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97篇
  免费   4541篇
  国内免费   6724篇
测绘学   3437篇
大气科学   2737篇
地球物理   3682篇
地质学   12276篇
海洋学   2922篇
天文学   373篇
综合类   1671篇
自然地理   2764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399篇
  2022年   1159篇
  2021年   1483篇
  2020年   1129篇
  2019年   1282篇
  2018年   1172篇
  2017年   1108篇
  2016年   1109篇
  2015年   1353篇
  2014年   1316篇
  2013年   1593篇
  2012年   1745篇
  2011年   1716篇
  2010年   1674篇
  2009年   1516篇
  2008年   1542篇
  2007年   1477篇
  2006年   1414篇
  2005年   1153篇
  2004年   845篇
  2003年   607篇
  2002年   633篇
  2001年   558篇
  2000年   473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混凝土的渗透性与耐久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渗透性是混凝土耐久性中最重要的内容。论述了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以及混凝土渗透机理和渗透性与耐久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中太平洋海山群漂移史及其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太平洋海山群的海山呈簇状排列且近EW向展布于太平洋海山密集区,其四周分布着一系列NW走向的线性列岛及规模巨大的水下海山链。它位于明显属于海山链构造的夏威夷群岛和马绍尔群岛之间,处于莱恩群岛的北西向延伸方向上,与热点作用的板内火山作用关系密切。结合前人对中太平洋海山群形成和漂移的认识,从板块运动和几何学角度出发,采用Backtracking和Hot-spotting海山追踪方法对该区海山进行了追踪,发现该区海山的热点源主要位于现今法属玻利尼西亚群岛区(法属玻利尼西亚热点群),这与前人从古地磁和钻探资料出发得到的结果相接近。研究表明,中太平洋海山群是多热点成因的板内火山作用和板块构造运动的共同产物,它在130~90Ma期间起源于法属玻利尼西亚热点群,曾随着太平洋板块发生过向南和向北的运动,既有水平方向的漂移又有垂直方向上的升降,在漂移和升降过程中还受到了当时大规模多期的热点活动和断裂活动的改造作用,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后才到达今天的位置,最后形成了现今呈簇状分布的海山群。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分析近几年青岛市地表,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总结水环境污染地区分布规律,摸清水环境污染形成原因,对当前防污治污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4.
钝顶螺旋藻部分原生质体及单细胞的制备与培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于1992年1月-1994年4月,进行超声波处理方法制备钝顶螺旋藻部分原生质体以作为基因工程受体,以及制备单细胞用于固体平板克隆化培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以20kHz频率、15W功率作用30s,可使藻丝体断裂成15.0±1.6个细胞长度;延长作用时间,至2-6个细胞长度时,细胞壁结构遭到破坏,形成部分原生质体;继续作用,可形成少量原生质体和大量单细胞。断裂藻丝体、部分原生质体、单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均可涂布于固体培养基上再生或生长。以一定密度涂布单细胞与原生质体,能够形成彼此分开的单个克隆,可用于筛选及遗传分析。本文提供了一种节省溶菌酶的制备螺旋藻透性体的方法,超声波作用利于外源基因的导入,而涂布培养利于进一步的筛选和形成克隆。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着重研究大地形对正压大气迭加在非均匀纬向基本气流上挑动演变的影响。用WKBJ方法推导了正压扰动的频率和频散关系以及波作用量所满足的方程。当基本流场定常且存在无限长的东西向山脉时,则有波作用量守恒。据此,获得了正压不稳定的必要条件:即在所考察的平面域内至少在某点或某些点上含地形效应的某一物理量等于零,扰动就可能得到发展。对波包动能的倚时变化的讨论得知,在无摩擦正压纬向非均匀基流的情形,地形对扰动动能并无直接影响,即导波和曳波分别在西风急流的南侧和北侧得到加强,并分别在西风急流的北侧和南侧强度减弱。扰动的发展由扰动的结构所决定。导波和曳波的波长缩短总伴同其轴线倾向于东西向相联系,而它们的波长伸长总是与其轴线倾向于南北向同时发生。还指出,正压扰动的加强(或减弱)与波长的伸长(或缩短)不是必然的联系,它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06.
应用遗传神经网格方法分析赤潮监测数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了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的原理 ,探讨了应用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辽东湾海域丹麦细柱藻 (Leptocylindrusdanicus)赤潮与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计算了各环境因子对丹麦细柱藻赤潮的贡献。结果表明 ,温度、盐度、DIN的变化对研究海域丹麦细柱藻种群密度的增长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DIN是营养限制因子。遗传神经网络是分析赤潮监测数据的有效方法 ,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7.
细菌对海水中各形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细菌生长过程中,不但能利用体系中的有机物质,而且也能利用无机营养盐。本论文通过小麦岛细菌接种实验发现,细菌大量繁殖时吸收利用体系中的营养物质,生成颗粒态氮(PN)和溶解有机氮(DON),体系中溶解无机氮(DIN)、总溶解氮(TDN)降低至最低值。进入细菌指数生长期和稳定期后,颗粒态和有机态氮不断降解向体系中释放出无机营养盐,DIN和TDN呈现回升趋势,颗粒氮(PN)与细菌数量变化正相关。体系中,初始氮源的量决定了细菌体内POC/PN的比值,氮源充足,细菌繁殖数量多,POC/PN值低,氮源不足,细菌数量相对较少,POC/PN比值高。  相似文献   
108.
空间扰动引力的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重力场的频谱理论,给出了扰动引力在全球平均意义下的功率谱表达式,揭示了扰动引力的传播特性。通过数值试验,给出了扰动引力随高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不同高度上,扰动引力恢复重力场的最高阶数及相应分辨率。从理论上分析了航空重力测量探测重力场中高频信息的能力,对制定飞行方案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9.
Based on the dynamic theories of water waves and Mindlin plates,the analytic solution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urface waves and two-dimensional floating elastic plates with edge-restraint is constructed by use of the Wiener-Hopf technique.Firstly,without regard for elastic edge restraint,the wave-induced responses of elastic floating plate analyzed by the present method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from literature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Therefore,it can be shown that the present method is valid.Secondly,three end-restraint cases(i.e.,the left-end elastic restraints,the both-end elastic restraints,and the right-end elastic restraints)are proposed to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floating plates,in which the spring is used to connect the sea bottom and the floating plate's left(or right)edge.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pring stiffness and the parameters of wave-induced responses of floating plates are discussed.Moreover,the 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floating elastic plates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110.
根据1992年6月-1994年6月国内外发表资料,评述海洋藻类活性物质研究的生物技术及最新成果。认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的重心正转向与海洋生物技术有关的研究。运用生物技术筛选、提取并生产藻类活性物质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主流。综合文献表明,藻类活性物质的生物技术正走向成熟,大量的活性物质被发现,光生物反应器将成为主要的下游生产技术,通过藻类基因工程生产药物已初现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