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5篇
  免费   1495篇
  国内免费   1696篇
测绘学   605篇
大气科学   1146篇
地球物理   1785篇
地质学   3674篇
海洋学   948篇
天文学   344篇
综合类   612篇
自然地理   78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369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366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中华半管藻的营养细胞和休眠孢子的形态结构显示:营养细胞上下壳各具一个线性裂口而不外突的唇形突,壳壁上的眠纹放射状,爪状连接刺上有零散的单孔,从单孔分泌胶质与相邻细胞连接;休眠孢子双凸透镜形或近球形,壳厚,表面平滑无纹饰,上壳面边缘具8~16根分叉长刺,下壳面具微刺,外围有一裙状物,其上有微孔。两类细胞不同的形态特征反映其不同的生态适应。  相似文献   
42.
In the paper, the sea is divided into two layers with density jumping, assuming that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in each layer are independent of depth. Two-layer flow field with tide and wind currents is calculated with extended ADI method, after the calculation for flow field is stable , coupled with temperature diffusion equations and thermohaline depth prediction equation, a four-day time prediction of the surface, bottom temperature and thermohaline depth of the Huanghai and the Bohai Seas. At the same time, three dimensional temperature field of sea water is predicted through vertica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function.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prediction quality of the whole model and the fitting degree between the predicted result and the measured values are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43.
在20×10~9Pa和25×10~9Pa条件下,对石榴石橄榄岩进行的14次高温高压熔融实验研究表明,在1600℃时石榴石橄榄岩开始熔融(初熔),熔体中的SiO_2>70%,Na_2O+K_2O>8%,类似于A型花岗岩成分。本实验为地幔花岗岩的成因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44.
锶诱导的氧化胁迫对叉鞭金藻(Dicrateria inornata)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梅  徐瑾  刘志礼  徐俊 《海洋与湖沼》2004,35(5):467-472
采用不同浓度的锶胁迫方法研究了叉鞭金藻生长、叶绿素、MDA含量及三种抗氧化酶SOD、CAT、GP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设计的各种Sr^2 浓度内叉鞭金藻均能生长,但Sr^2 浓度较高时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细胞数量比对照组分别减少15.9%和51.0%;叉鞭金藻中叶绿素含量随着Sr^2 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呈负相关关系;叉鞭金藻中MDA含量在较低Sr^2 浓度下稍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而在23.04mmol/L Sr^2 浓度时是对照的1.25倍;低Sr^2 浓度时,叉鞭金藻中蛋白质含量没有大的变化,当浓度超过5.76mmol/L时则引起蛋白质含量下降;叉鞭金藻中抗氧化酶SOD在低Sr^2 时分别降低12.5%、7.5%和9.5%,高Sr^2 时显著升高,为对照组的85.7%;CAT、GPX活性在低Sr^2 浓度时差别不大,但当浓度为23.04mmol/L时升高显著,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9.8%和74.4%。  相似文献   
45.
现代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利用影响着海岸的变迁。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可以说是自然与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是人地关系的具体体现。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可了解人为因素对三角洲海岸带的开发利用状况及其对海岸侵蚀的影响。根据1987年和2001年两期卫星遥感图像和2001年野外调查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1987年至2001年土地利用/覆被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揭示了该地区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和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主要类型;阐明了该区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特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比整个环渤海地区速度快,草地、滩地和不明地类这3种类型大量减少,其他类型增多。从变化率来看,养殖区、库塘、油田用地增长最快。库塘、海滩养殖区等类型的增加,滨海草地的减少,使海岸侵蚀加剧。  相似文献   
46.
东营城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东营城区内建筑物较多,环境干扰较大,地下构造复杂,断裂非常发育,目的层埋藏深,资料信噪比较低的特点,以地震老资料和钻井资料为基础,建立地震地质模型,利用射线追踪技术选取合适的观测系统参数。充分利用卫星数字地图,没计了灵活多变的观测系统,采用可控震源与炸药震源配合使用方法,及时对城区内地下面元的覆盖次数、方位角和炮检距的分布进行质量监控,利用现场处理系统对资料进行及时分析,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所获得的东营城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资料显示,其浅中层分辨率和中深层信噪比都有了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47.
舟山马岙峡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和峡道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舟山本岛北部马岙峡道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沉积物采样分析结果以及对马岙岸段岸滩的现场踏勘结果,分析了马岙峡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及其峡道效应。文章认为,受峡道地形限制,马岙岸段水流呈现显著的往复流特性,潮流流速较强,水体含沙量较低,泥沙淤积较弱,岸滩处于冲淤平衡状态;受峡道内涨落潮流分流和汇流的共同作用,马岙小泥糊礁附近发育水下沙嘴,该沙嘴是以落潮流作用为主形成的浅滩,受涨潮流改造而形成的,并将在涨落潮流作用下逐渐增长,形成连岛沙嘴,使小泥糊礁附近岸线发展成弧形岸线,并达成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48.
热带气旋活动对中国夏季雨带类型与ENSO的响应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研究了热带气旋1)活动与中国夏季2)3组(包括8种)主要多雨带类型的响应关系。同时对热带气旋活动与夏季大陆气温和ENSO事件的始终时间的响应关系,也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夏季中国的雨带分布特征对热带气旋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指示意义。热带气旋活动与中国大陆气温有着正相关关系,与ENSO事件的发生有着反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9.
分析了上海石化总厂化工物料码头周围水下地形工程前后的变化。指出在淤泥质岸段,由于沿岸工程的影响,造成工程附近水域动力环境的改变,水下地形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特别在淤泥质岸段附近流急、含沙量高的水域中构筑沿岸工程,工程的水流下方一侧,水流减缓,水流挟沙能力大大减弱,出现明显的局部淤浅地形,为提高工程效益,对各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0.
Yantai Harbour (37°33′15″N , 121°23′42″E) is situated at the north coast of Shandong Peninsula and is a large fishing and commercial port of North China. From June 1983 to May 1984, a yearly panel test on fouling organisms was carried out at the non-fixed jetties in the inner and outer harbour. The test method was according to "the Marine Surve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