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171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172篇
海洋学   61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在地震勘探领域,利用纵波(P-w)、横波(S-w)、转换横波(PS-w)进行联合多波勘探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文中主要介绍了将陆上三分量横波勘探方法引入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首先介绍横波勘探在陆上地震中的成熟技术和勘探优势,并结合我国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特征和成矿特点,给出了技术应用的可能性,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方案。最后介绍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2000年以来进行三分量海底横波勘探天然气水合物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2.
基于单片机的海洋要素垂直剖面测量系统的控制电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海洋要素垂直剖面测量系统(简称“海马”)的控制电路。实验表明,该控制电路实现了“海马”的核心部件——棘爪机构单向抓紧、阻尼锁定和自由上浮3个状态的控制,方法简单新颖,同时实现了“海马”下潜运动的能量全部来自波浪,上浮依靠自身浮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3.
文章从陆源控制与管理,海洋工程管理,海洋倾废管理,海洋应急管理与监测体系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海洋环境管理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4.
��D-InSAR�о���ķ�����α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InSAR????????????ENVISAT??????????????????????????????о?????????α??е???ü????????????  相似文献   
195.
�봨�����ǰ�������Ŷ�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1997??5?2???LacosteET-21?????????й?????????????South of Kermadec Islands 7.1??????????????????????????2008??5???????人???????????????????LacosteET-20??????????????з???????????????????????????????????????????????????????????????????0.8??10 -8 ms-2??????????????????????μ????????????????????????ET-21??ET-20?????????ü???????????????????????????????Щ??????????????????????????????????????????????????(1~2)??10 -8 ms -2????????????4??8 s??  相似文献   
196.
南海东北部中生界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南海东北部潮汕坳陷发现中—晚侏罗世到白垩纪的海相中生代地层,由泥岩、砂岩、放射虫硅质岩夹鲕粒灰岩及火山岩构成。岩石组合及沉积特征反映出,从中-晚侏罗世到白垩纪沉积水深经历了由浅到深,然后又转为陆地的一个完整旋回,沉积环境则经历了由滨浅海相到深海相,又到滨海过渡相和陆相河湖体系的演变过程,在深海相与滨海陆地过渡相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环境突变,为沉积环境缺失所致。与深海相放射虫硅质岩相伴,则夹有玄武岩(细碧岩)层。沉积反应的气候条件从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温暖湿润气候环境过渡到晚白垩世的炎热干旱气候环境。这套海相中生代地层的存在对解释南海北部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以及古特提斯洋和太平洋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7.
1951-2005年燕山麓夏季降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燕山南麓1951-2005年夏季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燕山南麓夏季降水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5 a来,燕山南麓夏季降水线性减少趋势显著,平均每10 a年减少29 mm,夏季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一次气候突变.燕山南麓夏季降水和东亚夏季风变化周期不一致.燕山南麓夏季降水减少主要是由于亚洲中纬度地区和极地地区环流变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8.
199.
具有良好编程习惯的程序员才能编出好的原程序,好的原程序才能做出好的软件。因此,编程习惯的好坏对软件的开发工作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200.
中国北方沙尘暴出现阈值风速的估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国梁  郝丽珍 《中国沙漠》2005,25(1):134-136
 提出了沙尘暴阈值风速的概念以及一个使用沙尘暴持续时间和平均风速计算沙尘暴阈值风速的方法,并利用中国北方283个气象台站1991—2000年的月平均风速资料和同期记录的所有沙尘暴持续时间资料,计算了中国北方各个季节沙尘暴阈值风速分布。计算结果有助于沙尘暴的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