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河南省煤炭资源调查汇总报告》和《河南省煤炭资源物探报告》于1989年7月27日~7月29日在郑州评审通过。评审会由省地质矿产厅伍英发副总工程师主持。魏斌贤、王振东两位专家主审,并邀请地质矿产部河南及陕西、安徽、湖北等省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评审。该报告按部颂《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基本要求》和《泰陵会议提纲》等文件为验收标准,被评为第一类优秀级报告,并认为达到同类报告的国内先进水平。因而评定通过,双双获优。  相似文献   
132.
燕辽地区太古宇与下元古界间不整合面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胡学文  权恒 《地质论评》1996,42(3):245-250
我们经过对冀北东部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岩石,地层,变形变质和同位素年龄以及中间界面的研究,表明上、下部岩系为角膜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的存在,对早前寒武纪地层划分,确定地质时代,研究地壳演化史,开展地质调查及找矿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3.
辽东山区泥石流成因和危险度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辽东山区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经济活动入手,分析了山地泥石流的形成原因、特征和性质,认为本区为暴雨型泥石流,特大暴雨是触发泥石流的主导因素。地质构造、岩性、地貌等是导致泥石流的次要因素。以岫岩县为例,通过对泥石流各影响因子的综合评判,首次划分出岫岩县泥石流灾害四个级别的危险度分区,为泥石流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4.
135.
花岗岩介质中处理中低放核废料的热应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岗岩介质是核废料地下处理的理想介质之一。在“中低放核废料地下处置对围岩介质(花岗岩体)温度场的影响”一文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花岗岩介质中处置中低放核房料热应力效应,旨在为核废料的地质处置作一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6.
By using the 40-year NCEP (1958-1997) grid point reanalysis meteorological data, we analyzed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n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nset of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was great difference on the onset date of the SCS summer monsoon between the first two decades and the last two decades. It was late on the 6th pentad of May for the first two decades and was on the 4th and 5th pentad of May for the next two decades. (2) Except for the third decade (1978-1987),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nsoon rainfall was one to two pentads earlier than the onset of the summer monsoon in all other three decades. (3) The onset of the SCS monsoon is the result of the abrupt development and eastward advancement of the southwesterly monsoon over the Bay of Bengal. The four-decad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were abrupt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westerly monsoon over the Bay of Bengal between the 3rd and 4th pentad of May, but there was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its eastward movement and its onset intensity. These may have important effect to the earlier or later onset of the SCS summer monsoon. (4) During the onset of the SCS summer monsoon, there were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upper and lower circulation feature between the first two and the next two decades. At the lower troposphere of the first two decades, the Indian-Burma trough was stronger and the center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was located more eastward. At the upper troposphere, the northward movement of the center of subtropical high was large and located more northward after it landed on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After comparison, we can see that the circulation feature of the last two decades was favorable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CS summer monsoon.  相似文献   
137.
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Ⅱ—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用NCEP 40年再分析格点气象资料对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的年限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到:(1)南海夏季风的建立时间前20年与后20年明显不同,前20年较晚为5月第6候,后20年则分别为5月的第4候和第5候,(2)除了第3个10年(1978-1987年)外,其余3个10年南海夏季风雨季的建立都比夏委风建立要早1至2候。(3)南海夏季风建立是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爆发性发展和东进的结果,4个10年孟加拉湾西南季风都在5月第3候及5月第4候有一个爆发性的发展过程,但它的东进速度及爆发强度却很不相同,这对南海夏季风建立时间的早晚有重要影响。(4)南海夏季风建立期间,前20年与后20年高低空环流形势相差很大,前20年与后20年相比对流层低层印缅槽较强而副热带高压中心位置偏东,对流层高层副热带高压中心移上中南半岛后北移距离较大,位置偏北,经过比较可以看出对于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和发展来看后20年的环流形势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38.
139.
伪随机m序列及其在电法勘探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序列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伪随机序列,它最早被用于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中,后逐渐被用于数字加密、同步和误码率测量等领域.由于该序列具有类似白噪声良好的自相关特性和频带宽等优点,基于它可以实现高信噪比电法勘探系统,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在电法勘探中的应用越来越被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伪随机m序列的本原多项式,软硬件产生方法,及该序列的一些特性.然后系统给出扩频通讯里窄带干扰压制算法,这些算法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干扰压制算法有借鉴和启迪意义,并提供了在电法勘探中该序列参数选取方法.最后详细阐述了该序列在电法勘探中的发展和研究进展,及每种方法中大地系统冲激响应公式的完整推导,以推进伪随机m序列在电法勘探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0.
地震干涉法或噪声相关法提供了走时层析成像的被动方法。然而尚不清楚的是所恢复的格林函数的振幅用于估计衰减结构是否可靠。最近建立的组合方程被认为是空间自相关(spatial autocorrelation,SPAC)法向衰减性介质的扩展,并已用于根据所恢复格林函数的振幅估计衰减结构。然而,该组合方程尚未通过进行数值和分析研究的明确检验证实。在本研究中,我首先对非均匀衰减性介质证实空间自相关法与地震干涉法之间的关系,然后借助该关系建立支持该组合方程的理论。该组合方程在假设(1)衰减弱和(2)台站间隔大于所考虑波长的情况下对均匀衰减性介质的推导证明是有效的。根据所得结果,应用地震干涉法估计衰减结构应在衰减弱的相对均匀地区进行。应用于非均匀地区的衰减层析成像仍需要在理论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