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4 毫秒
71.
介绍了维纳滤波和0—1序列在处理地震前兆资料中的应用。计算了海城7.3级和唐山7.8级地震前后辽宁省台安地电阻率和金县短水准观测资料。结果发现,地震前后它们的自相关系数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2.
本文比较详细地总结了辽宁主要水氡点的基本特征(包括特征参量),并汇成总表。在占有多年水氡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各主要水氡点的正常动态特征,认为一旦打破年变,在干扰排除基础上可考虑为前兆异常。同时,对每种动态类型的干扰因素做了初步分析,发现流量或抽水是多数水氡点的主要干扰因子。结合海城震例(或部分邻区震例资料),笔者探索了灵敏观测点应具有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并初步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73.
The Ordovician Changtu Fauna is recently discovered in the Xia' ertai and Hulan Groups in northernLiaoning-central Jilin. The fauna, containing 10 genera and 14 species (including 3 new genera, 9 new speciesand an unidentified species), is closely related in evolution with the Early Cambrian Qinghezhen Fauna. Thediscovery of this fauna is significant to the study on the age of the strata, Ordovician biostratigraphy and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tectonostratigraphical terrane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Sino-Korean plate.  相似文献   
74.
利用东亚及邻区49个地磁台1970-1979年、H、Z的实测年均值,逐年计算、缓制了蒙古异常的地磁非偶极场等值图,给出了蒙古异常非偶极场Zn分量的焦点位置和强度变化及其对中国东北地区地磁场的影响量级,计算表明蒙古异常的年变化是该区地磁场年变化的主要成份。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虹螺山一带酸性花岗岩类副矿物的研究,获得了一些岩体含钼性的矿物学标志。 区内含钼岩体最典型的副矿物组合是黄铜矿-锆石-金红石(白钛石)-辉钼矿型或硫化矿物-辉钼矿-锆石-磷灰石型。这种组合类型以含磁铁矿极微,且赤铁矿量大于磁铁矿,钛矿物中出现大凰白钛石或金红石,辉钼矿、黄铜矿等硫化矿物增多为其特征。含矿岩体副矿物明显具有多期性和多世代性。在形态上普遍成破碎颗粒状,特别是当锆石出现扁板晶、歪晶等形态时,对区内寻找钼矿具有标志意义。副矿物中钼浓度显著增高是岩体含钼性的微量元素标志,早期晶出的锆石等副矿物食钼较高,标示岩体有钼成矿的可能性,而辉钼矿的大量出现或其他金属硫化物含钼较高则可视为钼成矿的直接标志。含矿岩体和非含矿岩体中磁铁矿、磷灰石晶胞参数有规律性地变化,也是岩体含钼性的一种矿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76.
中新生代辽河盆地区域应力场变化及其成因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新生代辽河盆地的形成和发展受控于多期区域应力场变化。对构造现象、火山活动、层序充填型式等多种实际资料的分析表明:辽河盆地经历了侏罗纪末-白垩纪早期、古新世中后期、始新世中后期、中新世等右旋张扭应力场作用阶段,以及白垩纪晚期-古新世初期、始新世早中期、渐新世、上新世以来等左旋压扭应力场作用阶段。区域应力场变化可以用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引起的岩石圈板块活动及触发的深部过程来解释,亦与先期构造形迹和盆地边界条件有关。不同区域应力场的转化不仅导致了盆地演化的旋回性,也为辽河盆地及其邻区中新生代多套含油气层系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7.
应用超低频可控震源进行振动采油,是当今石油工业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新的辅助手段。我院根据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和振动采油的特点,在我国东北某油田进行了振动采油试验。本文将对其中一个周期的试验过程和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振动采油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8.
对短波电台发射时干扰地震仪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干扰形式及干扰噪声进入地震仪的端口,用抗干扰三要素理论结合地震台、站实际条件,采用低通网络抑制干扰,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本文利用速率面拟合法,选择辽宁地区三期二组精密水准测量成果进行速率面拟合计算,绘制了垂直形变变化速率图,继而分别分析辽西及辽南现今垂直运动  相似文献   
80.
为了确定辽东硼矿含硼岩系中电气石岩的形成时代, 对后仙峪硼矿区电气石岩首次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阴极发光图像显示, 锆石具核-边结构, 锆石核部多具振荡环带, 为高Th/U值的岩浆碎屑锆石; 锆石边部无明显结构变化, 为变质成因.岩浆碎屑锆石和变质锆石的年龄分别为2 171~2 175 Ma和1 894~1 906 Ma.结合野外地质和岩相学研究, 认为后仙峪硼矿区电气石岩原岩为古元古代克拉通裂谷环境中源于地壳再循环组分混染的亏损地幔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引发海底喷流作用的产物, 其原岩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中期(2 171~2 175 Ma), 并在稍后(1 894~1 906 Ma)遭受变质作用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