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04篇
  免费   4047篇
  国内免费   5831篇
测绘学   3317篇
大气科学   2319篇
地球物理   2885篇
地质学   10478篇
海洋学   3073篇
天文学   269篇
综合类   1274篇
自然地理   2467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374篇
  2022年   970篇
  2021年   1260篇
  2020年   997篇
  2019年   1025篇
  2018年   1011篇
  2017年   980篇
  2016年   960篇
  2015年   1156篇
  2014年   1091篇
  2013年   1415篇
  2012年   1520篇
  2011年   1510篇
  2010年   1423篇
  2009年   1336篇
  2008年   1485篇
  2007年   1326篇
  2006年   1388篇
  2005年   1109篇
  2004年   867篇
  2003年   568篇
  2002年   583篇
  2001年   565篇
  2000年   414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渤海动力环境研究应关注的新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近几年关于渤海动力环境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渤海盐度长期变化、年际尺度上变化的成因、过程;与此关联的渤海环流乃至黄海环流的变异及其过程;黄河入海的水、沙变化所引起发的渤海沉积物源汇的再调整等应是未来渤海动力环境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2.
东海海底地形分区特征和成因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东海一直以其特殊的大地构造地位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关注,但作为主要受构造控制的东海海底地形的研究,以往简单趋势性描述居多,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尚不多见。不久前完成的高精度、全覆盖多波束海底地形勘测覆盖了东海部分外陆架、大陆坡全部、冲绳海槽和东部岛坡的一部分,取得了海量的测深数据。据此编绘的勘测多波束水深图和结合测区外的传统资料编绘的海底地形图使我们有机会可以重新审视和系统研究东海的海底地形特征。在定量确定了陆架坡折线、陆坡坡脚线和东部槽坡坡脚线的基础上划分出了大陆架、大陆坡、冲绳海槽平原和东部岛坡4大地形区,继之对各区的海底地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并在区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5条剖面进行了剖析。另外,从地球内营力和外营力两方面分析了影响东海海底地形发育的因素。调查分析表明:整个东海地形分带明显,地形类型多样:大陆架十分宽阔,总体北宽南窄,从大陆向海平缓倾斜,发育了广泛的NW-SE向沙脊群,自大陆向东南呈扇形发散;大陆坡呈NE-SW向条带展布,海底地形陡峻,呈阶梯状下掉,总体北缓南陡,其上峡谷密布,上穿切外陆架,下直达海槽,同时坡麓上海台沟谷伴生发育;冲绳海槽北浅南深,其内在平坦的背景上发育了众多的海山和海丘,其中心又有槽中槽地形;东槽坡地形复杂,发育了  相似文献   
183.
以野外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和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虎门的地貌动力学特征。因峡口上、下游水域开阔,涨落潮过程中发育着强大的双向不对称射流系统;由于峡口区流速最大,发育着冲刷深槽,而峡口的上、下游因流速降低,泥沙有规律地沉积,形成了涨潮三角洲与落潮三角洲堆积体,出现纵向上“马鞍”形断面特征和横向上“槽-脊-滩”的地貌特征,与其动力特征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4.
多种数字海洋地理环境信息的融合与可视化的局部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潮汐、潮流和海浪数值的计算技术和数字海底地形模型的构造方法为基础,应用层次细节模型和三维渲染技术,完成了近岸海洋环境保障的多种数字海洋地理环境信息的融合与可视化的局部实现,为今后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5.
以细角滨对虾Litopenaeus stylirostris为实验对象,按时间顺序观察了胚胎各期的形态特征。通过解剖从无节幼体到仔虾第1天各期幼体的附肢,对其发育形态及其刚毛着生方式进行了描述和统计。比较研究了细角滨对虾和凡纳滨对虾L.vannamei无节幼体期形态差异以及色素的变化、溞状幼体期眼上棘形态的差异以及大颚齿数目。结果表明,无节幼体期细角滨对虾的色素明显多于凡纳滨对虾;两者溞状幼体期眼上棘的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两者在无节幼体至仔虾第1天各期大颚活动齿的数目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86.
