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5篇
  免费   854篇
  国内免费   1399篇
测绘学   532篇
大气科学   659篇
地球物理   805篇
地质学   2420篇
海洋学   635篇
天文学   159篇
综合类   316篇
自然地理   59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介绍了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工作取得的一些基本成果以及该区存在的生态地球化学问题。调查与评价结果显示,Zn,Pb,Cu,Se,Cd,S,P,Hg,N,OrgC等元素或指标在表生作用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下,使表层土壤含量明显大于深层;总体上该区地球化学环境质量优良,Ⅲ类和劣Ⅲ类土壤仅占全区总面积的0.13%,主要分布在矿集区和城镇周边,主要污染元素为Cd,Cr,Ni,Hg。浅层地下水大部分元素或指标处于自然低背景含量状态,部分水样总硬度超标,溶解性总固体、NO2-和F-等超标,已不适合饮用。该区存在的生态地球化学问题有:①山地丘陵区土壤pH值低,且表层土壤具有向强酸、强碱两极化发展的趋势,易引起重金属元素活化,危害人类健康;②沿海地带土地贫瘠,N,P和有机质等营养水平多属缺乏级;③莱州-烟台和牟平-乳山矿集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带表层土壤Hg,Cd,Pb,Zn,Se,S等元素污染严重。地质高背景、酸性的表生环境和工业污染的共同作用,是造成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2.
对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进行分析,对于茶树种植及宜种性评价意义深远。该研究主要是利用1 km×1 km表层土壤采样数据,借助地统计学和GIS技术对日照茶树种植区表层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N,P,K2O,S含量相对较丰富,而其他营养元素相对较贫乏;营养元素富集区大致以西湖、秦楼、岚山头3个镇为顶点呈三角分布。  相似文献   
973.
林波  王建  戴忠泉 《山东地质》2011,(11):17-22
平邑盆地位于鲁西断块隆起区东南蒙山断裂以南,蒙山断裂位于平邑盆地的北部边缘,盆地的形成、形态分布和演化严格受其控制。平邑盆地石膏矿床赋存于古近系官庄群。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伴随火山活动,沿蒙山断裂南侧不断下沉,为平邑盆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新生代以来蒙山断裂南东盘仍以断陷为主,为下古近系官庄群地层的沉积提供了空间,平邑盆地便成为石膏矿床形成的有利场所。从矿(岩)石化学成分对比,物质来源分析,平邑盆地石膏矿床为多物源,多成矿期的陆相咸化湖盆蒸发岩矿床。  相似文献   
974.
雪峰山基底隆升带及其邻区印支期陆内构造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狭义的华南陆块东部包括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而雪峰山陆内构造系统是扬子地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雪峰山地区印支期地层角度不整合时空分布规律的分析表明,高角度不整合—微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整合的空间分布区域依次由东往西递变渐新。根据褶皱变形分析得出,雪峰山地区在印支期发育了北东东向和北北东向2个轴迹方向的褶皱,后期叠加了南北向弧形逆冲推覆构造。区域构造背景和动力学分析表明,扬子地块内部印支期总体北东向的变形形迹与东西轴向的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地块南部东西轴向的构造线相垂直;其原因是: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最终陆内收缩变形的时间比扬子与华北沿秦岭—大别造山带的陆间碰撞拼合的时间早,印支早期的先存北北东向构造线在印支晚期由于扬子地块顺时针旋转变位为北东东向,从而决定了印支早期现今北东东向的构造线,随后的第二幕北北东向构造线的形成是在与早期第一幕变形的应力场相同的同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但是,秦岭—大别造山带近东西向的构造线取决于主动大陆边缘,即总体近东西向的华北陆块南缘边界,其原始方位为总体近东西向。这些复杂边界条件和旋转决定了先形成彼此近于垂直的构造线,然后拼接形成现今构造线垂直的格局。  相似文献   
975.
石煤自燃治理是我国地质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衢州市玳堰石煤矿区石煤自燃已造成严重的地质和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有效治理矿区石煤自燃,恢复矿区生态环境,采用密闭采矿硐口、石煤自燃点削坡以及黄泥密闭的"隔氧灭燃"治理方法。治理效果表明,白坑5号、3号矿和煤山底矿石煤自燃已得到控制;矿区大气二氧化硫监测结果小于0.03mg/m3,地表水SO42-含量从7045.6mg/L降低到399mg/L,治理效果良好,为今后类似废弃矿山石煤自燃的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76.
日照茶树种植区典型茶园的土壤肥力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以日照茶树种植区3个典型茶园为研究对象,每个茶园分别取鸠坑、黄山群体、福鼎大白各3个品种,最终取得9种茶样生长地的土样,研究分析土样的pH,有机质,全N,P,K,有效N,P,K等指标的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并以此为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3个茶园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茶园肥力综合水平为北垛春>碧波山庄>北叶青;茶园土壤总体上,pH值较适中,有机质含量很缺乏,全N含量偏低,全P含量中等,全K含量较高,有效N含量很缺乏,有效P含量非常丰富,有效K含量中等,并据此提出了关于该地区3个典型茶园今后合理施肥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77.
对采自我国东海温岭海域和韩国南部马山湾海域的2株原甲藻进行了藻种分离、纯化培养及rDNA ITS分子序列的PCR扩增与测序,并运用显微镜、扫描电镜、Jukes-Cantor距离矩阵及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比较研究了2株原甲藻的形态结构和分子序列.结果表明:温岭藻株(LAMB090508)和马山湾藻株(PDKS0206)具有...  相似文献   
978.
王雨  林茂  林更铭  项鹏 《海洋通报》2011,30(2):221-225
浙闽沿岸流对台湾海峡的水文环境意义重大.依据国家海洋局"908"补充调查专项,通过对覆盖浙闽沿岸流海洋锋面过程的海洋生物调查研究,于2008年4月实施针对浙闽沿岸流消退时期(春季)台湾海峡锋面海域的浮游植物取样分析.结果共记录3门41属86种,其中硅藻35属76种.甲藻5属9种,蓝藻1属1种.种类组成以暖水性种类和广布...  相似文献   
979.
淀山湖主要放流鱼种鲢和鳙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2006-2008年淀山湖鲢鳙标记回捕数据以及刺网调查数据,研究了淀山湖鲢鳙的生长,根据鱼类体长推算公式分别推算出鲢鳙的生长指标;并计算出淀山湖鲢鳙的体长体重关系和肥满度.体长和体重关系分别为鲢:W=6×10-5 L2.8371,(n=216,R2=0.8886);鳙:W=5×10-5L2.5609,(n=55...  相似文献   
980.
根据2009年6~11月金枪鱼延绳钓观察员海上采集的数据,对中西太平洋S2°05′~S7°51′,W159°48′~W168°10′海域的延绳钓渔获物组成进行了分析.126个站点(钩次)的种类组成分析表明,该作业区域的渔获物有鱼类35种,隶属于9目22科30属;鲸类2种,隶属于1目2科2属;龟鳖类1种.反映种类组成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