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5篇
  免费   2235篇
  国内免费   2628篇
测绘学   1026篇
大气科学   1737篇
地球物理   2551篇
地质学   4586篇
海洋学   1790篇
天文学   335篇
综合类   995篇
自然地理   1468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623篇
  2021年   705篇
  2020年   558篇
  2019年   639篇
  2018年   627篇
  2017年   581篇
  2016年   634篇
  2015年   641篇
  2014年   623篇
  2013年   752篇
  2012年   754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719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583篇
  2007年   566篇
  2006年   510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黄海地质构造与油气资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概述了南,北黄海盆地地质构造特征,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分析研究了油气地质特征与成藏条件;对黄海各盆地和隆起区可能具有找油气远景的新领域,新层位和新类型,提出一些探讨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2.
Relation between internal waves with short time scale and density distribution near the shelf break in the East China Sea is studied utilizing moored current meters, thermometers and 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 (CTD) casts. A well developed pycnocline was frequently observed around 150–200 m depth near the shelf break accompani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waves with short time scale. During the cruise in May 1998, the intensified internal wave motion with short time scale and the distinct offshore flow were observed just below the lower pycnocline, which shoaled and extended above the shelf area. It is suggested that vertical mixing generated by amplified internal waves would produce cross-shelf ageostophic density current around the pycnocline. During the cruise in May 1999, on the other hand, the lower pycnocline was located offshore below the shelf break, and the internal wave motion was amplified just above the lower pycnocline. In this case, the offshore flow should be generated above the lower pycnocline, but vertical profiles of current velocity were not obtained because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ADCP) data were not available around the lower pycnocline.  相似文献   
103.
2000年夏季莱州湾生态环境要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依据 2 0 0 0年夏季 8月 2 9日至 9月 2日莱州湾的 1次综合性生态环境调查资料 ,给出了表、中、底 3层的平均温度、盐度、主要营养盐浓度及其比例和叶绿素 a浓度 ,分析了莱州湾的温盐结构、主要营养盐和叶绿素 a的分布特征。由于莱州湾的水深较浅 ,各要素的垂直分布都比较均匀。生态环境要素的水平分布表现为小清河口为高温、低盐、高营养盐和高叶绿素 a浓度区 ,小清河口东测的湾顶区域为高温、高盐、相对低的营养盐和叶绿素 a浓度区。此次观测到的盐度较 1997年以前有明显升高。莱州湾各层平均的 N/ P和 Si/ N分别为 16.73和 1.67,都比 1998~ 1999年渤海中部的值大 ,但 N/ P比 1992 ,1995和 1996年莱州湾的 N/ P明显偏低。叶绿素 a浓度与硅酸盐浓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α=0 .0 1) ,表、中、底 3层叶绿素 a浓度同硅酸盐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4 ,0 .68和 0 .67  相似文献   
104.
为了对商品化的海藻植物促生长剂中甜菜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利用酸性条件下甜菜碱能与雷氏盐发生特异性反应,生成的络合物在λ525nm有最大吸收的特征,用比色法来检测甜菜碱的含量,并对测定条件、络合物的稳定性、方法的回收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85,平均加标回收率是99.07%。用此方法测定了国内外7种海藻植物促生长剂产品中甜菜碱的含量,其中1号样品甜菜碱质量比最低,为0.6193mg/g,6号样品甜菜碱质量比最高,为120.4163mg/g。此方法能快速、简便、准确地测定海藻植物促生长剂中甜菜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5.
莱州湾东部滨海水域砂金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莱州湾东部滨海水域地球物理和地质钻综合调查,业已查明该海区地质的构造和古地理环境特征,并发现区内砂金分布较普遍,本文从砂金分布的地貌单元,沉积物类型,砂金成因类型,物质来源,古气候,构造作用,砂金成因等诸方面,研究了该海域内砂金特征。  相似文献   
106.
针对点容量计算中混合区限制的要求,采用了动量积分法、经验公式法和有限差分法,分别对污水排放后可能引起的近区、过渡区和远区的污水浓度变化进行了模拟预测,并就一定的限制性条件对容量点近区、高浓度混合区及容量点远区影响范围进行了分析。在大亚湾水容量计算及污水排海规划中的应用表明,该法具有计算机时较省、精度相对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7.
渤、黄海北部海冰年代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取上世纪后50年至2003年度冬季渤海地区气温作为与渤海冬季冰情有关的气候指标。分析得出,渤海地区冬季气温随着年代呈上升趋势,特别是8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尤为明显。受其影响,渤海冬季的冰情时空分布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其特点是:初冰日较多年平均值推后、终冰日较多年平均值提前,冰期较多年平均值偏短,冰厚较多年平均值偏薄,结冰范围(沿岸固定冰宽度和浮冰外缘线)较多年平均值偏小,甚至有些海区已多年未曾见到海冰了。  相似文献   
108.
使用GAMIT进行高精度基线向量解算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杰  任超  孟黎 《海洋测绘》2007,27(6):29-32
GAM IT是国际上常用的GPS定位定轨软件,但由于其安装的平台(UN IX/LINUX)与我们通用的W indow s平台有所差异,使得GAM IT的入门较难。因此本文结合具体实例,介绍GAM IT的安装、基本操作以及应用GAM IT进行高精度基线向量解算,供初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9.
从距今 18 0 0 0年的最后冰期最盛时期到距今 10 0 0 0年开始的全新世海侵 ,全球气侯发生过急剧的变化。位于亚洲东部的古季风活动也经历了盛衰变化。大量的钻孔及浅地层剖面分析资料已经证实 ,冰期最盛时期陆架区古季风活动加强 ,陆架出现了沙漠环境与黄土沉积。当冰期结束 ,气候转暖 ,冬季风减弱之际 ,南黄海陆架及长江三角洲一带的沙漠与黄土分布范围也随之缩小 ,原先的沙漠活动区变成了黄土分布区 ,也就是所谓硬粘土沉积区。随着古季风活动的进一步衰退和海面的不断升高 ,来自陆架区的东北风变为冷湿气流。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陆架上出现了有利于沼泽发育的环境 ,全新世海侵把泥炭层淹没。陆架区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地层中出现沙层、硬粘土和泥炭层的沉积序列 ,即“三元沉积结构”,是古冬季风盛衰过程的最好记录  相似文献   
110.
莱州湾东部滨海水域第四纪沉积及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6个钻孔和461km浅层地震剖机测量获得的测年、微古、孢粉、藻类、古地磁以及岩持征和地震反射界面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将本区第四系划分为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对各时期的沉积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并对不同时期的沉积相特征和古地理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地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