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新疆南天山东段库兹山基性超基性岩带,前人缺乏研究,但该带的岩石成因和形成地质背景对认识南天山的构造格架具有重要意义。该带中的主要岩石类型有单辉橄榄岩,辉绿岩和辉长岩等。单辉橄榄岩的橄榄石为富镁型:Fo为93~96;副矿物铬尖晶石属于高铬低镁型,Cr#(Cr/(Cr+Al)×100)值78~99,Mg#(Mg/(Mg+Fe)×100)值1.8~41.4,属于造山带中的阿拉斯加型超基性岩类型。辉绿岩中辉石为普通辉石,Mg#(Mg/(Mg+Fe)×100)显示一个连续的从高到低的演化趋势,反映了岩浆的分异作用;长石为拉长石和中长石。辉长岩中辉石为普通辉石;斜长石已经蚀变成钠长石,Ab在95以上。辉绿岩和辉长岩K2O含量均很高,平均值分别为0.75和0.85,且LILE相对HFSE明显富集,认为它们可能与单辉橄榄岩同属造山带中的侵入体,形成在南天山的造山阶段。基性岩的同位素年代学指示该岩浆事件由石炭纪延续到二叠纪(331~286 Ma)。  相似文献   
52.
嘉黎—崩错断裂地处青藏高原东向挤出的边界区域,其活动特性能直接反映区域地质构造的动力学成因,并能为青藏高原的演化提供一定的理论解释.本研究中利用InSAR与GPS观测数据对嘉黎—崩错断裂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崩错断裂跨断裂活动速率为0.9~1.9 mm/a;嘉黎断裂西段跨断裂活动速率为1.7~2.6 mm/a;崩错断...  相似文献   
53.
大规模的煤炭开采活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扰动,而土壤含水量是受扰动的生态参数之一,且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土壤含水量产品分辨率较低,不适用于区域尺度的研究,而高精度的微波反演由于数据的局限性无法进行长时间序列的研究。本文以我国的重要产煤基地锡林浩特市为研究区,以2004—2020年的AMSR-E与AMSR-2土壤含水量产品及同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对AMSR-E/2土壤含水量产品进行降尺度处理,通过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被动微波土壤含水量降尺度方法可实现对资源型城市的土壤含水量进行长时间序列、高空间分辨率的监测;②无论在矿区还是非矿区,降水均是影响土壤含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③研究区土壤含水量的整体分布在空间上由西北向东南呈现逐渐升高的变化特征,且此分布格局在长时间尺度上保持稳定;④煤炭开采活动对土壤含水量产生扰动,且不同开采阶段的影响具有不同特征。研究结果可为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的评价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儿童鼻窦低剂量CT成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确定儿童鼻窦CT成像最佳低管电流,减少X线辐射剂量。材料与方法:80例进行鼻窦成像的儿童随机分为4组,成像管电压为120kV,标准组管电流350mA,低剂量组管电流分别为235mA、175mA和125mA。将各低剂量组所获得的图像进行比较,计算DLP和ED平均值及各组ED减少的百分比。结果:与标准剂量组比较,各低剂量组鼻窦结构清晰,图像质量与标准剂量组无明显差别,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同时各低剂量组ED比标准组分别降低了23.9%、42.7%和60.2%。结论:应用125mA低管电流,可获得临床诊断需要的儿童鼻窦图像,且ED剂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5.
藤铁铁矿位于鱼鹿岩枝东接触带中段,该矿体为铁、铜、锡共(伴)生矿床。受断裂带、岩体侵入接触带、夕卡岩带和鱼鹿岩枝控制。据此总结出该区“三带一体”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56.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中新发现的榴辉岩带位于拉萨北东近200 km处的松多乡一带,东起金达,西到恰扎松多,呈近东西方向延伸,目前已知规模延伸100多km,分布在松多群变质岩中.  相似文献   
57.
【研究目的】 为查明浙江宁波平原地下水特征及成因演化,促进宁波地区地下水环境优化。【研究方法】 在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前人资料,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离子比例系数及环境同位素等方法手段,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宁波平原地下水状况。【研究结果】 宁波平原地表水和潜水以淡水为主,Ⅰ承压水和Ⅱ承压水以微咸水、咸水为主,潜水中HCO3-占绝对优势,Cl-、Ca2+、Na+次之,地表水和承压水中Cl-、Na+占主导地位,HCO3-次之。4种水共划分23种水化学类型,地表水和潜水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深层承压水以封存型为主,与浅表水体天然联系不密切,受地质历史时期海侵影响较大。【结论】 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宁波城区Ⅰ承压淡水体分布范围无明显变化,Ⅱ承压水在人类生产生活和水体自然循环双重影响下,原淡水区演化出孤岛状咸水体,但淡水体整体分布范围外扩,面积增加了约12 km2,其生态环境效应趋于正向发展。  相似文献   
58.
