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492篇
测绘学   240篇
大气科学   143篇
地球物理   230篇
地质学   752篇
海洋学   283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18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基于地理格网理论,从点、线、面三个方面,提出了归原法、斜率分段-同异侧判别法和投影反算-图廓内外判别法,这些算法可准确映射各种投影后制图区域所对应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范围,实现了制图范围内地理信息数据所属地图图幅编号的可视化查询。  相似文献   
242.
本文研究了多种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用于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一种目标检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并结合了残差神经网络结构,旨在解决户外增强现实中地理实体目标检测的问题。我们根据这一模型开发了一款户外增强现实原型系统,通过将训练好的模型作为目标检测引擎,达到了较好的近实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43.
2009年7月辽宁3次局地短时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资料和NCEP1°×1°资料,对2009年7月辽宁省3次局地短时暴雨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垂直速度场、θse场和水汽通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局地暴雨过程中,辽宁西部和北部的暴雨落区与上升速度中心对应,而辽宁东南部暴雨落区位于上升区边缘;露点锋、中α尺度低压和暖式切变线对三次短时暴雨过程起到触发作用;当T639降水产品预报降水时段内有大范围的小雨天气,说明将有弱的天气尺度强迫出现,此时应重点分析水汽辐合、高能舌和上升速度大值中心叠加的区域;如果该区域存在中尺度系统触发机制,则该区域可能是局地暴雨的落区。  相似文献   
244.
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层土壤热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3年10月~2004年9月期间高原北部可可西里(QT01)、北麓河(QT02)、开心岭(QT05)、通天河(QT06)等地活动层土壤温度梯度、土壤热通量及土壤水分的观测资料,计算了高原北部活动层土壤的导热率、土壤容积热容量、导温率等土壤热力参数.结果显示,QT02、QT05、QT06三站导热率、导温率夏秋季节较大而冬季较小,容积热容量则相反,表现为秋冬季节大而夏季较小;QT01站导热率表现为春季大,夏季较小;表层土壤粒度较小及较低的土壤湿度是冬季导热率较小的可能原因;冻土的热力特征参量可描述为相应深度的温度、体积含冰量及土壤盐度的函数,土壤含水量是融土热特征参数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水分含量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导温率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反之则减小.  相似文献   
245.
汶川M_s8.0地震前电离层VTEC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基GPS观测资料反演的垂直电子总含量(VTEC),本文考察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8.0地震期间的电离层变化.在考察过程中,以前10天的VTEC均值和伴随的2倍标准偏差作为参考来识别电离层异常.最终的考察分析结果表明:(1)VTEC的异常增加出现在5月3日和5月9日,而VTEC的异常减小出现在4月29日和5月6日;(2)所有这4天的电离层VTEC异常持续时间均超过了4 h,且异常自东向西漂移;(3)相对于电离层的非扰动状态,在5次电离层异常的峰值时刻,震中附近VTEC增加或减小超过30%的空间区域沿经、纬向分别超过了4000 km和1500 km.鉴于地震期间的日-地空间环境和电离层VTEC异常特征,我们认为,5月3日下午和5月9日的VTEC正异常可能是本次汶川地震的电离层前兆.  相似文献   
246.
乔家君  许家伟 《地理研究》2010,29(11):2045-2058
以五次实地调研为基础,对农村工业从民国初期至今进行阶段划分并总结其阶段特征;运用折射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定量分析工农效率及折射率,验证了微观尺度上可以反映更大尺度运行状况的理论假设。结果表明:(1)工业相对于农业有更高的效率。(2)引力与距中心村(镇)二次方正相关。(3)波动伴随工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国家政策在早期起主导作用;随着时间发展,外界经济环境逐渐成为决定性因素。(4)私有企业比集体企业折射率高是集体企业改制的主要原因,但前者承受经济风险的能力明显低于后者。(5)工农折射率与企业规模呈正相关。(6)企业组织效率:集群>集聚>分散。产业集群是农村工业发展的方向。在工业发展的初期,效率与企业规模之间存在指数增长关系,但随着向更高阶段的演进,将产生自我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47.
塔里木河流域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比较分析塔里木河流域1990—2005年城市化水平、用水总量、产业结构、用水效益的变化过程,建立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效益、用水总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效益呈线性增长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塔里木河流域及各市用水效益都在不断提高;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存在明显的约束作用,塔里木河流域的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之间对数增长关系不明显;总结归纳了塔里木河流域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之间初级矛盾、扩张矛盾、适应矛盾、适应协调4个发展阶段特征。今后需调整产业结构,建立集约的水资源利用体系,调整水资源利用与城市发展关系由矛盾状态为适应协调状态,缓解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  相似文献   
248.
中国伊犁河流域生态建设战略与互动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流域生态学和生态恢复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背景和利弊因素,划分伊犁河流域为河谷次生林封育治理区、伊犁河谷平原农业和农林牧综合生态建设区、沙漠防风固沙林建设区、逆温带生态经济林建设区、山地水源涵养林建设区、高山冰雪及高寒荒漠生态区等生态建设区,以及乌孙山北部山前平原生态建设重点区;通过对各建设区的分析评价以及流域生态环境特点、资源配置结构、生态服务建设功能耦合关系的研究,提出流域垂直立体的生态建设格局、方向、重点等战略措施,以及流域生态与大农业"双赢"互动模式。为实现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与大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9.
隧道开挖时的爆破震动对周边建筑物安全影响很大,但目前对不同爆破参数、周边建筑的距离与爆破开挖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不多,实际工程中也难以把握。以宁夏固原市某水工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对地表关键位置质点爆破振动频率与振动速度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1)经测试发现房屋主振频率在10~60Hz间,而一般房屋建筑的频率均小于10Hz,说明此次试验中爆破震动不能与房屋产生共振。(2)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依据爆破震动规范安全振速标准进行判别,发现此次试验中土坯房的安全距离为160 m,一般砖房为60 m。研究结果可为隧道爆破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为类似隧道的爆破工程及解决由爆破引起的纠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50.
目的:探讨 CT 双期增强扫描对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比较25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共取出甲状腺结节35枚,其中甲状腺腺瘤18枚,结节性甲状腺肿17枚。腺瘤组平扫 CT 值30~60 HU,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平扫 CT 值25~55 HU,两者差别不明显。腺瘤组增强扫描 CT 值120~160 HU,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增强扫描 CT 值60~100 HU,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甲状腺 CT 双期增强扫描对甲状腺腺瘤和结节状甲状腺肿在鉴别诊断上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