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142篇
地质学   336篇
海洋学   26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广之  袁子艳  庄原  江浩 《物探与化探》2008,32(2):143-146,185
油气中都含有汞元素组分,汞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其可以从油气藏中向上垂向运移,根据采样介质类型及样品预处理的手段不同,地表中汞的分析方法可分为壤气、热释汞及土壤总汞分析方法。壤气汞、热释汞及土壤总汞指标都有着很好的示油气意义,同时也有着示断裂带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贝尔凹陷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和油气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南部的一个次级凹陷,凹陷内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海拉尔盆地重要的油气探区之一。贝尔凹陷经历了三期构造演化,形成了三期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自下而上分别为下部伸展断陷盆地、中部裂后热沉降盆地和上部构造反转盆地。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复杂的断裂系统,贝尔凹陷纵向上主要发育了两套断裂系统,分别是发育于下部断陷盆地的下部断裂系统和发育于中部热沉降盆地的上部走滑断裂系统,上部构造反转盆地内断裂不发育。复杂的构造样式对凹陷内沉积体系的配置也起着很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从贝尔凹陷构造演化和构造特征研究出发,分析了沉积作用对构造活动的响应,初步探讨了贝尔凹陷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有机氯农药填图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个样/km2的密度、1个分析组合样/16km2的方法,对北京市784km2范围内的土壤、大气干湿沉降物、大气颗粒物中HCH、DDT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有机氯农药填图.查明2000年北京市地表土壤HCH和DD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80±11.83ng/g、108.99±301.90ng/g.2006年大气干湿沉降物中HCH和DDT平均含量分别为10.09±9.60ng/g、12.99±13.51ng/g,HCH和DDT的年沉降通量分别为996.57±939.96g/a·km2、1291.53±1342.28g/a·km2.2006年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中的HCH含量分别为0.294±0.205ng/m3和0.217±0.137ng/m3,DD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37±1.301ng/m3和0.522±0.773ng/m3,显著高于2002-2003年度大气颗粒物中HCH(PM100.01786ng/m3,PM250.01731ng/m3)和DDT(PM100.01672ng/m3,PM2.50.02353ng/m3)的含量,表明北京市或周边地区仍在使用含HCH和DDT化学成分的农药.以2000年北京地表土壤和2006年大气干湿沉降物中HCH和DDT的含量为基础,对2020年土壤中HCH和DDT的时空演变的预测显示,即使干湿沉降物中HCH和DDT的沉降通量每年以5%的速率递减,到2020年土壤中HCH和DDT的环境质量仍不能显著改善,而控制和削减北京及周边地区含HCH和DDT成分农药的使用将是改善北京地表土壤环境质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长周期763地震仪面波群速度资料反演了中国南北带及邻区的三维速度结构.其中采集238条瑞利波和358条勒夫波混合频散曲线,使用均等显示滤波方法,并以4°×4°为一格将我国境内分为147格.用随机逆反演方法得到了研究区16格的纯路径频散.面波速度结构及演结果表明:1.莫霍界面深度一般在40-50km之间,最深达65km.总趋势是从东到西加深,且在南北带西侧南北两端向中部明显加深,东侧变化小.2.地幔顶部普遍出现很厚的低速层,上界面一般埋深60-80km.上地幔顶盖厚度一般为20-60km,速度为4.30-4.50km/s.3.研究区普遍存在各向异性,而且勒夫波和瑞利波速度的差值(VSV-VSH)的绝对值随深度有增大的特点,在南北带南部和西北部VSV-VSH各向异性现象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16.
庄博  刘玉琴  张建中 《新疆地质》2005,23(2):164-168
陈家庄凸起北坡发育了多种类型的储集体.根据岩心、钻井和测井资料,以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从分析、识别层序的主要界面,如层序界面、初始湖泛面、最大湖泛面等入手,对陈家庄凸起北坡古近系层序、准层序和体系域进行了划分.通过钻井层序分析与地震层序解释,在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对沉积体系进行了研究.指出本区发育的低位域水下扇、低位域复合扇、湖扩展体系域滨岸沉积和高位域三角洲沉积等,是进行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7.
