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429篇
测绘学   315篇
大气科学   342篇
地球物理   422篇
地质学   1111篇
海洋学   156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34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用机载粒子测量系统(FSSP-100、2D-C、2D-P)和其他云物理测量仪器,对四川春季一次冷锋前层状云降水进行了探测。探测结果是:春季层状云降雨并不都是由高层卷云、高积云自然引晶激发而成的,它可以是由层状云(As op),特别是层状云中对流云群产生的针状、鞘状、棱柱状冰雪晶的聚并体和凇附形成的霰粒自身激发降水的。这些降水胚元长大成雨滴,其质量增长主要在负温层;初始直径D0=600微米的霰粒胚元,在负温层中增长的质量占总的增长质量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62.
王之峰  马生明 《黄金地质》1995,1(2):76-79,T001
首次报道齐依求金矿中微球粒的发现,对微球粒形态特征、表面及断面结构、物理特性、矿物组成、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测试,并就其成因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属宇宙成因。  相似文献   
163.
马长信 《江西地质》1995,9(4):267-273
在赣北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发现了三套微古植物群,每套微古植物群的种属数量,所占比例,膜壳轮廓形态,纹蚀结构,个体大小等组合特征,均有着显著的差异。第一套微古植物群组合最为原始,所代表的地层时代属早元古代晚期,第二套微古植物群组合比第一套演化程度较高,所代表的地层时代属中元古代。  相似文献   
164.
我国地震的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与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活动构造、大陆地壳形变与现代地壳运动、地震活动区与大震震源区的深部探测及动力学、大陆强震区的地壳介质结构与地震成因、构造的物理及数值模拟、大陆岩石圈动力学以及地球动力学模型研究七个方面扼要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开展的与地震有关的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进展和取得的一系列新认识以及研究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动态地球动力学,上地幔的非均匀性、深浅部构造关系及其动力学和地球动力学模型的理论研究三个应该优先发展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5.
大陆裂谷研究中的几个前沿课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强调研究大陆裂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重点评述了当前大陆裂谷研究中的几个前沿课题:(1)建立大陆裂谷深部结构模式,介绍了张性破裂模式和地幔柱模式;(2)研究大陆裂谷与板块构造关系,认为大陆裂谷的发育与变化的板块运动密切相关;(3)探讨大陆裂谷的热流作用,证实了裂谷深部存在高温驱动的流体和热循环,推测这里可能就是幼年大洋产生的地带;(4)总结大陆裂谷成因类型,根据地球动力学状态划分了五种类型;(5)完善大陆裂谷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多数大陆裂谷为一复杂的动力体系,系统论是全面研究这一复杂动力体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6.
1994年2月16日共和5.8级地震短临预报实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晓东  马文静 《地震》1995,(1):20-28
本文真实地再了1994年2月16日青海共和5.8级地震前前兆异常的发展过程及对该地震的短临预报过程,同时系统地分析了前兆异常在时间,空间及种数上的分布特征。指出,在有一定前兆监测能力的地区,对一些较大地震作出一定的或成功的短临预报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67.
姚清林  马宗晋 《地震》1995,(2):117-124
为了探讨小区域内地震活动的时间规律。本文在中国大陆选择了11个地点分析其从远古至公元1990年间的破坏性地震(M≥4 3/4)的活动性。因而发现小区的地震活动规律主要表现于以大震为代表的地震活动分期上,破坏性地震的频率、集中程度与阶段性变化上,以及与所在地震区地震活动期的关系上,不同小区的地震活动特征有共性,有类型区别,更有各自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8.
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构造变形数值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开平  马瑾 《地震地质》1995,17(3):277-284
在全面考虑了大陆构造变形三重非线性特征的基础上,用动态有限元法研究了藏东对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作用的大变形响应。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了明显的纵向收缩变形,变形主轴多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但横向位移在总体上并不显著。其最大值正位于红河和鲜水河断裂之间,这一结果论证了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的碰撞可能是川滇菱形块体向南东运动的动力来源。红河、鲜水河、昆仑及阿尔金活断层在碰撞作用下发生了顺时针的旋转变形;而且,计算结果模拟出了红河断裂由左旋变为右旋,另3条断裂始终左旋的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169.
典型构造背景应变场特征及其演化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力强  马瑾 《地震地质》1995,17(4):349-356
在外力作用下,一定的构造形式周围会产生特定的应变图象。其形态特征在失稳过程中会发生变化。研究应变图象的特征及其变化有助于鉴别失稳前兆,预测变形发展趋势。受构造形式控制,应变场在空间分布上可以划分为若干区域。在变形与失稳过程中,各个区域既有不同的变形行为,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动态体系。因此,应当全面观测应变场图象的时间与空间动态演化过程,从中获取失稳前兆,分析失稳机制  相似文献   
170.
区域资料四维同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家气象中心有限区分析预报系统的基本方案,设计一个以6小时为周期的间歇区域资料四维同化方案,对我国的两次暴雨过程进行两种不同粗细水平分辨率的资料四维同化和短期模式预报的试验。结果表明,由同化方案初值获得的短期预报明显好于LAFS方案的预报结果,高分辨率同化方案对预报的改进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