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6篇
  免费   1067篇
  国内免费   1647篇
测绘学   783篇
大气科学   596篇
地球物理   916篇
地质学   3030篇
海洋学   1024篇
天文学   88篇
综合类   417篇
自然地理   61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360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根据区域构造、古地理和地层资料,中国奥陶纪的诸多板块、地体和活动带应分属11个地理区。文章重点研究了各地理区的边界。这些相邻的地理区块在奥陶纪曾处于远距离分离状态,除华北区南界和华南区北界明显由同期秦岭活动带限定之外,地理区的界线大多只能沿发生在奥陶纪之后的构造拼贴结合带划定,只有塔里木区北界和北疆区南界,得以通过追索代表曾在奥陶纪时段内发育于塔里木板块/哈萨克斯坦中间板块/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局限洋盆或深海盆地遗迹(即残留缝合带)来予以确定。中国大陆的最终形成经历了从晚石炭世至新生代的长期地质演化过程,主要包括活动带的消减以及板块和地体的漂移、增生与会聚。  相似文献   
72.
抚顺矿区城市下压煤面积6km^2,煤炭储量23901.5万t。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煤储层特征分析.认为区内煤层气含量高(9.81~24.53m^3/t),煤层中大空隙多,透气性好,渗透率较高(0.24~3.60mD)。煤层直接顶板为厚100m左右的致密油页岩,底板为泥岩、凝灰岩,具有良好的封闭条件。根据矿区多年测试资料,采用容积法得出区内煤层气资源量为30.53亿m^3。综合开发煤层气资源符合东北老矿区的实际,其将为复苏东北重工业基地提供有效的洁净能源。  相似文献   
73.
造山带沉积盆地构造原型恢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沉积盆地是造山带中最为重要的构造单元之一,其中分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盆地的构造原型恢复可为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板块构造重建和区域找矿提供重要依据.盆地充填物的组成(包括矿床)、时代、物源区及充填序列是进行造山带古沉积盆地构造原型恢复的基础.通过沉积相、砂岩/砾岩碎屑组成、碎屑时代、构造环境、碎屑重矿物、细碎屑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古水流、生物组合等方面对盆地充填物形成的沉积环境、沉积物源区、形成时代和盆地基底属性进行综合研究,借助对现代沉积盆地的研究结果和沉积盆地的构造分类原则,恢复造山带内古沉积盆地的构造原型.  相似文献   
74.
龙固井田为全隐蔽的华北型煤田,位于巨野煤田中部,其首采扩大区主采煤层为3号煤层。考虑3煤层顶板稳定性主要受其顶板的构造信息和岩性信息影响,因此首先依据三维地震勘探综合解释成果及波阻抗反演解释成果对二者进行定量化,然后对波阻抗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得波阻抗数据和量化后的构造数据具有相同的变化范围及等量贡献。在此距离范围内构造和岩性的权值各为0.5,依此生成综合因素煤层顶板稳定性隶属度。分析3煤层顶板以上10m、20m处的综合因素煤层顶板稳定性隶属度图可以发现,该区3煤层顶板稳定性比较好。且其稳定性主要是受构造因素控制,岩性因素相对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5.
磷石膏中的磷在雨水淋滤作用下浸出,将污染堆场附近水体。本研究采用生物炭固化磷石膏中的磷,以减少其对周遭水体的污染。主要通过模拟固化实验和对照浸出实验,分析生物炭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初始pH值对固化效果的影响,通过XRD、SEM-EDS分析固化后的生成物。实验结果显示,在生物炭用量为25 mg时,单位固化量达到最大值13.20 mg/g;在反应温度T=293 K、初始pH=7条件下,反应平衡时间72 h时浸出液的磷平衡浓度Ce= 1.40 mg/L;温度提升有助于提高生物炭的固化效果,当T=308 K时,浸出液的磷平衡浓度Ce=0.167 mg/L;碱性条件有利于固化反应持续进行,在pH=11条件下,浸出液的磷平衡浓度Ce=0.153 mg/L。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炭对磷石膏中的磷具有明显的固化效果。磷石膏中的二水硫酸钙溶解后,Ca2+与表面带负电的生物炭结合,在生物炭显微结构的凹陷处,化学吸附溶液中的磷酸根生成了絮状、团簇状的羟基磷灰石(HAP)沉淀,从而使浸出磷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6.
碎斑合并融合一直是林地变更、土地利用等内业数据处理的一大难题.本文基于ArcGIS Add-In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批量融合碎斑的工具.通过设定可视化界面的相关参数,灵活调整碎斑融合规则,以期达到不同项目的通用性,最后,结合具体项目实践进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完成碎斑批量融合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7.
Huang  Xin  Li  Jiayi  Yang  Jie  Zhang  Zhen  Li  Dongrui  Liu  Xiaoping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2021,64(11):1922-1933

Using more than three million Landsat satellite images, this research developed the first global impervious surface area (GISA) dataset from 1972 to 2019. Based on 120,777 independent and random reference sites from 270 cit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omission error, commission error, and F-score of GISA are 5.16%, 0.82%, and 0.954,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global datasets, the merits of GISA include: (1) It provided the global ISA maps before the year of 1985, and showed the longest time span (1972–2019) and the highest accuracy (in terms of a large number of randomly selected and third-party validation sample sets); (2) it presented a new global ISA mapping method including a semi-automatic global sample collection, a locally adaptive classification strategy, and a spatio-temporal post-processing procedure; and (3) it extracted ISA from the whole global land area (not from an urban mask) and hence reduced the underestimation. Moreover, on the basis of GISA, the long time series global urban expansion pattern (GUEP) has been calcu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pattern of continents and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were analyzed. The two new datasets (GISA and GUEP) produced in this study can contribute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on the human’s utilization and reformation to nature during the past half century, and can be freely download from http://irsip.whu.edu.cn/resources/dataweb.php.

  相似文献   
78.
中山市绿色生态小区规划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深入解析绿色生态小区实质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评述了中山市绿色生态小区建设在概念理解、小区景观建设、住宅建设经济性及和谐统一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山近年城市建设发展情况,从提高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两个适宜”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山绿色生态小区建设的实践意义。最后从做好宣传、提高市民意识、推动实施政策等方面提出今后中山绿色生态小区发展之建议,以期促进中山城市的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9.
COM技术是新一代组件式GIS发展的主流,文章阐述了COM,COMGIS的基本原理,介绍了AreOhjects的组成结构、开发的关键技术、开发方式,以及AreGIS Engine的功能,对使用两种组件式GIS进行二次开发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了使用ArcObjects开发的一个实例——济源市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描述了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的结构设计和系统的功能,并简要说明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所使用的关键接口。  相似文献   
80.
基于GIS的山地林道网优化配置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选择永安元沙国有林业采育场的部分林班为示范,建立森林资源空间数据库.以ARC/INFO为开发平台,以山地林道网理论为指导,应用G IS技术、DBMS技术与数学规划集成技术,使用AML语言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山地林道网优化配置系统,实现计算机辅助林道网配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