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287篇
海洋学   7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分析了重庆市气候特点及其对重庆农业的影响;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气候背景下,分析了重庆气候的变化趋势,并就气候变化对重庆农业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重庆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战略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2.
1.2m地平式望远镜视场旋转研究与消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地讨论了1.2m地平式望远镜的运动特征,定量地给出物方视场旋转的公式,并对像方视场旋转的量和方向给予确定.通过对三种消旋方式的比较得出物理消旋更适合1.2m地平式望远镜视场消旋的结论.  相似文献   
53.
为充分利用现场材料资源,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文章基于筛分试验、击实试验、承载比试验(CBR试验),分析了软岩弃渣的工程特性;其次,以路基沉降监测为基础,采用尖点突变理论分析路基填筑后的稳定性;再利用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模型(PSO-ELM)对路基变形进行预测,以评价路基稳定性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成武高速的软岩弃渣具有较好的级配,且最优含水率条件下的CBR值符合路堤设计要求,说明软岩弃渣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在现场监测结果中,Ⅰ号监测断面的最大沉降量为71.3 mm,Ⅱ号监测断面的最大沉降量为61.4 mm;在尖点突变理论的整体稳定性分析中,两监测点的突变特征值均大于零,路基处于稳定状态;同时,在分阶段的稳定性分析中,不同阶段的突变特征值也大于零,并随沉降时间的增加,突变特征值具减小趋势,得出路基在不同沉降阶段也处于稳定状态;通过变形预测,得出两监测点均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验证了PSO-ELM模型在路基变形预测中的适用性,并得出路基稳定性的发展趋势趋于稳定,验证了软岩弃渣在路基填筑中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54.
55.
深部煤岩在垂直扰动作用下发生振动,当水平冲击足以克服块体间摩擦阻力时,极易发生超低摩擦型冲击地压。文章以细砂岩-煤-细砂岩组合块体为研究对象,考虑顶板-煤-底板临近工作面开采工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围压与冲击扰动下组合煤岩数值模型,以煤块水平位移、垂直加速度差值作为超低摩擦效应特征参数,分析围压、垂直冲击及水平冲击对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垂直冲击与围压共同作用下,煤岩体残余位移及水平位移峰值随围压增大且呈指数增长趋势;在垂直冲击、水平冲击和围压三者共同作用下,煤岩体超低摩擦效应强度与作用时间都随着围压呈增加趋势;垂直冲击对组合煤岩超低摩擦效应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6.
在天文观测中,射频干扰会造成假谱,降低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射频干扰消减旨在减少干扰信号对射电天文观测的影响,包含器件方面的技术革新和数据处理领域的方法研究.针对德令哈13.7 m望远镜接收机中频部分引入的射频干扰,通过优化中频器件的抗射频干扰能力,提高了接收机的整体抗射频干扰能力,以主动消除方法来减少射频干扰耦合到接收机内部.分析了接收机干扰的传输路径,提出了器件射频干扰的直接耦合系数和器件射频干扰的系统耦合系数的概念,为定位干扰敏感器件并量化干扰引入比重提供了基础.经过抗射频干扰优化后,接收机抗干扰能力改善30 dB左右,望远镜的天文观测效率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以印尼北苏拉威西东部的潟湖为对象,研究了热带海草床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时空变化。研究发现当地鱼类的香农-威纳指数在1.57-3.69之间多样性相对较高。在科水平,天竺鲷科的丰度(8.27 ind./(100 m2))和生物量(28.49 g/(100 m2))最高。在物种水平,侧带天竺鲷(Apogon lateralis)的丰度最高,环纹圆天竺鲷(Sphaeramia orbicularis)的生物量最大。对于物种的空间变化,潟湖湖顶、湖中和湖口首先聚类在一起,这可能是由于基质类型引起的。干季和湿季的鱼类种类、丰度和生物量均比转换季高,这可能是由较强的季风造成的,强季风为鱼类提供了更适宜的环境和食物。93.1%的鱼类的最大体长小于它们的性成熟体长,暗示了海草床是很多鱼类的育幼场。因此,保护海草床对渔业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8.
文章以表层水温表为研究对象,根据JJG 289—2005表层水温表检定规程的要求,以计量标准器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及配套设备制冷恒温槽为基础,详细分析了表层水温表温度测量值的不确定度来源,从而得到表层水温表温度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并给出了减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无人机在重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受限于地形、天气等外界条件,不能快速全面地获取灾害的详细信息,而无人机具有灵活性强、时效性高和不受复杂地形影响等特点,在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中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以“6·24”新磨村滑坡和“10·11”白格滑坡为例,阐述了无人机数据获取及处理流程,重点介绍了无人机获取的数字地形产品在地质灾害精确描述、定性及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提供了更加科学高效的现场影像采集和遥感成果处理及应用方案,为应急救灾工作的顺利实施及分析研判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科学有效地保证了现场施工救援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60.
青岛地区海雾多发,观测表明海雾对沿海地区影响范围不尽相同,特别是海雾影响内陆的机理尚缺乏研究。本文利用观测资料及数值模式统计了青岛地区4月-7月海雾分布特征,并对不同影响范围海雾典型个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海雾发生日数自沿海向内陆递减。胶州湾沿岸雾日数比黄海沿岸明显减少,胶州湾东北部的雾日数要少于胶州湾西北部。海雾多发生于高空形势稳定,低层偏南流场的天气条件下。大气边界层内逆温层的的范围大致影响着海雾的分布。只影响沿海的海雾,地面为偏南风,风速在3~8 m/s之间,内陆风力减弱不明显。500 m以下大气边界层内风速切变大。湍流作用使海雾向内陆推进过程中倾斜抬升为低云,地面雾区减弱。能够影响内陆地区的海雾,多出现在地面风力较弱的情况之下,大部分在1~3 m/s之间。500 m以下大气边界层内风速切变小,大气边界层内湍流强度不强,使沿海到内陆的逆温层能够始终维持,沿海海雾在弱南风影响下延伸影响内陆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