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2篇
  免费   1671篇
  国内免费   2451篇
测绘学   681篇
大气科学   1765篇
地球物理   1591篇
地质学   4070篇
海洋学   1215篇
天文学   341篇
综合类   729篇
自然地理   102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435篇
  2021年   497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540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485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503篇
  2011年   510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208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Based on a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M2 tidal model of the Huanghai and Bohai Seas, sediment transport of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sizes in the computational area is given. It is concluded that tidal curr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ediment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in the Huanghai and Bohai Seas.  相似文献   
42.
近二十年来,随着海洋环境科学的发展,河口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关于污水排放对河口内湾浮游植物生态的影响,近年Ketchum, B. H. (1967); McCormick, J.M. 等(1975); Rice, T. R. (1975); Jenkins, S. H. (1978); Thompson, G. B. 等(1981 ); Meyers, V. B. 等(1983)和Joint, I. R.(1984)都做过调查研究和评论。但迄今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 海河口是一个有污染源的生态环境特殊的感潮河口,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由于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质肥沃,饵料丰富,历来是许多经济鱼虾类优良的天然产卵、索饵和肥育的场所,在渤海渔业上占有重要位置。但近十多年,由于入海径流量锐减和城市污水排海总量的增加1),其水质逐渐恶化,环境正由半咸水向海洋化方向演变,对河口渔业构成严重威胁。对此,我所曾于1978-1981年对渤海湾的污染状况及影响进行过多学科的综合调查,在渤海湾污染的浮游植物生态效应、海湾富营养化及其与赤潮的关系等方面,也做过初步研究(邹景忠等,1983; 1984; 1985 )。当时由于受调查范围和项目的限制,对河口有机污染及生态效应的研究还很不够,所获得的一些资料尚不足以作出定量的科学论断。 本文着重探讨海河口区浮游植物的生态变化及其与有机污染的关系,旨在为综合分析和评价海河口区目前的生态质量及演变趋势,为河口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不同季节底梄生物数量的动态由其组成种的种群特点所决定。在一些生命周期短(一年左右)、生长速度快(新生个体当年可以长成)的种处于优势的情况下,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就比较显著;而生命周期长、其种群由多个年龄组的个体构成的种占优势的情况下,一年之中种群数量就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底栖生物数量的急剧改变又决定于经济种的捕食活动和优势种的生物学过程。台湾海峡系经济鱼、虾类的集中分布区,尤以上升流区范围内的集群最密集。为了便于深入研究上升流与经济鱼、虾类资源的关系,本文着重探讨上升流范围内底栖生物数量的动态特点。  相似文献   
44.
AtmosphericinputoftraceelementstothewesternPacificOceanandtheKuroshiooceanarea¥QianFenlan;YuHongjian;LanYouchang;ChenZhi;Zhou...  相似文献   
45.
提出以2,6-二氯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氟硼酸重氮盐热分解、硝化、氟化等步骤,制成2,3,4-三氟硝基苯。优点是工艺简单,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46.
本文依据大窑湾的环境调查资料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水体中化学要素pH、盐度、透明度、DO、COD、TOC、浊度、悬浮物、NH4-N、NO2-N、NO3-N、PO4-P、SiO3-Si、Cu、Pb、Zn、Cd、As、Hg、Cr、硫化物、六六六、石油等分布规律。诸要素主要是在潮流水动力支配下,形成扩散带。各要素中仅有无机氮和PO4-P两项含量超标,其余要素含量范围都是处于海水正常浓度水平,属于一类海水水质。文章并对各要素进行相关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47.
本文分析了济州岛南部区域温度双跃层现象的类型及其成因。特别阐明了双跃层的波状现象,指出:强流锋区的侧向效应,黑潮次—中层混合水的爬升,黄海冷水团边缘密度环流引起的侧向流动,以及上、下层流速、流向不一致引起的剪切作用,是导致双跃层波状现象的主要原因。发现上、下跃层之间存在着“跃层间环流”,这是一个有趣的海洋学现象,它将导致双扩散的发生和有利于双跃层的维持。  相似文献   
48.
-Morphology, reproduction, ecology and isoenzyme electrophoresis of a Capitella complex in Qingdao were examined from 1983 to 1984. We determined that the Capitella complex in Qingdao was composed of at least three sibling species: Capitella cf capitata, Capitella sp. I and Capitella sp. IT. Although these three species are very similar in morphology, they differ in: three kinds of isoenzyme electrophoresis, staining reactions, developmental pattern, larval morphology and dispersal, reproductive strategies, breeding season and population ecology. In addition, they show a series of minor quantitative variations in adult morphology, especially in number and morphology of setae. Such differences can be detected only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Some ecological data such as density, growth rate, mortality and sex distribution are also provid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49.
用臭氧处理海水对鱼虾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姜国良  刘云  杨栋  吕艳 《海洋科学》2001,25(3):11-13
本实验检测了不同浓度臭氧残留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牙鲆(Paralichthys oilvaceus)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虾的耐受力要比牙鲆鱼强,中国对虾在臭氧浓度≥1.0mg/L时,可存活至少48h,而芽鲆在此浓度下3h后,即出现鳃部充血肿胀、呼吸频率加快等不适应现象,48h LC50为0.13mg/L。如果能正确控制臭氧的残留量,利用臭氧净化养殖用水是一个不容质疑的水质净化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以我国北黄海的烟威渔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优选因子场预报模式,对盐度的时空变化进行预报试验。文中对所采用的统计预报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对影响本海区盐度变化的显著因子及预报结果作了初步分析。预报试验表明:预报的总体平均绝对误差为0.27‰,预报相对误差在18%左右,预报误差小于0.5‰的站数占总站数的85%,预报趋势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