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测绘学   133篇
大气科学   231篇
地球物理   308篇
地质学   533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16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气象部门装备保障业务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开展装备保障评估方法的研究,对保障质量进行科学评价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就监控、维护和维修3个装备保障子业务分别建立了各自的评估体系,还利用监控、维护和维修业务的独立性,提出了根据业务单位职责的组成,使用监控率、故障率和维修率三者的加权平均值评估装备保障综合效能的方法,对建立装备保障业务的考核体系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2.
黄河上游是黄河流域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产流区,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有决定性的意义。近年来在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的背景下,黄河上游气候生态水文等问题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本文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格点融合数据和水文监测数据,分析了黄河上游气候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和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0-2018年黄河上游暖湿化趋势呈现全区域较一致的气候特征,温度增加率为0.023℃/a,降水增加率为1.09 mm/a,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湟水流域至甘肃中部降水增加最显著,宁蒙荒漠地带增温趋势最明显,2000年以来整个黄河上游降水明显增加。2000年后汇流区与流径区的蒸散发明显增加,但源头区南部波动减少。2)当前的暖湿化有利于黄河上游植被生长,1999年以来汇流区和源头区部分区域的植被增加率达到0.04/(10 a);从长期趋势看,源头区、汇流区植被指数与上年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流径区植被指数与当年降水相关性显著;降水对黄河上游流域植被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温度对其影响较复杂,各区域不同的植被类型是导致降水、温度、蒸散影响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3)1980-2018年唐乃亥站和兰州站的年径流量均呈减少趋势,但1998年以来两站的年径流量明显增加,兰州站年径流量的增加率是唐乃亥站的近3倍。长期趋势表明,唐乃亥站年径流量与当年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兰州站年径流量与当年降水、蒸散的相关系数均明显低于唐乃亥站;从年际波动看,降水是决定年径流量的最主要影响因子,而生态植被、冻土退化、水储量变化及社会活动等因素对径流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该研究为科学应对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及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珠海海岛旅游的特点及政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珠海市海岛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与世界上一些开发较早、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文章首先回顾了海岛旅游的相关文献,实地调查分析了珠海海岛旅游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并充分借鉴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珠海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64.
烟曲霉产壳聚糖酶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为出发菌,通过选择适合的培养条件,筛选出产壳聚糖酶的菌株。实验结果表明,烟曲霉是良好的产壳聚糖酶出发菌。烟曲霉液体发酵产壳聚糖酶最适培养基组成为:壳聚糖1%,KH2PO40.06%,尿素0.2%,(NH4)2SO40.1%,MgSO40.012%,20%土豆汁3%,NaCl 0.05%。在pH 5.0、温度28℃、摇床转速120 r/min培养条件下振荡培养3 d,烟曲霉产壳聚糖酶的能力最强,达25.1 U/mL。  相似文献   
65.
Making use of quasar spectra from LAMOST,in the spectral data around the Mg Ⅱ emission lines,research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has detected 217 Mg Ⅱ narrow absorption lines(NALs) with W_r ~(λ2796)≥3σ_w and W_r~(λ2803)≥ 2σ_w in a redshift range of 0.4554≤z_(abs)≤2.1110.For quasars observed by both LAMOST and SDSS,we find that 135 Mg Ⅱ NALs were obviously observed in the LAMOST spectra,347 Mg Ⅱ NALs were were apparent in the SDSS spectra,and 132 Mg Ⅱ NALs were clearly present in both the SDSS and LAMOST spectra.The missed Mg Ⅱ NALs are likely ascribed to low signal-to-noise ratios of corresponding spectra.Among the Mg 11 NALs obviously observed in SDSS or LAMOST spectra,eight Mg 11 NALs were significantly changed with |ΔW_r ~(λ2796)|≥3σ_w in time intervals of ΔMJD/(1+z_(em))=359-2819 d.  相似文献   
66.
