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294篇
海洋学   7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黑龙江省科委于1984年9月29日至31日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召开了由该院研制的60瓦级自调角直叶片水轮机试验性发电装置和直叶片水轮机实验装置鉴定会。会议听取了课题组成员有关研制的四个报告,观看了在循环水槽的试验,并派代表检查了试验记录。会议经过讨论后作出的鉴定认为:实验装置系国内首先研制成功,兼有进行摆线推进器和用由潮流水流  相似文献   
132.
邹朝中 《台湾海峡》2001,20(1):48-53
本文地发现于厦门大学海滩潮间带泥基质区两种联体线虫科(Comesomatidae Filipjev,1918)的虫种进行了描述,异毛联体线虫新种(Paracomesoma xiamenense sp.nov.)由于其第二圈感觉毛的长度相同,并且比第三圈头感觉毛短;交合刺两根不等长并有两列、每列28-30个肛前乳突以及肛后的柄状乳突等特征使得该种成为一个新种。变异毛咽线虫(Dorylaimopsis variabilis Vincx,1997)的侧边分化的纵列刻痕;弓形的交合剂、突出的背尾侧骨突和14个肛前乳突等特征同Vincx(1997)的描述相近,但某些测量的数值有差别。本文并给出了异毛联体线虫属新的双歧式检索表。  相似文献   
133.
雷州半岛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广东省雷州半岛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用Shan 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s种类均匀度(J)、种类丰度(D)、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I)4个测定红树林群落种类多样性指标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所采获的底栖生物种类共有68科165种,种类组成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为主。红树林滩涂全年平均生物量为223.25g/m^2,平均栖息密度为2lO.97个/m^2。H′甚高,2个季度平均为2.2633~2.7411,J平均为0.6407~0.6411,D平均达到1.4910~2.6232。全年各类群生物组成中,生物量及栖息密度以软体动物居首位。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主要经济种类有中国绿螂(Glauconome chinensis)、四角蛤蜊(Mactrar Mactra) veneriformis)、青蛤(Cyclinasinensis)等20多种。  相似文献   
134.
DNA条形码及其在海洋生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6年来,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被应用于很多生物类群研究,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新的物种鉴定工具是可行高效的。虽然DNA条形码技术目前还存在争议,但它仍然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目前国际上已经成立了专门管理条形码的机构——生命条形码联盟,以促进全球物种DNA条形码鉴定标准的探索与开发。本文主要介绍DNA条形码的概念、原理、工作流程及其优点,综述DNA条形码技术在海洋生物中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5.
分析了现有海底地形模型的构建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伯恩斯坦多项式内插海底地形模型的算法。首先录入等深线数据,分别求出等深线与规则格网在X和Y方向上的交点并排序,然后计算每一行和列上交点序列的单调区间以及区间内的容许点列,最后利用伯恩斯坦多项式插值得出每一个格网点的深度值。实验证明,利用伯恩斯坦保单调插值函数构建的海底地形模型,很好地保证了等深线数据所反映的原始海底地形形态。  相似文献   
136.
以多波束精确的水深数据为参照源,采用原始回波时间对多波束测深数据与其同源声纳数据进行匹配,从而获得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海底影像数据,并避免了传统声纳图像处理过程中斜距改正所带来的几何形变。匹配结果采用光照图输出,并与三维水深图、原始声纳图像和CARIS处理后的声纳图像进行比较分析。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多波束数据的利用率,增强了对海底地形的探测分辨率。  相似文献   
137.
138.
【研究目的】近年来,全球经济产业结构和能源供给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了解新能源背景下全球锂资源产业链发展现状和趋势,有助于为全球锂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认识,为政府和企业提升锂资源产业链竞争力提供相关参考。【研究方法】本文梳理了日益增长的新能源需求对全球锂资源产业链在资源供需、冶炼加工、终端消费、回收利用等各环节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通过梳理分析,新能源背景下全球锂资源终端消费,尤其是动力电池领域,持续旺盛,全球锂需求快速增长,供需错位下价格持续上升;锂资源在全球地位提升,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将其列为关键矿产,出台系列政策保障本国锂资源安全供应、加强锂资源回收利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生产方式、企业结构、发展目标朝着低碳化、一体化、可持续方向发展。【结论】发展高效清洁能源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交通电力化和能源储存使全球对锂资源的需求持续快速增加。这些变化对上游锂矿产资源的供应格局,以及产业链中游生产加工和下游终端消费结构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对产业链各环节传导和具体的影响方式是不均衡的。  相似文献   
139.
经过近20年不断探索,中国陆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2019年全国非常规油气产量占油气总产量的23%,2020年非常规油气产量接近7 000万吨油当量,标志着中国进入非常规油气革命发展新阶段。非常规油气沉积学作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形成了“陆相深水砂质碎屑流等重力流沉积模式”、“海陆相富有机质页岩沉积模式”、“细粒沉积岩发育微纳米级孔喉系统”、“多地质事件沉积耦合形成非常规油气甜点区(段)”等重要认识。专辑主要是由从事非常规油气相关的沉积学专家对中国近几年非常规油气层系沉积研究新进展的系统性和及时性总结,内容涵盖了鄂尔多斯、四川、松辽、渤海湾、准噶尔等近50个大中型及中小型含油气盆地,地层时代跨度自元古代至新生代,涉及致密油/页岩油、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油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层系(段)近30个。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提出未来非常规油气沉积学需以非常规油气工业开发的“甜点箱体”和“甜点群”为重点研究方向,指导非常规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40.
填土水平墙背竖直光滑的挡墙,墙后土体处于以自重应力和水平应力为主应力的应力状态。实际工程中,挡墙背面与土体存在一定的摩擦及黏结力作用致使挡墙附近土体中的主应力发生偏转,此时,经典朗肯土压力理论不再适用。本文对挡墙附近土中的主应力状态进行旋转处理,通过分析墙后填土中应力状态摩尔圆,得到了考虑墙土摩擦和黏结力作用的黏性填土挡墙主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分析了填土内摩擦角与墙土摩擦角对土压力的影响,使用算例将本文方法所得结果与现有黏性土土压力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朗肯土压力公式是本文所得计算公式的特例;随着墙土摩擦角和内摩擦角的增加,被动土压力逐渐加快增大;主动土压力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加而减小;当内摩擦角较小时,主动土压力随着墙土摩擦角的增大不断减小,当内摩擦角较大时,主动土压力随着墙土摩擦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土内摩擦角的影响大于墙土摩擦的影响;相对于现有方法计算结果,本文方法所得主动土压力较大,被动土压力较小,墙土摩擦越大,2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值越大,土黏聚力还会加大这一差值。本文方法考虑了墙背土体主应力方向偏转的客观事实,所得计算结果将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