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76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框架是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支撑平台,而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框架平台的建设目前还没有固定模式。本文叙述了空间框架的概念,对其建设的目标、意义、工作内容和技术架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概述了关键技术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52.
利用福建沿海几个主要验潮站数据与法国空间局(CNES)AVISO多卫星融合资料分析了福建近海及其周边海域海平面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主要模态,并简要分析福建近海海平面变化趋势.得到如下结论:近54a(1960~2013年)福建沿海相对海平面上升约2 mm/a,福建沿海海平面变化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和2~3a及6~8a的年际变化特征,这与ENSO和长周期天文分潮的变化周期较为吻合;对比同期卫星高度计资料和潮位站资料(1993~2012年)发现,卫星高度计与潮位站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卫星高度计和潮位站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区域海平面近20a平均线性变化趋势约为4 mm/a.  相似文献   
253.
采用干法灰化和微波消解两种样品分解方法处理植物试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铝、钡、钙、铜、钾、镁、钠、铁等22个主、次量元素的含量,用两种前处理方法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测定,比对测定值与标准值,验证两种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不同的样品分解方法对各元素的测定结果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选择适宜的分解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植物样品中铝、铁、硫等元素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干法灰化和微波消解两种前处理方法的精密度(RSD,n=11)均小于5%。  相似文献   
254.
城镇交通网络信息图谱研究刍议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研究了地学信息图谱的概念及其与城镇交通网络共有的基本特性,探讨了既有交通网络中已经运用到的地学信息图谱概念的情形,拓展了基于地理信息图谱概念,综合现代RS、GIS、GPS、ITS等技术,科学研究、系统改进交通网络中地学信息应用的可能。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地理信息图谱理念的深入应用将可能大力改进交通网络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255.
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北方旱地农业是指沿昆仑山 -秦岭 -淮河一线以北的依靠天然降水补充灌溉农业的地区 ,可分为干旱、半干旱偏旱、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和半湿润五个子区。从农业资源利用现状与生产实践看 ,北方旱地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增产潜力远没有得到发挥。随着国家对食物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的重视 ,旱地农业研究必然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从国内外旱地农业研究现状入手 ,对旱地农业的战略地位、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潜力进行了深入分析 ,提出了我国北方旱地农业发展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256.
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早二叠世的沉积古地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早二叠世古海洋自北而南可分为东昆仑半局限海、托索湖-花石峡礁岛链和阿尼玛卿洋三部分。托索湖-花石峡礁带的主体由块状的礁相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所组成 ;东昆仑南坡半局限海中以短轴型的礁岛或碳酸盐建隆及相对较深的岛间盆地相沉积为特征 ;阿尼玛卿洋中则主要以深海软泥及放射虫硅质岩沉积为主, 同时也点缀一些碳酸盐建隆高地。东昆仑南坡半局限海中的礁岛及碳酸盐建隆在分布上缺乏明显的规律性, 但该区生物礁较发育。阿尼玛卿洋中碳酸盐建隆的规模小、分布零星、生物礁相对不发育, 但这些碳酸盐建隆在面上多呈断续的串珠状分布, 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东昆仑南坡半局限海中的岛间盆地相主体以中薄层灰岩夹黑.  相似文献   
257.
镇江、扬州间之长江河谷是拟建长江公路大桥桥址比选的优异地段。勘察资料证实 :河谷第四系由上更新统中段、全新统中上段组成、海侵、海退及新构造运动的升降制约了第四系沉积与演变 ,致使第四系呈现侵蚀不整合、半旋回序列。河道经历了山前河流、河口沙坝、三角洲平原的发育阶段 ,河道在自北而南迁移总趋势下 ,曾有多次往复摆动 ,现今仍在向南侧蚀。沿江岸带城镇座落、人口稠密、经济繁荣、素有“金三角”之称 ,不言而喻 ,加强其沉积演变势态的研究具有特殊的社会与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58.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云南省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52  
以云南省为例,探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耕地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其中包括4个步骤,首行,建立土地利用,土壤侵蚀,坡度,植被指数,水体,降雨和温度等数据库,其次,从土地利用数据库中提取旱地的数据,并与坡度数据,土壤侵蚀数据,植被指数数据进行叠架分析,对水体建立缓冲区,并与耕地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再次,退耕还林还草的原则,并在GIS的支持下,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空间分布及其面积,最后,利用降雨和温度数据进一步确定分别退耕还林和还草的空间分布及其面积,研究结果可以为云南省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59.
西安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及资源评价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吴成基  彭永祥 《山地学报》2001,19(4):359-362
西安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被举为“中国山崩奇观”,该山崩遗迹成因特殊、规模壮观、体量巨大、形态保存完整、景观奇特。在分析了山崩产生的构造、岩性和地貌等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山崩形成的过程,认为历史时期的多次地震和强降水是山崩产生的重要触发因素,评价了山崩地质遗迹的资源特点,阐述了其在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旅游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60.
宁夏南部回族社区生态环境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忠祥 《干旱区地理》2001,24(4):338-341
宁夏南部山区8县是回族社区的主要集中地,因生态脆弱、环境恶化而被国家列入为生态环境建设的试点区。该地正在大规模进行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就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学规律、经济规律、产业结构调整、限制因子-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及内涵等重要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