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5篇
  免费   940篇
  国内免费   1355篇
测绘学   524篇
大气科学   508篇
地球物理   513篇
地质学   2506篇
海洋学   643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257篇
自然地理   59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61.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探讨海水中分别添加氨氮(以氯化铵作为氨氮源)0(对照组,C0组)、10(C10组)、20(C20组)、30(C30组)、40 mg/dm3(C40组),胁迫24、48、72、96 h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各组织器官中SOD、G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拟穴青蟹鳃中SOD活性,除C40组外,其余各组在胁迫24、48 h随氨氮含量升高而升高,胁迫72、96 h则随氨氮含量升高而下降(p〈0.05),C40组的则随胁迫时间延长而一直呈下降趋势;各组拟穴青蟹鳃、肝胰腺和肌肉的SOD活性变化趋势相同,鳃和肌肉SOD活性最高均出现在胁迫48 h,肝胰腺SOD活性最高则在胁迫72 h.各组拟穴青蟹鳃GPX活性在胁迫24、48和72 h随氨氮含量升高而下降,胁迫96 h随氨氮含量升高而增大;各组拟穴青蟹肝胰腺和肌肉GPX活性变化与肝胰腺SOD活性变化趋势相似,胁迫48 h,C40组拟穴青蟹肝胰腺GPX活性最高.氨氮胁迫显著影响拟穴青蟹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962.
应用荧光显微直接计数法,研究了2006年夏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细菌、浮游病毒数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它们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浮游细菌数量为(6.92×105~5.54×106)个/mL,浮游病毒数量为(2.22×106~9.97×107)个/mL.浮游细菌和浮游病毒数量的平面分布特征较一致,均为近海过...  相似文献   
963.
根据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需要,研究出一种可用于深海的大型构件、平台组块运输的新型甲板运输船.文中着重对其总纵强度和横向强度进行深入分析,优化出可满足任何海域的结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可靠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64.
采用偕胺肟化聚丙烯腈/蒙脱土(APAN/MMT)复合纳米吸附材料对海水中的铀进行吸附,考察了吸附条件对APAN/MMT吸附铀量的影响,并对APAN/MMT吸附铀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铀初始浓度、溶液温度较高、采用磁力搅拌吸附方式有利于吸附速率的提高,溶液pH对吸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在pH为5时,平衡吸附...  相似文献   
965.
A psychrophilic bacterium strain 547 producing cold-adaptive alkaline protease was isolated from the deep sea sediment of Prydz Bay, Antarctica. The organism was identified as a Planomicrobium species by 16S rRNA analysis. The optimal and highest growth temperatures for strain 547 were 15℃ and 30℃, respectively. The extracellular protease was purified by ammonium sulfate precipitation and DEAE cellulose-52 chromatography.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and pH for the activity of the purified enzyme were 35 ℃ and pH 9.0, respectively. The enzyme retained approximately 40% of its activity after 2 h of incubation at 50℃. The enzymatic activity was inhibited by 1 mmol/L phenylmethyl sulfonylfluoride (PMSF) and hydrochloride 4-(2-aminoethyl)-benzenesulfonyl fluoride (AEBSF), indicating that it was a serine protease. The presence of Ca2+ and Mn2+ increased the activity of the enzyme. The protease gene with a size of 1 269 bp was cloned from Planomicrobium sp. 547 using primers designed based on the conserved sequences of proteases in GenBank. The Planomicrobium sp. 547 protease contained a domain belonging to the peptidase S8 family, which has a length of 309 amino acid (AA) residues. The alignment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AA sequence indicated that the protease belonged to the subtilisin family.  相似文献   
966.
巴基斯坦红其拉甫国家公园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其拉甫国家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喀喇昆仑山南坡,介于36°04′~37°05′N和74°38′~75°45′E之间,海拔3 200~6 000 m之间,平均海拔4 000 m,总面积约2 270 km2,建于1975年.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分布于该地区的植物从区系组成、区系性质的角...  相似文献   
967.
天气雷达作为龙卷风监测预警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具有超高时空分辨率的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较好地捕获并提前预警龙卷风。以2022年6月19日07时发生在广东佛山南海的一次龙卷风为例,详细剖析龙卷生消及雷达监测预警过程。借助雷达智能预警软件,利用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天气雷达的双偏振量和超高时空分辨率数据,实时反演三维风场和分析龙卷碎片(TVS)特征,能够显著提高龙卷风监测预警水平。实例表明,本次成功地提前18分钟预警龙卷,进一步说明了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天气雷达在强对流天气探测方面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68.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圈矿方法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资源。稀土总量(TREO)与稀土浸取量(SREO)是评价这类矿产资源规模与可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但是四十多年来勘查评价方法一直以总量圈矿、以配分定性,与其采矿工艺和当前稀土价值不符。本文在矿区勘查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量系统的样品测试结果,结合近五年稀土价格推算的浸取量和单元素圈矿指标,开展了稀土总量、稀土浸取量和稀土单元素三种圈矿方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对比区内,用稀土总量≥0.05%圈出的矿体与稀土浸取量≥0.03%圈出的矿体,后者的矿体面积、矿体厚度及资源储量要明显大于前者,存在一些地段或部位总量圈定不是矿而浸取量圈定是矿,一些地段或部位总量圈定是矿而浸取量圈定不是矿的现象。稀土单元素圈矿能够直观地反映稀土的主要组分及分布状况,有利于体现单一稀土矿床的经济价值,较稀土总量圈矿和稀土浸取量圈矿更加精细、更加合理,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种科学评价方法;但也可能出现因一些元素含量偏低而难以单独圈矿的现象,从而造成资源流失。本文提出,在勘查评价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时,为保障资源的充分利用,在稀土单元素圈矿的基础上,还应注重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69.
内蒙古林西地区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林西地区是我国东部重要的萤石矿集区之一,对该区四个萤石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主要发育液相包裹体,还发育少量气相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40~270℃之间,盐度变化范围为0.18%~4.65%NaCleqv,密度变化范围为0.61~0.95 g/cm3,属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体系流体;激光拉曼结果表明包裹体成分以H2O为主,含有H2和C3H6。根据显微测温结果,认为水/岩反应很可能是该区萤石沉淀的主要机制。结合地质特征以及普遍低的均一温度和盐度,认为该区萤石矿具有大气降水热液成因特征,成因类型属于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970.
土壤重金属生态危害评价:以典型金矿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典型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土壤污染的主要因子是Cd、As、Hg、Cu、Pb、zn等重金属元素污染,金矿三废排放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一号金矿区Hg、Cd、As三种元素对土壤危害的贡献率之和达到94%,其中仅Hg元素的贡献率就达到了77%。二号金矿区Hg、Cd、As、Pb、Cu五种元素对土壤危害的贡献率之和达到97%,其中仅Hg元素的贡献率就达到了61%。金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强、很强的土壤样品数量占总数的66.54%,占金矿专题研究区控制总面积的79.51%,土壤潜在生态危害严重,本成果为金矿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