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1篇
  免费   1496篇
  国内免费   1965篇
测绘学   572篇
大气科学   1587篇
地球物理   1761篇
地质学   3363篇
海洋学   863篇
天文学   354篇
综合类   689篇
自然地理   82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376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405篇
  2018年   421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429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477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RGO计划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了ARGO计划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我国参加ARGO计划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52.
Circulations east of Taiwan and in East China Sea and east of Ryukyu Islands during early summer 1985YuanYaochu;Cho-tengLiu;P...  相似文献   
53.
钙质超微化石定量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当前从事钙质超微化石定量研究使用的不同制样方法,简要介绍了适用于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传统涂片法、小珠校准法、随机沉淀法和过滤法的主要流程和设备要求,同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4.
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特征与螺旋藻生长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光照强度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当光波长及光传播的路径确定时,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特征主要受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影响,由回归的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可分析光衰减特征与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相关性,为光生物反应器中平均光照强度的确定奠定基础。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当营养底物和环境温度不是螺旋藻生长限制因子时,通过平均光照强度对螺旋藻比生长速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螺旋藻比生长速率与平均光照强度的动力学模型可用Aiba光生长抑制方程描述,光亲和系数Ks为238.29umol/(m^2.s),光抑制系数Ki为0.00493s.m^2/umol,光生物反应器中螺旋藻生长的饱和光照强度出现在190-272umol/(m^2.s)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55.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Basilewsky)幼苗鳞被最早出现的部位是在躯干部胸鳍基后至肛门直上方的侧线处。黑鲷只具一个鳞被起始中心。最早出现鳞片的个体为体长9.5—14.1mm,平均11.51±0.85mm,全长11.2—16.5mm,平均13.65±1.01mm,孵后日龄23—35d。鳞被发育完全时的最小个体为体长12.1—18.5mm,平均14.57±1.55mm,全长14.8—23.5mm,平均17.99±2.17mm,孵后日龄27—42d。  相似文献   
56.
在我国,关于黄海、东海温、盐度逆转结构的分析研究,主要是在80年代以后开始的。翁学传等(1984)、曹欣中等(1982)和丁宗信(1983)对东海某一特定海域的温、盐度逆转结构进行过分析,但是对整个黄海、东海海区来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文根据1983-1986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黄海、东海每年夏季调查的CTD观测资料,同时参考1963年以来国家海洋局调查的标准断面资料,对黄海、东海夏季(6-8月)温、盐度逆转結构的分布及其成因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根据资料和兰淑芳等(1985)的分析,北黄海很少出现温、盐度逆转结构的类型,虽偶有出现,但分布也不规律,因此本文把研究海区重点放在南黄海和东海(图1)。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水库中12个围隔两次取样的叶绿素a浓度(单位:μg/L)、化学耗氧量(单位:mg·O_2/L)和塞克透明度(单位:m)的实验数据分析,求得如下回归方程: (1)[Chla]=17.60·[SD]~(-1·86) r=-0.87 (2)[Chla]=-28.85+7.32·[COD] r=0.89 (3)[COD]=6.88·[SD]~(-0·68) r=0.91本文还对这些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8.
9012号热带气旋维持的卫星云图和垂直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卫星云图的演变和常规天气分析相结合,对9012号热带气旋登陆后维持水消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热带气旋经久不消的重要原因为其西南侧对流云团和东北侧高空槽前对流云带与热带气旋云系相衔接在中低层东北气流引导下卷入,热带气旋内部的两条云带的维持,以及利有的环流条件。  相似文献   
59.
本文分析了东、黄海典型海区3个测站在2000~2003年间4个航次的叶绿素a周日变动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地理环境、水文特征以及季节差异,各海区叶绿素a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变动特点.在东海陆架区,日变化上表层各粒级主要以半日周期为主,受黑潮入侵程度不同而略有变化;长江口由于受到潮汐的影响,各粒级的日变化同潮汐的涨落相对应,主要为半日周期;黄海中部海区叶绿素a尤其是NANO级浮游植物在周日变化上以全日周期为主,受黄海冷水团强弱不同而不同.本文进一步应用渐近回归初步分析了多种环境因子对叶绿素a周日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1987~1991年在黄海进行小型多毛类调查时,采到的裂虫科小型种标本,经鉴定有18种,其中9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