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70篇
  免费   3907篇
  国内免费   5891篇
测绘学   3330篇
大气科学   2293篇
地球物理   2843篇
地质学   10329篇
海洋学   3097篇
天文学   272篇
综合类   1264篇
自然地理   2440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368篇
  2022年   954篇
  2021年   1244篇
  2020年   974篇
  2019年   1098篇
  2018年   994篇
  2017年   959篇
  2016年   946篇
  2015年   1148篇
  2014年   1079篇
  2013年   1392篇
  2012年   1505篇
  2011年   1500篇
  2010年   1410篇
  2009年   1323篇
  2008年   1476篇
  2007年   1318篇
  2006年   1371篇
  2005年   1101篇
  2004年   864篇
  2003年   568篇
  2002年   577篇
  2001年   562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991.
分析国内外国土资源调查中GIS方法研究和应用的现状和趋势 ,提出基于多层次GIS集成的国土资源大调查思路 ,介绍和总结在大调查中应该关注的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和应用。同时指出我国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点在开展微型化嵌入式GIS、三维 /四维GIS、网络GIS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2.
中国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差异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中国的城乡差异是独特的,以人均GDP作为衡量标准来描述区域差异和进行国际比较不甚确切,文章以统计数据为基础 ,在考察了三大地带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的基础上,对1978-1998年20年间三大地带经济不平衡发展作了系统分析,通过定量计算得结论;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虽然明显,但不可怕,造成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除了历史基础和自然条件以外,首先是投入强度(尤其是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额),其次是出口能力和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文化因素也有一定影响。为缓解三大地带的差距,并保证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近期的投资重点应放在中部地带,尤其是中部城市。  相似文献   
993.
文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教育和科技落后、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下对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良影响。进而提出了陕北地区应当致力于人力资源培育机制创新的战略思路,即通过调整办学思路、改变办学模式等方式来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大力发展;改革科技体制,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科技推广工作和自主创业,达到科技推广、项目开发与人才培育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4.
三角洲感潮河段洪潮水位频率分析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珠江三角洲感潮河段年最高洪潮水位存在长期上升趋势的事实,提出了河口区感潮河段洪潮水位频率分析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新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未来不同年代同频率的设计洪潮水位各不相同,也存在相应的长期变化趋势。以灯笼山站为例,新方法计算的2030年和2050年的百年一遇设计洪潮水位分别为3.12m和3.28m,比传统频率分析方法计算的结果分别高出0.24m和0.40m。建立有关部门在制定河口区的防洪标准时,根据洪潮水位的长期变化趋势作相应的动态调整,以适应河口区洪潮水位变化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宏观经济的国际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殿廷  武聪颖 《世界地理研究》2001,10(1):104-112,83
本文以世界平均水平为参照系,对中国的宏观经济特征进行概括和评价,中国在经济规模上是发展很快的大国,在经济水平上是不断提高的究国,在经济结构上具有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经济体系,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第三产业和城镇化严重滞后,经济效益相对低下,行为开支比例太高,而科技教育投入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996.
区域发展限制性因素的探讨—以湛江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区域发展要“扬长避短”,即要重视区域优势的发挥,也要注重区域发展的限制因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湛江市为例,强调了区域发展限制性因素研究的重要性。认为湛江市的区域发展在区域政策、区域组织、区际联系和区域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湛江市的区域发展。湛江市经济实力不强、区域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发展长期滞后,主导产业的产业关联度不强,经济次益欠佳,限制性因素的负面效应非常明显。必须从限制性因素的弱化与克服方面入手,立足资源优势、合理确定经济发展政策,适当调整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重视城市形象工程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才能改善湛江市区域发展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997.
青海盐湖氯化镁资源开发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盐湖中有丰富的氯化镁资源 ,由氯化镁可生产多种镁产品 ,特别是以青海盐湖卤水提钾老卤中的镁资源开发镁产品 ,既可获得经济效益 ,又可治理氯化镁老卤造成的危害与污染 ;开展高值镁产品的研究可为盐湖开发的纵深发展打基础  相似文献   
998.
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非常严重、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以及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特点 ,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几年来王家沟流域不同种类和不同年份作物生产力变化的特征 ,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支持下 ,利用基于土壤侵蚀条件下的YIELD作物生产力模型并结合各作物的实际观测资料 ,从降雨量、气温等气象因素以及地膜覆盖、施肥、梯田等耕作措施两方面分析了该小流域作物生产力变化的原因 ,结果表明在气象因素 (大气降水 )和土壤侵蚀的共同影响下 ,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变化是影响该区域作物生产力变化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99.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分析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本文研究了上海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研究发现与经典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不同 ,上海的空间结构表现出复杂性。这些复杂性包括商业重心与 CBD分离 ;城市产业带存在多重结构 ;城市出现递阶行为上的边缘城市 ,它们的分布具有类似混沌的特点。本文对伯吉斯 (Brugess)以来的城市标准模式提出修正。  相似文献   
1000.
陈传康的学术生命路径和学术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必虎 《地理学报》2001,56(5):622-630
通过扩展传统的生命路径 ( life path)概念、并建立学术树 ( discipline tree)概念 ,研究已故当代中国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学家陈传康教授的学术史。在统计了陈传康教授全部 1 2 1 2种次的学术著述的基础上 ,首先在时间纬度上建立了学术生命路径曲线、系统式和时序式生命路径表 ,用以统计分析陈传康教授的学术论著种次的分布情况和变迁过程 ,一方面反映出著作量随中国当代历史的脉动而出现的起伏变化 ,另一方面通过观察时间轴上这些著述的学科点的分布变化 ,不仅体现 2 0世纪 5 0年代~ 90年代陈传康学术偏好的转徙 ,也反映出 5 0年间中国地理学整体的变化轨迹。利用学术树的概念 ,统计分析陈传康一生构筑的个人学术体系 ,最终勾勒出其一生经营的学术群落的整体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