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09篇
  免费   2739篇
  国内免费   2003篇
测绘学   725篇
大气科学   1283篇
地球物理   3631篇
地质学   5507篇
海洋学   1277篇
天文学   713篇
综合类   743篇
自然地理   127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427篇
  2021年   481篇
  2020年   444篇
  2019年   640篇
  2018年   687篇
  2017年   702篇
  2016年   758篇
  2015年   754篇
  2014年   810篇
  2013年   869篇
  2012年   672篇
  2011年   692篇
  2010年   687篇
  2009年   609篇
  2008年   612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498篇
  2001年   406篇
  2000年   372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生物制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世界上利用的能源90%以上都是“化石能源”(如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随着人类不断利用这些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它将会逐渐枯竭, 且其燃烧形成的产物(如CO2和SO2等)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如温室效应和酸雨), 也有害于人类健康。因此, 人类正面临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为满足能源需求量日益增长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我们必须寻找环保型的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 以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氢能将有可能替代“化石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主要形式。氢能具有许多优点:①氢能燃烧时只生成水, 不产生任何污染物, 甚至连CO2也不会产生, 实现真正的“零污染” 和“零排放”;②氢能的能量密度高, 放热高达122 kJ/g, 是焦炭放热的4.5倍, 汽油的2.68倍;③氢能可经济有效的输送和储存, 可以利用已有的天然气管道输送, 输送成本低, 甚至优于输电, 因为输送氢能不会产生如电能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损耗;氢能的存储也比较简便, 其中储氢合金材料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储氢方法, 该方法储氢能力强、运输方便、操作容易, 且安全可靠。在利用储氢合金进行储氢时, 还可用以进行制冷或采暖(Kulkova et al., 2006), 因为储氢材料在吸氢时放热, 在放氢时吸热。正因为氢能具有如此多的优点, 许多大的跨国公司开始对制氢技术高度关注, 如主要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等)对开发以氢能作为燃料的汽车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宝马公司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制以氢能为能源的汽车, 宝马公司现在已拥有了时速达240km的氢能汽车(Munro,2003)。同时, 一些发达国家的科研院所的科学家们对氢能的制备方法、制氢机制以及提高产氢量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72.
New sour pools have recently found in the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m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he East Sichuan Basin in China with H2S up to 17.4% by volume. A recent blowout from a well drilled into this formation killed hundreds of people as a result of the percentage concentrations of H2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origin of fatal H2S as well as the cause of petroleum alteration, H2S concentrations and the isotopes, δ34S and δ13C have been collected and measured in gas samples from reservoirs. Anhydrite, pyrite and elemental sulphur δ34S values have been measured for comparison.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H2S gas are found to occur at depths >3000 m (temperature now at 100 °C) in evaporated platform facies oolitic dolomite or limestone that contains anhydrite nodule occurrence within the reservoirs. Where H2S concentrations are greater than 10% its δ34S values lie between +12.0 and +13.2‰ CDT. This is within the range of anhydrite δ34S values found within the Feixianguan Fm (+11.0 to +21.7‰; average 15.5±3.5‰ CDT). Thus H2S must have been generated by thermochemical sulphate reduction (TSR) locally within the reservoirs. Burial history analysis and fluid inclusion data reveal that the temperature at which TSR occurred was greater than about 130–140 °C, suggesting that the present depth-temperature minimum is an artifact of post-TSR uplift. Both methane and ethane were actively involved in TSR since the petroleum became almost totally dry (no alkanes except methane) and methane δ13C values become significantly heavier as TSR proceeded. Methane δ13C difference thus reflects the extent of TSR. While it is tempting to use a present-day depth control (>3000 m) to predict the distribution of H2S in the Feixianguan Fm, this is an invalid approach since TSR occurred when the formation was buried some 1000–2000 m deeper than it is at present. The likelihood of differential uplift across the basin means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a basi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rmal history of the Feixianguan Fm so that it is possible to determine which parts of the basin have been hotter than 130–140 °C.  相似文献   
73.
应用勘探层分析及石油资源专家系统对XH凹陷下第三系勘探目的层的三个勘探层烃资源量作出了综合预测,结果表明,凹陷内各勘探层,尤其是渐新统勘探层,烃资源量相当可观。提出在渐新统内的地层圈闭中可进一步作详细的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 36 5 nm波长紫外线辐射中国对虾精子对其顶体反应和受精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剂量紫外线辐射促进精子发生顶体反应 ,大剂量辐射使精子丧失发生顶体反应的生理机能并死亡。 36 5 nm波长紫外线能够透过精荚和纳精囊盖 ,对其内精子起到杀伤作用。精液稀释液在紫外线下辐射 5~ 8s,仍有部分精子具有受精能力 ,但胚胎在早期阶段即死亡。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的过程中 ,紫外线辐射精液稀释液 5~ 8s,可获得遗传物质失活的精子 (激活源 )。经透射电镜观察分析 ,紫外线对精子遗传物质的损伤是一种使染色质变性的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75.
重力活塞取样器是海洋地质调查不可缺少的调查设备,而管口封又是重力活塞取样器的重要部件。管口封的好坏不但影响到取样器的贯入深度和取芯丰,还影响到所取岩芯的质量.介绍了一种最近研制成功的新型全封闭刀口联合式管口封。海上实验在特定海区成功的获取了17.11m的长岩芯,取样率达91.3%,创造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用重力活塞取样器获取岩心的最长记录。该设计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授予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76.
刘文远  蔡兴远 《海洋学报》1982,4(3):384-389
海水中痕量硅酸盐常用硅钼黄法测定[1-4].本文进一步研究酸度对硅钼黄形成反应的影响,采用合理的高酸度以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使盐效应校正系数降低至4%.试验用人工海水工作曲线,结果免除了盐效应校正手续.试验将反应试剂事先混合后一次加入,简化了分析操作,缩短了工作时间,减少了船上的工作量.监于硅酸盐可能有聚合及水解反应,曾试验本方法制备的硅标准溶液的稳定性,结果可稳定一年之久.  相似文献   
77.
水动力作用下管道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振荡流水槽在以下两种约束条件下,研究波浪作用下直接铺设于砂质海底的管道失稳临界条件:1)管道两端自由;2)管道可水平、垂直自由运动,但流动受到限制。试验结果表明,管重无量纳数G与管道失稳的临界Fr数之间大致呈线性关系,而当G超过一定数值时,管道是侧向稳定的。管道的约束条件、砂床特性和加载速度对管道稳定性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78.
Microbialdegradationofchemicallydispersedcrudeoilinmarineenclesureecosystem—Ⅰ.Comparisonsofdifferentnutrientsatlowlevelprimar...  相似文献   
79.
银川盆地中更新世以来的孢粉记录及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银川盆地中更新世以来的孢粉记录及据此所重建的古气候参数,揭示了该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演变特征,其演变经过了温湿→凉湿→温和→冷湿→温干→凉较湿→冷湿→温干→凉润→温较干→温干的变化,并与新疆地区,黄土高原以及深海δ^18O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各地的古环境变化大致同步,该区由于位置靠西,邻近沙漠,最近地质历史时期的区域性干旱特色明显。  相似文献   
80.
介绍一种反馈补偿法修正传感器电桥电路的非线性。提出反馈补偿原理及应用实例,指出用该方法可获得满意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