南沙群岛海域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氮、磷、硅)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通过1997年11月和1999年7月2个航次对南沙群岛海域的现场调查,实测了南沙群岛深海盆沉积物的孔隙度?间隙水的营养盐含量,估算了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的扩散通量?2个航次的沉积物间隙水的NO2-N,NO3-N ,NH4-N,PO4-P ,SiO3-Si含量,1997年冬季航次平均为4.68,43.84,115.68 ,6.85,425.71μmol·L-1,1999年夏季航次(H4SiO4除外)平均为2.72,36.86,31.40,10.10μmol·L-1;平均扩散通量,1997年冬季航次为0.03,-14.07,121.70,0.25,72.54μmol·m-2·d -1,1999年夏季航次(H4SiO4除外)为0.10,-11.74,40.47,-0.56μmol·m-2·d -1?NH 4和H4SiO4 是扩散量最大的2种组分,而HPO2-4 和NO-2的扩散量极小?  相似文献   
187.
9810号台风期间厦门近岸海域磷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8年10号台风期间及台风解除后一周内,对九龙江口和西海域表层水中总磷(TP)、溶解态无机磷(DIP)、溶解态有机磷(DOP)、颗粒态磷(PP)、颗粒态无机磷(PIP)和颗粒态有机磷(POP)进行了为期9d(10月26日至11月3日)的现场观测。根据观测结果,讨论了台风对上述各形态磷的分布特征的影响,认为台风伴随的增水、入海径流量的骤增和底质再悬浮的加剧导致表层水体中各形态磷含量的短期增加。  相似文献   
188.
1998年春夏南海温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利用1998年5~8月“南海季风试验”期间“科学1”号和“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两个航次CTD资料,分析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暴发前后南海主要断面的温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观测发现,南海腹地基本被典型的南海水团所控制,但在南海东北部尤其是吕宋海峡附近,表层和次表层水明显受到西太平洋水的影响.季风暴发以后,南海北部表面温度有显著升高,升幅由西向东递减,而南海中部和南部表面温度基本没变,这使得南海北部东西向温度梯度和整个海盆南北向温度梯度均减小.北部断面表层盐度普遍由34以上降低到34以下,混合层均有所发展,是季风暴发后降水和风力加剧的结果.观测期间黑潮水跨越吕宋海峡的迹象明显但变化剧烈.4~5月,黑潮次表层水除在吕宋海峡中北部出现外,在吕宋岛以西亦有发现,表明有部分黑潮水从吕宋海峡南端沿岸向西进而向南进入南海.6~7月,次表层高盐核在吕宋海峡中北部有极大发展,但在吕宋岛以西却明显萎缩;虽然看上去黑潮水以更强的流速进、出南海,但对南海腹地动力热力结构的影响未必更大.一个超过34.55的表层高盐水体于巴拉望附近被发现,似与通过巴拉望两侧水道入侵南海的西太平洋水有关.  相似文献   
189.
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的稳定,采用了土工膜覆盖边坡表面的方法.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采用有限元程序对用膜覆盖和不覆盖的边坡分别进行了降雨蒸发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数值分析.在计算结果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用膜覆盖后边坡能长期保持非饱和状态,土体吸力较高,其稳定安全系数明显高于无膜保护的边坡,用复合土工膜覆盖边坡有利于提高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0.
在搜集广阔渠截潜引水工程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勘察和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经现场调研后,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对该区枯水期浸没灾害做了预测,并据此采用类比法对汛期浸没灾害做了初步评价,研究了不同季节和不同截渗墙长度的相应浸没范围大小和受灾对象,提出了减少浸没灾害和增大自流引水流量措施的建议,不仅对该工程截潜方案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其他冲积平原区截潜工程方案设计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