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1篇
  免费   1017篇
  国内免费   1724篇
测绘学   743篇
大气科学   667篇
地球物理   636篇
地质学   3115篇
海洋学   711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304篇
自然地理   62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根据近年来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锡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的实验结果,结合相关资料,对实验过程中普通铅扣除的2种主要方法,即谐和图法和等时线法的原理、效果、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成果表明,2种主要方法各有不同的优点及局限性。在实际工作中,要想获得比较准确的测试结果,需要根据具体矿物样品的年龄范围、总的U和Pb含量、普通铅相对含量、测年精度要求等因素,灵活地选择普通铅扣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2.
In this paper, the transmitted part of the incident wave is considered to revise Taylor’s solution, which is used to extend its application for analytical models to predict the response of the plate with different material properties. The influence of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the boundary condition of the plate on fluid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i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detailed dynamic FE simulations and the two are in good agree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alytical method is valid and suitable for the plates with different material properties subjected to underwater explosion. It is found that Taylor’s results of the plate with small impedance are invalid, which indicates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field for the analytical method.  相似文献   
173.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多样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其有别于其他环境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利用蛋白酶的活性筛选策略,从辽宁省营口市某海洋淤泥中分离得到一株产蛋白酶的优势菌株DES-3。通过微生物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性质和16SrDNA基因鉴定以及系统发育进化关系的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属,命名为Pseudomonas aeruginosa sp.DES-3。其胞外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55℃和9.0。将来自于碱性污染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的编码碱性蛋白酶基因ap02与广宿主表达载体pBBR1MCS-5连接,转化至野生型菌株P.aeruginosasp.DES-3细胞中,成功构建了基因工程菌株P.aeruginosasp.DES-3/pBBR1MCS-5-ap02。基因工程菌株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较野生型菌株提高了5℃。本研究构建基因工程菌株的策略可为菌株的改造和相应工业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4.
张武昌  陈雪  赵苑  赵丽  肖天 《海洋科学集刊》2016,51(51):181-193
微食物环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和能量过程,是传统食物链的有效补充。微食物环研究是当前海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对其结构的系统研究较少,海洋微食物网结构在2000年才被Garrison提出。尽管微食物网各个类群的丰度在不同海洋环境中有相对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处于一定的范围之内,其丰度结构约为纤毛虫10 cell ml-1、鞭毛虫103 cell ml-1、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104 cell ml-1、蓝细菌104-5 cell ml-1、异养细菌106 cell ml-1、病毒107 particle ml-1。海洋浮游食物链中捕食者和饵料生物粒径的最佳比值为10:1,实际研究中该比值会略低,例如纤毛虫与其饵料的粒径比值为8:1,鞭毛虫为3:1。Pico和Nano浮游植物的丰度比(Pico:Nano)是研究微食物网结构的指数之一,该指数具有不受研究尺度影响的优点,可用于研究区域性和全球性微食物网结构。近年来,学者们从多角度对海洋微食物网的结构开展了研究,不同海区微食物网各类群丰度、生物量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研究有很多报道,微食物网的结构可受空间、季节、摄食、营养盐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对不同空间微食物网的研究中,学者往往研究不同物理性质的水团中各类群生物丰度的不同,以此来表征微食物网结构的不同;同一海区微食物网结构的季节变化也是使用各个类群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来表示,该变化主要受水文环境因素影响。摄食者对微食物网各类生物的影响通过三种途径:1. 中型浮游动物摄食;2. 中型浮游动物摄食微型浮游动物,通过营养级级联效应影响低营养级生物;3. 中型浮游动物通过释放溶解有机物、营养盐影响细菌和低营养级生物。浮游植物通过产生化感物质和溶解有机物影响微食物网结构,而营养盐的浓度及变化则可以对微食物网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5.
