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5篇
  免费   912篇
  国内免费   1202篇
测绘学   554篇
大气科学   454篇
地球物理   662篇
地质学   2496篇
海洋学   734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226篇
自然地理   62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娄霓  靳树才 《高原地震》2007,19(4):55-60
根据震相图展示的地震波运动规律,利用滚动摩擦阻力只相当滑动摩擦阻力1/40~1/60的力学效应,将轴承钢球呈层状重叠组合成隔震垫,可获得重复滤波效果,能高效降低地震对房屋建筑的作用力,达到提高地震安全度,降低建筑成本、节约建筑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2.
基于1979—2020年逐日的NOAA向外长波辐射资料、NCEP/NCAR再分析风场资料,以及全球CMAP再分析降水资料,探讨了气候态亚洲热带夏季风涌的传播过程及与我国夏季相应的降水联系。分析结果表明,主汛期亚洲热带气候态夏季风季节内振荡(CISO)活动是亚洲夏季风活动的主要特征,随时间北传的亚洲热带夏季风CISO称为亚洲热带夏季风涌,主要有南亚夏季风涌和南海夏季风涌。亚洲热带夏季风涌的传播可分为四个阶段。在亚洲热带夏季风涌的发展阶段,印度洋区域低频气旋与对流活跃,孟加拉湾和南海热带区域被低频东风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无降水发生,降水中心位于两广地区。当进入亚洲热带夏季风涌活跃阶段,孟加拉湾和南海热带地区低频气旋和对流活跃,东亚低频“PJ”波列显著,我国降水中心北移到长江以南的附近区域。亚洲热带夏季风涌减弱阶段,孟加拉湾与南海低频气旋消亡,对流减弱,低频西风加强,日本南部附近为低频反气旋控制,我国长江中下游低频南风活跃,降水中心也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而华南地区已基本无降水,此阶段的大气低频环流场与亚洲热带夏季风涌发展阶段基本相反。进入亚洲热带夏季风涌间歇阶段时,孟加拉湾和南海热带地区低...  相似文献   
193.
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的生源组分及其对碳埋藏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浓度由280 ppm剧增至375 ppm,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1]。海洋作为大气CO2的“汇”之一,每年可吸收人类释放CO2气体总量的30%,对全球碳循环的收支平衡有重要作用[2]。两极地区是CO2的主要汇区,也是全球变化的重要反馈窗口。因此,了解碳在北冰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是十分必要的[3-4]。海洋中的生源沉积物主要来自于海洋上层浮游生物碎屑的沉降,主要由蛋白石(以生物硅代替,BSi)、碳酸钙(CaCO3)和有机质(通常用有机碳替代,TOC)组成[5]。  相似文献   
194.
195.
2006年4月17日北京特大降尘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4月17日北京遭遇了近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降尘天气。分析了降尘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与洛川马兰黄土和几次北京降尘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本次北京降尘与洛川马兰黄土具有相似的元素分布模式,表明与黄土具有相似的物质组成,并在搬运过程中经历了充分的混合,同时,北京降尘与黄土相比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表现为北京降尘中Mg、Na相时富集,Ca明显亏损并含有较高的烧失量,降尘CIA值较低,表明降尘源区化学风化程度较弱,处于化学风化的初始阶段,降尘∑REE显著高于黄土,同时轻、重稀土分馏程度也较黄土高,4次北京降尘间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对比表明,粒度是影响重稀土元素间分馏程度不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6.
黄骅坳陷中区中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湾盆地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样式始终不明朗,特别是对燕山期变形始终存在争议,故选择黄骅坳陷中区中生界作为重点剖析对象,通过大量地震剖面的解释和平衡剖面技术复原古构造演化的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区域构造背景,提出黄骅坳陷中区中生代演化过程可大致分为4个阶段:印支晚期东西向宽缓褶皱及后期逆冲构造变形期、燕山早期挤压走滑构造变形期、燕山中期继承性挤压与右旋张扭构造变形期、燕山晚期—喜山期区域性伸展构造变形期。  相似文献   
197.
南海东沙东北部碳酸盐岩和泥质沉积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及其碳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研究区内甲烷缺氧氧化作用(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AOM)发育.研究区内碳酸盐岩中含丰富的AOM标志化合物,2,6,11,15-四甲基十六烷(Crocetane-Cr.)、2,6,10,15,19-五甲基番茄烷(Pentamethylicosane-PMI)和2,6,10,15,19,23-六甲基二十四烷(Squalane-Sq角鲨烷)的13C亏损强烈(δ13C值介于-74.2‰~-119.0‰PDB之间),表明碳酸盐岩形成于AOM,同时反映该研究区曾发生过强烈、持续的富CH4流体释放活动.柱状泥质沉积物中,AOM生物标志化合物在硫酸岩-甲烷过渡带(SMI-Sulfate-Methane Interface)边界附近相对丰度高,SMI之上样品中含量低,或未检出,表明现代环境在SMI附近有大量嗜甲烷微生物生长,使得深部上升的甲烷被大量消耗,很少有甲烷逸出海底.AOM生物标志化合物可用来指示SMI边界.不同站位、不同岩性AOM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包括碳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反映了嗜甲烷古细菌组成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8.
秋季南黄海网采浮游生物的生物量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006年9月南黄海浮游生物网(孔径为70,160,505μm)采集样品内的浮游生物个体大小的粒径分布进行研究,确定各粒级大小的功能群组成,建立2006年秋季调查水域网采浮游生物的生物量谱,比较分析三个特征水域(黄海近岸、黄海中部及黄海和东海交汇区)的浮游生物生物量谱特征参数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三种网采浮游生物粒级范围主要包括100 pg/个~70 ng/个的浮游植物和70 ng/个~62 mg/个的浮游动物。Sheldon型生物量谱为近似连续的波动曲线,标准型生物量谱为线型。总测区的标准生物量谱斜率和截距为-0.74和18.64,各个特征水域,黄海中部为-0.67和15.60、黄海近岸为-0.64和14.34、黄海、东海交汇区为-0.73和18.03。浮游动物种类多样性对标准生物量谱的特征参数具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9.
通过能量色散X荧光衍射仪(EDXRF)对3种南海潮间带海绵:细薄星芒海绵Stelletta tenui(Lindgren)、澳大利亚厚皮海绵Craniella australiensis (Carter)和多皱软海绵Halichondria hugosa (Ridley&Dendy)的元素组成和含量进行了研究,并与两种黄海潮间带海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海绵体内的元素组成受种属差异的影响较大,溴元素的含量可能同一定的活性物质产生相关。另外,不同海绵具有骨针形态的多样性,为深入研究内部合成机制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200.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lastic mechanics, and using the typical rupture model of shallow earthquake, the authors considered the shallow earthquake as a plane mechanical problem, which was constructed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cal model. By the stress components' formulas of the semi-infinite model acted by the finite even shearing force, the main stress is deduced. It is clear that the sector on the right of the center section is squeezed zone, where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points at the "source of stress", and that on the left is tensile zone, where the minimum principal stress points to the "source of st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