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7篇
  免费   1268篇
  国内免费   1931篇
测绘学   928篇
大气科学   608篇
地球物理   962篇
地质学   3533篇
海洋学   907篇
天文学   76篇
综合类   408篇
自然地理   774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333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464篇
  2009年   461篇
  2008年   479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91.
首次对南海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中甾体类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柱层析、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薄层色谱(TLC)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等现代波谱分析及物理常数对照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从南海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甾类化合物, 结构依次为: 3β, 6β, 11-trihydroxy-9, 11-seco-5α-chloest-7-en-9-one (1); 3β, 6α, 11- trihydroxy-9, 11-seco-5α-chloest-7-en-9-one (2); 3β, 6α, 11-trihydroxy-5α-chloest-7, 22(E)-dien-9-one (3); pregnan-4-en-3, 20-dione (4); 5α-pregnan-3, 20-dione (5); 3β-hydroxy-pregnan-5-en-20-dion (6); 3β-hydroxy-5α-pregnan-20-one (7); 和3β, 6α, 11-trihydroxy-9, 11-seco-5α-gorgosterol (8)。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Leptogorgia属中得到。  相似文献   
192.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can reveal and protect cultural tourism heritage by means of cultural tourism in the “time category” and the “space category”.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and the evaluation, scoring and grading of existing and potential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are the key to the protection of heritage, history and culture along these routes, and the key to encouraging the standardization, brand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formats on the routes. Yunnan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are diverse and rich in resources, and their developmental foundation is good. However,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ctivities occur along separate lines and there is a lack of unified manage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information analysis, problem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of status in the local practices of Yunnan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and to guid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Yunnan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Based on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COE (Council of Europe), UNESCO WHC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and ICOMOS(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decisive criteria for line evaluation by interpreting and summarizing the connotations of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and determines that the evalua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should include lines. Five aspects―the theme, the participating subject, the object itself, related activities and multi-party value―are used to construct a five-component model.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consumer utility function, a complete route evaluation and hierarchical system is constructed. Then, taking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cultural tourism route as an example and using the expert scoring method 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actual scores and grades of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cultural tourism route are determined,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proposed. The paper also verifies the applica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promotes and improves the feedback evaluation system. The aim is to at promote and widely apply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realiz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individual cases to joint cases, and promoting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routes.  相似文献   
193.
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湖南重要的铅锌生产基地。矿床内矽卡岩型铜(钼)矿化受侏罗纪花岗闪长斑岩的控制,而主要的铅锌矿体则产于远离岩体的碳酸盐地层中,且缺乏可靠的矿化年龄限制。为了查明宝山铅锌矿体与花岗闪长斑岩之间的成因关系,文章对宝山花岗岩类中浸染状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和钾长石的铅同位素,以及铅锌矿石萤石脉石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并与前人报道的铅锌硫化物矿石的硫、铅同位素进行了对比,尝试为宝山铅锌矿化的物质来源及成因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花岗闪长斑岩中浸染状黄铁矿的δ34S值为+1.5‰~+3.5‰,与铅锌矿石硫化物(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铁矿)相一致;同时,花岗岩类中钾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8.4789~18.7668、15.6835~15.7220和38.7903~39.1035,具有壳源的特征,且与铅锌矿石硫化物的铅同位素分布范围相吻合。宝山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特征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应是铅锌矿化的主要硫源及金属来源。宝山矿床铅锌矿石萤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具有低温(130~150℃)、低盐度(8%)的特征,可能是岩浆热液演化到晚期的产物。结合已有的有关资料加以对比和分析,研究认为,宝山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应来源于花岗闪长岩的岩浆期后热液,在热液演化晚期迁移到远端地层中沉淀,形成了宝山的主要铅锌矿体。  相似文献   
194.
遥感数据的在线信息分析服务技术是基于在线处理技术,整合各种遥感信息和技术资源,通过标准Web Service调用方式以按需共享的方式提供遥感应用服务。本文就高分遥感数据产品的在线信息分析技术框架及信息分析结果的在线可视化系统实现展开研究,通过整合遥感数据处理算法及处理工具资源进行系统集成,并利用标准Web Service调用的方式为用户统一提供在线数据分析服务,使用户无须安装复杂处理软件就能在线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线信息分析服务系统能稳定高效地为3—5级高分影像数据产品提供在线的数据分析功能,能有效降低行业应用高分遥感影像的难度,进一步增强了对高分遥感影像数据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5.