The Global Rainforest Mapping (GRFM) project was initiated in 1995 and, through a dedicated data acquisition policy by the National Space Development Agency of Japan (NASDA), data acquisitions could be completed within a 1.5-year period, resulting in a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homogeneous coverage to contain the entire Amazon Basin from the Atlantic to the Pacific; Central America up to the Yucatan Peninsular in Mexico; equatorial Africa from Madagascar and Kenya in the east to Sierra Leone in the west; and Southeast Asia, including Papua New Guinea. To some extent, GRFM project is an international endeavor led by NASDA, with the goal of producing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contigu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data sets over the tropical belt on the Earth by use of the JERS-1 L-band SAR, through the generation of semi-continental, 100m resolution, image mosaics. The GRFM project relies on extensive collaboration with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the Joi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JRC) and the Japanese 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 (MITI) for data acquisition, processing, validation and product generation. A science program is underway in parallel with product generation. This involves the agencies mentioned above, as well as a larg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universities and individuals to perform field activities and data analysis at different levels.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iscusses land-use changes in the interlock area of farming and pasturing (IAFP)in northern China. It presents detailed analyses of land-use features in the IAFP, which are controlled by the macro geomorphic units and geophysical conditions-constraints or advantages. Additionally, it selects some indicators, according to the availability in acquiring and processing their quantitative data, to analyze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typical conversion of grassland and geophysical conditions. The preliminary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are of great advanta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There exist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land use change and some geophys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9.
MODIS 1B影像几何纠正方法研究及软件实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MODIS影像是一种新型和重要的数据。对MODIS 1B影像几何畸变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选择了一种合适的纠正方法。对于1km分辨率MODIS 1B影像,直接采用1km分辨率的空间坐标进行几何纠正;对于250m和500m分辨率的MODIS 1B影像,先用三次样条曲线对坐标进行插值生成同分辨率的坐标,然后利用坐标插值结果对其进行几何纠正。由于MODIS影像在空问分布上的特殊性,采用前向和后向映射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纠正后某一像素点在原始影像中的位置。根据该位置的条带重叠度,可以确定参与计算像素个数、搜索窗口的大小以及窗口的精确位置;采用归一化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计算纠正后像素点的属性值。上述优化算法不仅保证了纠正后影像的质量,而且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作者在Visual C 6.0环境下开发实现了上述算法。从坐标插值和几何纠正结果分析,无论是数据处理速度还是纠正后的影像质量和精度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大尺度强迫条件下的暴雨个例中,考虑不同尺度特征的初始扰动与侧边界扰动相互作用构造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构建“自适应”于不同强对流天气的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系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大尺度强迫显著的个例1中,以大尺度扰动信息为主的动力降尺度的增长趋势较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ETKF)更为显著,且总扰动能量在预报中后期超过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而在大尺度强迫较弱的个例2中,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扰动能量始终高于动力降尺度。此外,当大尺度强迫显著时,初始扰动与侧边界扰动相匹配会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不匹配时初始扰动会在预报中后期抑制侧边界扰动的发展,当大尺度强迫较弱时,即使是互相间不匹配的初始扰动与侧边界扰动也能在大部分预报时段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说明初始扰动与侧边界扰动的相互作用机制不仅与天气形势相关,也与二者是否匹配挂钩,另外,扰动的发展特征同样依赖于天气形势;从集合离散度的角度来看,当大尺度强迫明显时,侧边界扰动的作用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取代初始扰动,从而对离散度起到主导地位;两种初始扰动方法相比,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在多数情况下对总离散度的贡献均大于动力降尺度;从降水量预报及概率预报情况来看,大尺度强迫明显的个例可预报性更高,且各集合成员间的差异较小,大尺度强迫较弱的个例则相反,且当两种初始扰动方案与侧边界扰动相结合时,较仅侧边界扰动均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