林子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以警戒水位、保证水位作为不同等级洪水的判别条件,推算得到了不同起始水位下太子河流域动态临界雨量指标,临界雨量随起始水位的升高而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79.
根据辽宁省61个气象站1961—2020年逐日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对比分析1991—2020年和1981—2010年新旧气候平均值变化及对辽宁省气候业务的影响。结果表明:1—11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升高;10—12月降水量增幅最大。年及四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均升高,增幅自东部和西部山区向中部平原地区增大,中部区域增幅最为显著;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均以春季增幅最大,平均最低气温夏季增幅最大。年、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减少,春季和冬季增加;7—8月降水量总体减少,东部山区和大连沿海地区降水量增加;7月下旬—8月上旬降水量增加,辽宁西部和南部地区增幅最大,为5%~6%,北部地区增幅最小。气候平均值改变后,四季平均气温及降水量评价等级均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