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5篇
  免费   475篇
  国内免费   406篇
测绘学   398篇
大气科学   387篇
地球物理   419篇
地质学   1177篇
海洋学   219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228篇
自然地理   22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8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内蒙古二道岭矿区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汞注入法测试了内蒙古二道岭矿区主力煤储层的孔容、孔比表面积及孔隙率,分析了二道岭矿区主煤层的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二道岭矿区主煤层总孔容较高,孔隙率较高,煤储层吸附能力较大,煤层气的运移潜势较大,有利于煤层气的开发。  相似文献   
42.
利用粉煤灰合成沸石及其去除水中重金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水热条件下直接对粉煤灰进行晶化, 合成反应结束后得到的产物有NaP1沸石、方沸石、菱沸石三种沸石. 粉煤灰转化为单种沸石的最大转化率为40% ~ 75%左右, 总转化率达60% ~ 80%左右. 实验结果表明, 合成体系中的涡流、粘度以及温度、时间、NaOH浓度等参数对合成沸石品种及转化率影响较大. 利用合成沸石去除水中Cu2+, Pb2+和Cd2+分批实验表明, 合成沸石对重金属的吸附容量比粉煤灰的高.  相似文献   
43.
Fly ash is the solid waste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where coal is used as fuel, and its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have been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for decades. Since the technique of synthesizing zeolite from coal fly ash was introduced by Holler[1] (19…  相似文献   
44.
溪洛渡水电站坝址区岩体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溪洛渡水电站坝址区岩体柔性板法蠕变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给出了岩体蠕变模型及其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本文主要对大型设备的安装测量工作方法和步骤以及精度要求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的一些建议,对于开展工程测量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6.
根据环境气象指数与气象要素和非气象要素敏感度和依赖关系,利用天气学、气候学、统计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制了30多种实用于专项服务的环境指数,并建立了内蒙古城市环境指数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47.
文中简述了陀螺经纬仪中光电转换的作用,并以一实例介绍了光电转换的组成及光路、电路原理。光电传感器是光电转换系统中最重要的器件,以此为重点讨论了影响光电转换系统分辨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48.
冀鲁豫交界区地下流体模糊熵值的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概率化预处理方法,把冀鲁豫交界区地下流体多种观测项目的观测值转化为概率值时间序列,然后计算其模糊从属函数。在此基础上计算该区地下流体构成的信息源系统的模糊熵值,分析了模糊熵值变化与1983年山东菏泽Ms 5.9地震和1985年河北任县Ms5.0地震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这两次中强地震前分别有明显的减熵异常过程,并且一次比一次明显,中强地震都发生在低熵值处,震后恢复到高熵值的变化过程。这可能反映了地下流体构成的信息源系统在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减熵有序变化。通过研究认为,该区模糊熵值减到0.907为发震前兆异常警戒线,并且离中强地震发生的时间越近,减熵过程越大;震级越大,减熵过程越明显,减熵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49.
对1975年11月-1994年3月商丘地区出现的15次大-暴雪过程进行个例分析,根据500hPa环流形势归纳出三种类型,并确定了分型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50.
统计分析了影响周口地区的低涡移动发展的特点,并建立了低涡移动发展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