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西藏雄村斑岩型铜金矿红柱石成因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勇  丁俊  唐菊兴  张丽  郎兴海 《地球学报》2012,33(4):510-518
雄村斑岩铜金矿中广泛分布有红柱石,红柱石主要呈三种产出状态:①石英-钾长石-白云母/绢云母-红柱石组合;②红柱石-石英-绢云母/白云母组合;③石英-红柱石-硫化物脉.矿物组合关系、红柱石结构和成分等特征均表明红柱石属热液成因.早期钾硅酸盐化带中的石英-钾长石-白云母/绢云母-红柱石组合形成于高温(大于550℃)、低+K...  相似文献   
62.
针对无控制点情况下星载SAR地面目标高精度定位问题,提出在整个成像条带中任选一景SAR影像,并基于全球DEM数据生成模拟的SAR影像,然后通过自动或半自动匹配方式寻找一个控制点,修正整个条带的轨道参数,从而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影响,提高了整个SAR条带影像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63.
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是目前该带上发现的唯一一个与新特提斯洋壳早期俯冲作用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区,由Ⅰ、Ⅱ、Ⅲ号铜金矿体组成.雄村Ⅰ号铜金矿体具有规模大、蚀变强烈、富金银而贫钼的特点,其蚀变-矿化系统受中-晚侏罗世侵入于雄村组凝灰岩中的多个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岩枝的控制,矿体即赋存于玢岩...  相似文献   
64.
莫苇塘红土型镍矿分为土状矿和岩状矿,矿物成分基本相同,但量上有差异。矿石主要由蛇纹石类硅酸盐矿物和褐铁矿、赤铁矿等氧化物、氢氧化物矿物组成,有用组份镍主要赋存于硅酸盐类矿物和氧化物、氢氧化物类矿物中。  相似文献   
65.
临朐县结合当地山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县情实际,不断创新措施,立足"增量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围绕低效闲置土地、储备未供土地、旧城改造和迁村并点以及让企业向园区集中,最大限度提高企业集中度与土地产出率等方面,千方百计盘活挖潜存量土地,努力拓展土地利用空间,破解土地制约瓶颈。同时,注重依法科学管理,严把用地预审、审批和批后监管等环节,使节约集约用地取得了明显成效,保障了当地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6.
临朐县结合当地山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县情实际,不断创新措施,立足"增量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围绕低效闲置土地、储备未供土地、旧城改造和迁村并点以及让企业向园区集中,最大限度提高企业集中度与土地产出率等方面,千方百计盘活挖潜存量土地,努力拓展土地利用空间,破解土地制约瓶颈。同时,注重依法科学管理,严把用地预审、审批和批后监管等环节,使节约集约用地取得了明显成效,保障了当地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7.
碳酸盐白云化作用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盐白云化作用是白云石(白云岩)成因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对不同碳酸盐白云化作用模式的总结和应用是白云石(白云岩)成因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而,进一步深入理解目前已有的不同碳酸盐白云化作用模式,将对今后更好地应用和改进现有的模式、甚至总结全新的模式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总结了目前...  相似文献   
68.
通过分析四川盆地峨眉山地区嘉陵江组-雷口坡组沉积岩元素地球化学及碳、氧同位素特征,探讨了其古环境意义,为四川盆地西北缘早-中三叠世古环境研究提供基础信息。结果表明:样品∑(CaO+MgO+LOI)为13.98%~93.31%,反映了相对动荡的沉积环境。δ13C值的变化范围是-6.95‰~0.36‰,δ18O值变化范围为-9.06‰~-0.99‰,δ13C值总体表现趋势为降低-升高-降低-升高。海水盐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复又升高的多段式变化;海水温度7.11~34.94℃,平均温度21.99℃,古海水温度经历了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早-中三叠世界线附近温度急剧升高。研究区整体处于氧化的沉积环境,间有贫氧的沉积环境出现。以上各个地球化学指标间耦合关系较好,一致反映了研究区早-中三叠世为相对潮湿-相对干热-相对潮湿气候下的海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69.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WRCC) is an important index for assess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and water resources.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WRCC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water resource regulation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cities and counties in the Great Dunhuang Region (GDR), and taking counties as the basic units, this study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WRCC and carrying status of the GDR under different water inflow conditions and policy constraints from 2010 to 2017. The study revealed three main trends. (1) From 2010 to 2017, the WRCC of the GDR increased year by year, from 343700, 315900 and 291100 people to 458700, 415400 and 375600 people in normal, dry and extremely dry years, respectively. (2) Under policy constraints, the WRCC of the GDR increased year by year from 309400 people in 2010 to 412400 people in 2017. Based on future estimates, the WRCC of the GDR are expected to be 326600 people in 2020 and 341200 people in 2030. (3) From 2010 to 2017,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index of the GDR was decreasing, and it decreased from 1.05, 1.14 and 1.24 to 0.80, 0.88 and 0.97 in normal, dry and extremely dry years, respectively. The carrying status changed from critical overload to balanced. Although the WRCC and the carrying status of the GDR ha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2017, the overall upper limit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is not high. Therefor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GDR.  相似文献   
70.
谢涛  郎紫晴  冉茂农  赵立 《气象科学》2024,44(1):189-198
本文基于多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值,即相关性、对比度、同质性和能量,进行联合海雾遥感判识,提出一种高准确率黄渤海白天海雾识别算法。采用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FY-4A可见光、近红外和红外数据,将该算法应用于黄渤海区域白天海雾判识,并利用2019—2020年沿黄渤海气象站点能见度实测数据及CALIPSO卫星数据产品对本算法识别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海雾识别平均检测率(POD)为92%,误报率(FAR)为27%,临近成功指数(CSI)为69%,可以实现对海雾的动态监测,为海上交通等领域提供较好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