研究大别山早白垩世大规模伸展开始时间及地幔属性.采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法, 测得北淮阳金寨银沙畈辉长脉岩年龄为125.8±2.7 Ma, 西大别大悟东新乡闪斜煌斑脉岩年龄为129.6±2.5 Ma; 大别山不同区块早白垩世基性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 SiO2介于46.13%~54.42%, Mg#在42~72之间, 大多属碱性系列; LREE富集, HREE亏损, 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 高场强元素(HFSE)Nb、Zr、Ti亏损; ISr在0.705 5~0.709 4之间, 低εNd(t)(-12.04~-18.84)值, Nd模式年龄(TDM)为1.60~2.62 Ga.大别山早白垩世的地壳伸展、大规模岩浆活动开始于130 Ma, 属于整个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岩石圈伸展减薄事件的一部分.基性脉岩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 主要为扬子俯冲陆壳同华北岩石圈地幔混合产物, 有部分软流圈地幔物质的加入.   相似文献   
59.
出露于湖南东北部华容县附近的桃花山—小墨山岩体侵位于中元古代冷家溪群。通过锆石LA-ICP-MS U-Pb法测得两岩体侵位时代分别为129 ± 1 Ma和117 ± 1 Ma。桃花山主体岩性为(片麻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SiO2 = 71.75%~73.81%,K2O/Na2O = 0.84~1.11,属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Eu为中等负异常,ΣREE较高,Rb/Sr = 0.9~2.7,(La/Yb)N = 26.92~86.02;高ISr(0.714~0.723),低εNd(-9.76~-10.6), 高t2DM (1.72~1.79 Ga)。小墨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SiO2 = 69.64%~72.73%,K2O/Na2O = 0.62~0.7,准铝质至弱过铝质,Rb/Sr = 0.26~0.88,(La/Yb)N =11.97~12.67;低ISr( 0.707~0.709),高εNd(-6.38~-6.73),低t2DM (1.43~1.46 Ga)。综合分析表明,桃花山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为壳源含白云母过铝花岗岩类(GPG),源岩为华南古元古代基底;小墨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类似含堇青石及富黑云母过铝花岗岩类(CPG),源岩为低成熟度的变杂砂岩。桃花山、小墨山岩体形成于华南早白垩世伸展背景下的局部挤压增厚环境。江南断裂晚燕山期的逆冲推覆构造造成了华容地区的小范围地壳增厚,并为桃花山源岩的“湿”深熔作用提供了流体聚集通道;小墨山花岗岩的形成则与幔源岩浆的底侵有关,热的幔源岩浆不仅为地壳的部分熔融提供了热量,而且与熔融的壳源岩浆发生了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60.
周口店岩体由三次侵入的中酸性岩石组成, 本次测得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131.6±2.1 Ma, 闪长玢岩锆石U-Pb年龄为128.1±1.4 Ma.周口店岩体各种类型岩石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偏铝质, Mg#较高, 重稀土元素和Ta、Nb、P以及Ti明显亏损, 轻稀土元素和Ba、K以及Sr相对富集, Eu没有异常, Yb元素含量小于2×10-6, (La/Yb)N和Sr/Y比值较高.斜长石复杂环带能谱线扫描表明, 花岗闪长岩中的斜长石核部牌号高, 完整的幔部由内向外由反环带和正环带组成, 微粒包体中的斜长石核部牌号低, 幔部以尘状环带开始, 然后演变为正环带, 这揭示存在多期基性岩浆的注入作用, 结合暗色微粒包体的形态、大小、数量、反向脉、矿物含量统计、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和各类环带包体、岩墙状包体群等特征, 说明暗色微粒包体是在花岗闪长岩浆冷凝过程的不同阶段, 多期幔源基性岩浆注入并与酸性岩浆在围绕包体周缘的局部范围内发生不均一机械混合作用的结果.周口店中酸性岩石体现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岩浆成分主要受源区控制, 形成于加厚下地壳环境.由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至中酸性岩脉, 岩石(Er/Lu)N和Nb/Ta比值升高, 说明源区残留相矿物组合由角闪石+石榴石向石榴石+金红石变化, 岩浆源区不断变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