正Objective The Late Paleozoic Southern Tianshan Ocean is usu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last-closed ocean in the Tianshan Orogeny.However,there is still no consensus if this is indeed the case.Blueschist,eclogite and ophiolite are present in the Atbashi Range,Kyrgyzstan,which are believed to be the relics of the Southern Tianshan Ocean.New data obtained through Ar-Ar isotopic analysis in this  相似文献   
176.
针对乌尉(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地处高寒、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判据的边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分析研究三高地区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其变形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以TSMR评价体系为框架,考虑地震荷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引入地震作用影响系数β,建立了适用于“三高”地区公路边坡岩体质量分级体系THRSMR;基于边坡可靠性分析理论,归纳总结Monte Carlo法的操作步骤,并借助GEO-SLOPE软件,给出各研究边坡的可靠度指标与失效概率;最后,将定性评价、极限平衡分析、可靠度分析和数值计算的结果分别作为基础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每一边坡的边坡稳定性,给出进一步量化结论。其结果对类似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7.
为考虑土体剪切模量对陡坡段桥梁基桩内力计算的影响,首先探讨桩后土压力的分布形式,并根据陡坡段桥梁基桩的承载特性建立简化分析模型;其次,引入Pasternak双参数模型,建立可考虑土体剪切模量的地基抗力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受荷段与嵌固段基桩微元进行受力分析,求得各段控制差分方程,从而进一步迭代求解桩身位移及内力;最后,分别用陡坡段桥梁基桩实测数据与Pasternak双参数模型算例对本文内力计算方法进行验算,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用于陡坡段桥梁基桩内力计算是合理的,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8.
针对典型滑坡滑动单元在地震过程中的滑移特征,制作了典型振动台物理模型,通过输入不同频率、峰值和持时的正弦地震波,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工作,得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新成果:(1)在输入地震波强度足够大时会出现瞬时沿滑带向上的滑移行为,存在向上和向下两个滑移屈服加速度;(2)在研究分析中,不可以坡底输入的地震加速度值而应以滑带处局部加速度值作为判别滑移与否和滑移量大小的计算数据;(3)滑体沿滑带产生的永久滑移总量随地震波持时增加呈阶梯波状增长;(4)不同时刻任一周期的振动滑移特征相对独立,且每一地震波周期时间内具有几乎相同的周期性滑移特征,总体滑移量是无数周期内滑移量的累加;(5)在每一地震波周期时间内,滑体向上和向下的滑移特征受控于相应向上和向下屈服加速度,其向上和向下滑移矢量和构成每一周期时间内的永久位移。  相似文献   
179.
大应变静力触探数值模拟及锥形因子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模拟圆锥在不排水黏土中的静力贯入和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目标,假设土体为均质弹性—完全塑性材料且服从Mises屈服准则,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网格划分技术确保锥尖土体在大应变条件下的网格质量,进行大应变有限元数值模拟,并分析了稳定状态下土体刚度指数、原位应力状态和锥尖粗糙程度对塑性区半径与锥形因子的影响,获得了锥形因子表达式。模拟结果表明:塑性区随着刚度指数的增大而增大,锥尖周围塑性区的径向扩张处于柱形孔扩张和球形孔扩张之间,更接近于球形孔扩张;锥形因子随土体刚度指数、锥尖粗糙程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土体原位应力状态参数的增大而减小;得到的锥形因子表达式可以量化土体刚度指数、原位应力状态和锥尖粗糙程度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80.
黄土地区高层建筑纠倾加固的工程实例研究目前较少,虽然既有地基基础加固措施很多,但是它们在黄土地区的应用有一定局限性。文章在工程实践基础上,将微型桩与灰土桩两种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该加固结构的布置形式、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充分发挥各自优点,提高微型桩承载力,控制建筑沉降。通过纠倾加固工程实例,对微型桩结合灰土桩的加固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加固建筑从纠倾结束到沉降稳定,最大沉降量仅5.6 mm,表明微型桩结合灰土桩在黄土地区高层建筑加固工程中加固效果良好,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