发展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多维贫困测度及时空交互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金贵  邓祥征  董寅  吴锋 《地理学报》2020,75(8):1633-1646
探索贫困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及区域间贫困时空交互动态特征对当前中国可持续减贫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发展地理学视角,引入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并结合人类发展分析路径与SDGs全球指标框架识别影响中国贫困的致贫和减贫因素,以此测度多维贫困指数,进而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方法揭示多维贫困的时空交互特征。结果表明:① 中国当前贫困监测评估的致贫因子包括农作物受灾比和社会总抚养比,减贫因子则涉及人均GDP、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人均公共卫生支出、每万人医院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植被覆盖率、人均教育支出、高校数量、人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人均文化事业经费。② 2007—2017年中国省域收入贫困、健康贫困、文化贫困及多维贫困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全国综合贫困程度年均下降5.67%,部分省域的不同维度贫困内部出现差异化。③ 研究期内省域间多维贫困局域空间格局表现为较强的空间动态性,并呈现由东部向中、西部增大的变化态势;省域间多维贫困指数随时间演变呈现强的空间依赖关系,形成以西北和东北为高值区向四周递减的变化格局。④ 邻接省域多维贫困交互的时空网络以负向关联为主,仅有陕西与河南、陕西与宁夏、青海与甘肃、湖北与安徽、四川与贵州、海南与广东形成空间上较强的减贫协同关系。研究成果对当前中国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尤其是2020年后预防返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发展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20世纪以来发展地理学的研究进展,涉及发展地理学内涵和理论、领域和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系统梳理了发展地理学在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收敛、发达地区或国家生活品质提升过程中的收敛及其路径等研究内容。通过分析国外研究进展,指出了发展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条件与学科优势,并着眼于国际学术前沿最新动向与国家宏观战略需求,提出了今后中国发展地理学研究需重点关注的领域。未来发展地理学研究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引,以提升欠发达地区可持续生计能力与区域绿色发展水平为核心,以构建发展地理学理论和跨学科综合集成研究体系为目标,聚焦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扩散特征与收敛研究,探索出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调控政策与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68.
降雨量、土壤蓄水量对流动沙地土壤水分深层渗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水分深层渗漏是陆地近地层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利用土壤水分深层渗漏记录仪对毛乌素沙地典型流动沙丘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渗漏水量连续进行两年定点监测。结果表明:(1)2016年生长季(4月1日至10月31日)降水量为2017年的1.93倍,但50、100、200 cm沙层的渗漏水量分别是2017年同期的4.53、5.53,5.22倍。同时,渗漏水量与降雨量及土壤蓄水量的波峰较一致。(2)强降雨对深层渗漏水量的影响较大,土壤蓄水量的变化也与深层渗漏水量密切相关;降雨量较小时,土壤蓄水量与深层渗漏水量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在连续降雨过程中,越往深处,渗漏的产生通常是多次降雨过程累积的结果,将土壤蓄水量作为中间变量,能更好地分析土壤深层渗漏过程。(3)当天蓄水量与次日渗漏水量的相关系数较高,土层越深,深层渗漏水量与土壤蓄水量的相关系数增加,二者之间的线性拟合的R2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69.
Patterns of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form a basic category of geoscience,and redesigning them is a popular subject of research in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at is important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The authors here report a case study of Wuhan city using the circuit theory model and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model to rebalance its spati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1)Using the density of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density of population,rate of urbanization,and access to transportation as evaluation indicators,seven core areas of development in Wuhan were identified,accounting for 59%of the total number of streets,that exhibited a “circular-satellite”spatial structure.(2)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of ecosystem services,ecological sensitivity,land use type,and slope of the terrain,the resistance surface of spatial development in Wuhan had a stereoscopic spatial form of an“inverted pyramid,”with high surroundings and a low center.The area of low resistance accounted for 6.64%of the total area of Wuhan.(3)Based on coupling analysis using the MCR and spati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nine axes of spatial development with a total area of 427.27 km2 and eight key strategic points with a total area of 40.02 km2 were identified.Streets that were prioritized for development accounted for 9.63%of Wuhan's total area.(4)B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xis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three-level core area,we extracted the structure of spatial development of "one heart,two wings,and three belts" in Wuhan.The research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results can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 urban spatial layout,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inkages,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70.
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小震精定位等方法,结合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分析了贺街-夏郢断裂附近的遥感影像特征和小震分布特征,并据此将贺街-夏郢断裂从南到北分为南段(夏郢镇毓秀-石桥镇新塘)、中段(石桥镇新塘-步头镇白石口)、北段(步头镇白石口以北).结果显示,贺街-夏郢断裂中段卫星影像上线性特征明显,控制石桥-沙头盆地的发育,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