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6篇
  免费   822篇
  国内免费   1077篇
测绘学   628篇
大气科学   367篇
地球物理   540篇
地质学   2105篇
海洋学   597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263篇
自然地理   48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浙江省ADTD二维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近11 a(2007—2017)地闪数据,采用密度极大值快速搜索聚类算法和Kalman滤波算法实现对雷暴的识别及其路径的追踪,并探讨大范围雷暴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对浙江省各类雷暴的识别追踪,共筛选出261条雷暴过程的路径,其存在明显的年变化和年际变化,年路...  相似文献   
992.
日本海环流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海作为东北亚地区最大的边缘海,是西北太平洋上的重要海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使得日本海的环流结构呈现独有特征,如日本海内的亚极地锋现象,复杂多变的涡旋,北部形成的深水团等。概述了日本海环流状况,着重介绍了对马海峡、郁陵海盆环流情形和日本海特征水团;总结了目前仍存在的争议问题,如对马暖流源头、对马暖流空间结构等;指出了目前日本海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如对马暖流流量的长期变化及其原因、东韩暖流消失现象及其机制、日本海特征水的传播路径及其影响因素、日本海的某些变化产生原因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响应等。  相似文献   
993.
China has experienced rapid urbanizations with dramatic land cover changes since 1978. Forest loss is one of land cover changes, and it induces various eco-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ssues. As one of China’s hotspot regions,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GBA) has undergone a dramatic urban expans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forest dynamics and protect forest ecosystem, revealing the processes, patterns and underlying drivers of forest loss is essential.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nd potential driving factors of forest loss in the GBA at regional and city level. The Landsat time-series images from 1987 to2017 were used to derive forest, and landscape metric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were applied to implement further spati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14.86% of the total urban growth area of the GBA was obtained from the forest loss in1987–2017;meanwhile, the forest loss area of the GBA reached 4040.6 km2, of which 25.60%(1034.42 km2) was converted to urban land;2) the percentages of forest loss to urban land in Dongguan(19.14%), Guangzhou(18.35%) and Shenzhen(15.81%)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cities;3) the forest became increasingly fragmented from 1987–2007, and then the fragmentation decreased from2007 to 2017);4) the landscape responses to forest changes varied with the scale;and 5) some forest loss to urban regions moved from low-elevation and gentle-slope terrains to higher-elevation and steep-slope terrains over time, especially in Shenzhen and Hong Kong.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greatly drove forest loss and fragmentation, and, notably, hillside urban land expansion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hillside forest loss. The findings will help policy makers in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and provide some new insights into forest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为了解黔南州的冰雹特征。【方法】利用2006—2022年多普勒天气雷达、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冰雹观测等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影响黔南州冰雹个例的冰雹直径、降雹持续时间、冰雹日变化、冰雹云移动速度等特征。【结果】黔南州的降雹主要出现在3、4月份,降雹以中冰雹为主,冰雹日变化明显,一天中冰雹主要发生在15时—次日00时,白天17—20时冰雹频发。降雹持续时间短,65%的降雹持续时间在5 min以内。冰雹云单体的移动速度范围为16~102 km·h-1,平均速度50 km·h-1。冰雹云单体的维持时间最短仅为17 min,最长可达290 min,平均122 min。冰雹云移动路径主要以西南路径为主,其次是西北路径和偏西路径。西南路径降雹点主要分布在黔南州中部一线,西北路径降雹点主要分布在黔南州中西部的惠水、长顺,偏西路径的降雹点主要在黔南州中北部。影响黔南的冰雹云源地有境外移入和黔南州境内生成的两类,主要源地在安顺市、黔南州、黔西南州东部和北部、毕节市东部和南部以及贵阳市南部,不同路径的冰雹云源地具有明显的分布差异。【结论】本文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提高对黔南冰雹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5.
CGCS2000精化及其全球拓展需要采用最新的模型,处理长期积累的大型GNSS观测网数据,大型GNSS网联合、快速和协同解算是空间基准精化、维持与服务的重要技术方向.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以并行计算、云计算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技术逐渐成为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首选方法.针对海量、多源、异构GNSS数据在解算处理与平差分析等方面面...  相似文献   
996.
地壳和上地幔结构及其性质对于理解地球浅部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示作用.南海地区位于亚洲东南部,其构造演化长期以来受到了特提斯和太平洋构造域的控制.晚中生代以来,南海北部经历了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并且发生了多期次拉张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裂陷和盆地.近几年来,地震学探测方面的丰硕成果为理解此过程提供了...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分布式检测与决策融合的海底油气管线检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思想,提出分布式检测与决策融合方法进行长距离海底管线泄漏监测。试验水管和天然气/凝析油管线现场数据分析表明此算法不仅降低了误报警概率,且对流体在输送过程中动态变化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998.
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低速大漂角模糊滑模航向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岭  崔维成 《海洋工程》2006,24(3):74-78
通过模型试验测量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低速大漂角运动时所受到的非线性水动力。基于一种新的模糊滑模控制策略,为潜水器设计了鲁棒航向控制器。在不同的漂角子区间内分别设计局部镇定的滑模控制器,然后通过Takagi-Sugeno模糊推理系统将它们光滑连接,得到模糊滑模控制。仿真计算结果充分显示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9.
于2004年利用3个品系的雨生红球藻(H0、H2和H3)和以去除营养物质的藻液为实验对象,探讨了光强对细胞转化和虾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红球藻虾青素积累和细胞转化有显著影响,并在品系间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品系H0在光强≤2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光强在20000~3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处于较高水平,而光照强度>3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随光强的升高而下降;H2品系在光强≤2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光强在25000lx左右时虾青素积累量较高,当光强≥35000lx时,虾青素积累大幅度下降;H3品系在≤3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随光强的升高而增加,20000~45000lx为虾青素积累较适宜的光强,高于4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则明显下降。进一步分析得出,弱光导致红球藻虾青素含量较低是光照强度不足、细胞内虾青素含量少的结果,而强光下虾青素含量下降则是细胞受到损伤、细胞数量减少导致的。对比研究发现:在较低光强下(20000~25000lx)H2单个细胞内虾青素积累量略低于H0,但其积累虾青素总量却最高,这是由于此时H2不动细胞增长速率比其它品系高造成的,不过适宜H2积累虾青素的光照范围最窄,它对高光强的耐受性也最差;而H3在较低光强下虾青素积累总量及单个细胞内的积累速率均最低,但是它的适宜光照范围最宽,即对高光强的耐受性最强,在较大的光强波动范围内都可以保证较高的安全转化量,这就使得它在较高的光强下虽然单个细胞积累虾青素的速率仍然最低,积累总量反而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系。  相似文献   
1000.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能够有效地对区域景观格局进行优化并为风险防范提供理论基础.文献计量学分析表明,国内岩溶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主要从"研究对象"、"评价模型"、"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4个方面分析;而钙华作为特殊的岩溶体,目前对它的生态风险评价几乎未开展.文章从岩溶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入手,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