谢潇 《测绘学报》2016,45(10):1260-1260
正地理视频是智慧城市和城市安全领域的重要战略资源。复杂城市环境中公共安全事件大范围流动、多阶段演化及多因素并发等新特征,使现有基于摄像机位置分布存储与分区管理的地理视频组织产生涉案数据检索中迅速扩大的虚警输出规模与急剧降低的涉案信息价值密度。发展支持涉案数据快速整合和案件知识高效理解的数据组织新机制成为发挥地理视频安防价值的重要科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6.
科技部在"十三五"期间部署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资助了"全球气候数据集生成及气候变化关键过程和要素监测"研究项目。项目围绕由全球气候观测系统提出的基本气候变量,完善地空天基观测体系,生成中国首套以遥感数据为主体的涵盖大气、海洋和陆表长时间序列、高精度、高时空一致性的产品,即气候数据集,动态监测全球变化关键过程和要素。  相似文献   
197.
高杰  谢建涛 《测绘工程》2016,25(12):25-31
BDS三频观测条件下可以组合得到具有优良特性的虚拟载波观测量,有利于改善非差观测数据的周跳实时探测与修复。文中提出一种基于BDS三频非差数据的周跳实时探测与修复模型:首先,采用消电离层无几何HMW组合观测量探测和修复EWL周跳;然后,将经过修复的EWL观测量与WL组合消除几何相关项,忽略电离层延迟残差进而确定WL周跳;最后采用经过修复的WL观测量与NL组合形成无几何观测量,并通过优化载波相位组合确定电离层延迟的变化量以探测和计算NL周跳,并通过简单变换得到原始载波观测量的周跳值。通过实测BDS三频数据对模型可行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在30s的采样率以及电离层活动活跃条件下,该模型都可有效实时探测和修复各类周跳。  相似文献   
198.
在完成雕像三维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CG动画软件ZBrush完成模型后期贴图的制作,实现了CG动画和传统三维建模的结合,最终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Geomagic和3ds Max主流贴图软件对于不规则模型可能出现的贴图接缝问题,并指出了相关的注意事项,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三维建模及古物重建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99.
为适应中国民用航天遥感从科学试验向业务服务模式转变,更好地探索、了解与解决应用需求与航天遥感系统对接等方面遇到的技术问题,促进航天遥感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适时于2004年成立了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10余年来,论证中心以航天遥感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面向应用的航天遥感科学论证概念、理论方法、技术工程与应用研究。本文是论证中心团队长期从事航天遥感科学论证研究与实践的系统总结,介绍了遥感论证初步认知、遥感论证关注问题、遥感论证理论体系与模型方法集、遥感论证能力建设及遥感论证实践等方面内容,给出了遥感论证定义并详细分析了研究范围和内容,提出了由知识维、进程维和逻辑维所组成的遥感论证作用域3维空间结构,指出社会发展加快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带动整个航天遥感数据信息链向更大规模、更短响应时间周期、更综合数据集成、更高数据质量、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航天遥感系统将进入新的"智慧遥感"发展阶段。得益于十余年来中国民用航天快速发展,我们经历了风云三号新型载荷校飞、多角度多光谱偏振遥感器论证、环境星应用工程论证等实践,取得了多方面理论方法的突破,并应用到2030民用航天发展规划、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自然灾害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2030中国综合地球观测系统规划等论证当中。经过不断实践,快速迭代,形成了遥感论证理论体系及相应的十大模型方法,包括遥感信息流模型、遥感信息特征模型、遥感信息应用模型、遥感信息量分析模型、遥感数据工程模型、航天遥感系统结构模型、航天遥感系统状态描述模型、航天遥感系统质量模型、航天遥感系统发展动力模型及能力体系模型。这些模型方法全面反映了航天遥感系统特征、结构、状态、发展动力、条件等,可广泛用于对航天遥感系统进行顶层设计、规划、考察、分析、评价、预测,并开展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0.
结合像元分解和STARFM模型的遥感数据融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空间、时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在监测地表快速变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特定传感器获取的遥感影像在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技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像元分解降尺方法(Downscaling mixed pixel)和STARFM模型(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相结合的CDSTARFM算法(Combination of Downscaling Mixed Pixel Algorithm and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进行遥感数据融合。首先,利用像元分解降尺度方法对参与融合的MODIS数据进行分解降尺度处理;其次,利用分解降尺度的MODIS数据替代STARFM模型中直接重采样的MODIS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最后以Landsat 8和MODIS遥感影像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1)CDSTARFM算法比STARFM和像元分解降尺度算法具有更高的融合精度;(2)CDSTARFM能够在较小的窗口下获得更高的融合精度,在相同的窗口下其融合精度也高于STARFM;(3)CDSTARFM融合的影像更接近真实影像,消除了像元分解降尺度影像中的"图斑"和STARFM模型融合影像中的"MODIS像元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