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6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697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723篇
地球物理   625篇
地质学   992篇
海洋学   284篇
天文学   118篇
综合类   273篇
自然地理   23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实时GPS气象网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丁金才  叶其欣 《气象》2003,29(6):26-29
简述了GPS气象学的发展动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GPS气象网的概况,着重介绍了如何解决计算方法和设备、通信系统、产品实时演示系统和系统准业务化管理等问题,实现GPS气象网的近实时运转。  相似文献   
932.
地震目录和震相数据在地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中国地震台网、全球地震台网地震目录数据库和震相数据库的内容和查询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33.
青藏高原东西向伸展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张进江  丁林 《地质科学》2003,38(2):179-189
东西和南北向伸展是青藏高原最显著的地质特征之一。南北向伸展形成的东西走向伸展构造,主要包括藏南拆离系(STDS),和沿喀喇昆仑—嘉黎断裂带(KJFZ)发育的正断层体系。东西向伸展形成数目众多的南北走向伸展构造,它们切割青藏高原几乎所有的东西走向构造单元,包括羌塘地块、KJFZ和STDS等,说明东西向伸展以整体形式发生并同时波及整个青藏高原,而不是由以KJFZ和STDS为边界的不同地块的不均匀挤出所致。南北走向伸展构造在地表呈之字形,为南北向挤压形成的追踪张断裂;剖面上表现为被后期高角度正断层叠加的拆离断层,拆离断层形成于中-晚中新世而高角度正断层形成于上新世及以后。导致拆离断层的东西向伸展可能是南北向挤压的变形分解,后期高角度正断层作用可能是高原隆升后的垮塌所致。东西向伸展是控制青藏高原新生代浅色花岗岩和盆地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34.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具有模糊性,简单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价结果存在不足,笔者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与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进行地下水质评价与分区的复合模型,并以MATLAB为平台开发了模型计算的常用函数。尝试将模型应用于抚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区,取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935.
探讨了南和沟铜矿床原岩建造、地层岩性、变质作用、地质构造的控矿作用及其多阶段、多源、多成因和层控性特点  相似文献   
936.
The electric conductivity of gabbro has been measured at 1.0 - 2.0 GPa and 320-700℃, and the conduction mechanism has been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impedance spectra.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lectric conductivity depends on the frequency of alternative current. Impedance arcs representing the conduction mechanism of grain interiors are displayed in the complex impedance plane, and the mechanism is dominated at high pressure.These arcs occur over the range of 102 - k× 105 Hz (k is the positive integer from 1 to 9). On the basis of our results and previous work, it is concluded that gabbro cannot form any high conductivity layer (HCL) in the middle-lower crust.  相似文献   
937.
毛景文  赫英  丁悌平 《矿床地质》2002,21(2):121-128
胶东地区发育有两种类型的金矿床,以玲珑,焦家,三山岛,乳山为代表的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和以大庄子,蓬家夼为代表的胶莱盆地北缘滑脱破碎带内的角砾岩型金矿,本文选择了两种类型中的玲珑,三山岛和大庄子金矿床进行碳氧氢同位素测定。初步认为两类金矿属于同一成矿系统,它们形成于120Ma左右的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和软流圈上涌期间,岩浆流体和地幔脱气与胶东世界级金矿的形成密切相关,在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矿石中可见深刻的地幔流体和岩浆流体的“烙印”。形成于滑脱破碎带中的角砾岩金矿流体与中生代大气降水和海相碳酸盐岩发生了强烈的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938.
江苏夏季逐日降水极值统计特征诊断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方  范金松等 《气象科学》2002,22(4):435-443
本文利用江苏省5个代表性测站历年逐日降水资料,借助于非正态假设下的(Gamma分布)极值统计特征诊断方法,由一般平均统计特征量(均值,方差,自相关),估计计算其极端降水统计特征(平均出现频率,间隔时间,持续时间)并分析其年代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江苏地区夏季降水极值特征的年际和年代际变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降水量极值出现频数的年际变化具有准2-3年和准7-10年周期。指出降水极值出现次数不仅取决于降水量,还取决于逐日降水变率和各年内降水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939.
Research on the 3—D Seismic Structures in Qinghai—Xizang Plateau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the recording data from the analogue and broadband digital seismic stations in and around Qinghai-Xizang (Tibet)Platean,the three dimensiomal 3-D) seismic velocity stroctures in Qinghai-Xizang Plateau we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regional body wave tomography and surface wave tomography.The results from these two tomography methods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for P-and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in crust and upper mantle.They show that there are remarkahle low velocity zones in the upper crust of L hasa block in the south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the lower crust and upper mantle of Qiangtang block in the north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These phenomena may be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steps of collision process 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相似文献   
940.
Crust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in Taiwan and its coastal ar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Both Taiwan Island and Chinese mainland belong to Eurasian plate in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the nearest distance between Taiwan Island and Fujian Province, which is located on the opposite coast, is only 130 km. Although there are high-precision GPS networks in both Taiwan and Fujian Province, joint GPS measurement cannot be made directly because of the inconvenient contact due to the strait between them. However, the GPS networks arranged on 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