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1篇
  免费   1832篇
  国内免费   731篇
测绘学   192篇
大气科学   719篇
地球物理   2701篇
地质学   3119篇
海洋学   579篇
天文学   676篇
综合类   337篇
自然地理   58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359篇
  2017年   448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499篇
  2014年   561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51.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NA associated atmospheric diabatic heating by linearly isolating the influence of ENSO.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NCEP–NCAR and ERA-40 reanalyses and a 1,000-year-long integration of the CCCma coupled climate model. Both the vertically integrated and three-dimensional diabatic heating are examined. The Rossby wave source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PNA are also diagnosed. The PNA-related heating is confined outside the tropics and is dominated by anomalies in the eastern Pacific, with a north–south dipole structure in mid-latitudes and the northern subtropics. The heating anomalies change sign with height in mid-latitudes but have the same sign throughout the troposphere in the northern subtropics. Relatively weak heating anomalies also appear in mid-latitudes, downstream of the heating dipole over North America and the western North Atlantic. The heating anomalies are largely supported by the advections related to the mean state throughout the troposphere, and partially damped by the advections related to the eddy effect, particularly at the upper troposphere over the North Pacific. Broadly similar patterns are seen from the NCEP–NCAR and ERA-40 reanalyses. Yet anomalous heating centers are generally located at relatively lower troposphere for the ERA-40 with respect to the NCEP–NCAR. The tropical heating anomalies are rather weak, remarkably different from those related to ENSO variability. In addition, the Rossby wave source collocates with the atmospheric diabatic forcing in the mid-high latitudes over the PNA sector, and shows no forcing source in the tropic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possible forcing in the mid-high latitudes, regardless of tropical heating for the PNA teleconnection. The modeled heating and wave forcing anomalie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modeled PNA compare reasonably well with the reanalysis-based estimates, increasing confidence in the observational results. The analysis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of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PNA on ENSO from the diabatic heating point of view.  相似文献   
952.
中国近百年温度曲线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度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在中国近百年温度变化方面,十几年来已取得了明显进展,这首先表现在建立了若干条全国平均气温序列,而几条主要序列间的相关系数在0.73~0.97之间。同时,这些进展也表现在基础资料质量提高、空间覆盖面扩大、序列均一性改善以及结果可靠性提高等方面。对多序列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的新结果显示,1906-2005年中国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8±0.27)℃,2007年是我国近百年来最暖的一年;代表性分析显示,现有的几条中国温度序列中除覆盖完整的序列外,其他序列在1920或1930年代以前可能主要反映中国东部变化情况,但在此之后则能较好地代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53.
江苏夏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中国160气象观测站1951-2005 年和江苏省59气象观测站1961-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 在分析江苏气温变化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江苏夏季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发现:江苏夏季气温1970s到1990s前期基本上处在一个偏凉期,1960s及1990s中后期以后基本上处在一个偏热期;江苏夏季气温异常存在显著的准6 a、准9 a的年际周期和以16 a为中心的年代际周期;江苏夏季气温趋势自西北向东南呈现正负正的位相分布特点,即江苏西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夏季气温呈现升高的趋势,其它地区呈现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54.
一次超级单体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长沙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基本反射率因子(R)、径向速度(V)、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IL)、垂直剖面等产品,分析了2008年4月8日发生在湘东地区的一次超级单体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表明:这次过程是一次典型的超级单体过程,在反射率因子上出现了钩状回波、三体散射回波、弱回波、高悬垂回波,相应的径向速度图上出现了持久的中气旋,风暴顶表现为强烈的辐散,降雹前相应的液态垂直累积含水量有一个跃增,这些多普勒雷达特征均为超级单体风暴预警提供了有利的临近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955.
本文运用重庆市主城区1993~2007年降水pH值监测资料,分析了重庆市最近15年来酸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降水pH值较低,15年来平均pH值介于3.8~4.5之间。重庆市年降水pH值基本呈递增趋势,倾向率达0.23/10a;最近5年的月际变化中,降水酸度夏高冬低,酸雨频率夏低冬高;各季节中,秋季pH值年际变化呈明显的波动状升高的趋势,其余3个季节呈弱波动,升降趋势不明显。重庆市酸雨(pH〈5.6)频率较高,各季节的酸雨频率基本在80%以上,且有增大的趋势;各季节中春季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其余季节略升高或趋势不明显。重庆市较强级别以上强度的酸雨(pH〈4.5)频率年际变化幅度较大,介于30~80%之间,变化趋势不明显。重庆市酸雨强度的变化主要受污染源排放量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6.
桂林市低温冰冻过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熠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2):16-20,110
利用常规资料,欧洲资料分析了桂林冰冻日和冰冻过程的时空分布和长(≥6d)冰冻过程、短(<6d)冰冻过程在51a平均场和距平场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957.
气象短信即传送气象信息,又蕴含着气象服务的浓郁的人文关怀,因此正确使用词语尤为重要.遗憾的是,部分气象短信中存在用语不当、内容表述不够准确简练等问题,并分别举例进行论述,期望引起气象短信编写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958.
2008年“凤凰”台风暴雨的水汽和螺旋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本文利用NCEP/NCAR1°×1°再分析格点资料和降水实况数据,对"0808"号台风"凤凰"在登陆福建前后引发浙闽沿海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水汽和螺旋度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和南海是此次强降水的主要水汽供应源。水汽输送辐合主要出现在低层,950 hPa水汽通量散度幅合场对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台风登陆福建之前,东边界的水汽输入起主导作用;登陆福建后,南边界的水汽输入逐渐起主导作用。800 hPa螺旋度正值区对未来6 h强降水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同时,螺旋度强度演变对未来6 h的降水强度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水汽收支演变表明净水汽输入量对于降水强度演变的指示效果不及螺旋度,但是整层净水汽输入明显减小时,可预见其后降水强度减小。  相似文献   
959.
一次湖北暴雪天气的诊断与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NCEP GFS资料分析了2007年1月15—16日鄂东南地区降雪过程,对造成暴雪过程的天气系统发生、发展背景场进行分析。并利用中尺度数值天气模式WRF模拟了这次暴雪过程,探讨了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天气系统的背景分析表明,这次暴雪过程主要是受700 hPa西南急流和地面冷空气的共同影响而产生的,降水过程与西南急流的变化密切联系。WRF模式较好地再现了此次暴雪的过程。模拟结果表明西南急流的减弱和移出,对应着降雪的开始和停止;在西南急流的左侧,由于低层涡度的增加,使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在连续性原理和动力机制约束下导致上升运动的加强是该次暴雪的形成机制。模式结果说明,产生暴雪的上升运动要远小于产生暴雨的上升运动,且在暴雪过程中,中层为上升运动,近地层和高层伴随着下沉运动。  相似文献   
960.
桂北动物物候气候变暖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桂北地区1989~2007年青蛙、蟋蟀始鸣和终鸣以及气温等气候要素1975~2007年同步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桂北地区青蛙和蟋蟀始鸣日期呈提前趋势,终鸣日期稳定,始终鸣间隔期及生长繁殖季显著延长;桂林雁山近34年来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特别是1997年以来增温显著,在增温过程中以春季增温为主,冬季和秋季增温次之,夏季呈弱降温趋势;2~4月平均气温和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影响青蛙和蟋蟀始鸣期和始终鸣间隔期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动物物候变化是动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