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243篇
地质学   410篇
海洋学   161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12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11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7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长江入海沉积物的输送及其入海后的运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 长江和黄河是世界著名的多沙河流,每年入海泥沙分别为5亿吨和11亿吨,分别占世界的第四位和第二位。千万年来由她们发育了广大的冲积平原,浩浩荡荡东流入海,形成东中国海大陆架沉积物的主要来源。研究长江和黄河沉积物搬运入海的沉积动力过程,不仅对东海大陆架的了解和开发有重要意义,也给陆上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日本海南部地区的地质构造可根据海底地形特征及地震反射剖面而了解,因为地形特征和地层的上超和顶超界限被认为与该区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在南半球赤道地区,太平洋东部沿岸的海面温度相对较冷,这些冷水强烈地影响着赤道大陆气候,在由塔西提/达尔文间不规则的高/低气压所定义的南方诗动的减弱价段,这种气候背景型式强烈地受到改变,在南方涛动减弱阶段,厄尔尼诺事件可能会出现,赤道太平洋水团要比通常温暖。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10年中,通过国际合作,对大西洋中肯的热液矿泉及周围地质背景进行了研究。TAG热液矿泉位于26°N,45°W,距大西洋中脊轴数公里,它是世界卜已发现的最大热液矿泉之一.这个活动的热泉位于一直径为10m的烟囱上,该烟囱位于一直径为150-200m、高40m的椭圆形硫化矿山上.在这个硫化矿山附近几公里范围内还发现了几个不活动的热泉。TAG靠近两条转换断层之间的大西洋中脊.区域重力调查表明,TAG北部的剪切带在向北漂移.分析TAG海底玄武岩表明,源岩在10-15km深处.从旁侧声纳资料看出,TAG由两个复杂的烟囱组成.近海底地球…  相似文献   
15.
16.
北海盆地第三纪深海扇的定量分析T.Reynolds深海扇内富存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因此,无论是从扇容积作为石油储层还是在生产期提供水的补给方面来说,它们的规模、几何形态、砂的体积、纯砂体积与总体积之比以及砂的连通性都是石油工业的关键问题。但是,至今深...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Philodfill GSEC66区块,即人们称之为“西北Malampaya区块”的石油潜力评价结果。相信该区块存在主要烃类聚集所必需的要素。可能的烃源岩是深水尼多灰岩,早第三纪同裂谷期前尼多沉积和前第三纪沉积。潜在储集层包括尼多礁隆、尼多和前尼多碎屑岩和,或破碎碳酸盐岩,早中新世Galoc碎屑浊积岩和前尼多沉积。该地区识别出的主要油藏类型是晚渐新世一早中新世礁和侵蚀/喀斯特碳酸岩高地。在对已有的1982年以前地震资料评价后,又采集了1,625km的地震资料。新的地震资料解释后,在这一地区划出了11个预选区,其中2个勘探区(Santa Monica和Ipil勘探区)。Santa Monica是在尼多灰岩上圈出的一个十字倾角圈闭,垂直闭合高度超过457m,闭合面积超过83km^2。Ipil勘探区发育在尼多灰岩台地面上,具缓倾闭合特征,闭合面积超过47km^2,垂直闭合高度122m。这个大型勘探圈出的技术价值与菲律宾十分有利的深水勘探条件及其邻近的即将开发的Malapaya—Camago油气田结合,使这一区块成为今后勘探工作中一个极具前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研究的样品由《Hakurei—maru》号科学考察船进行的GH80—1和GH83—3两个航次所采集.这两次航行的目的是作为日本“中太平洋锰结核调查”五年计划(1979—1983)任务的一部分,在威克-塔希提横断层上进行地质调查(GSJ)。  相似文献   
19.
自中印度洋被确认为是大洋岩石圈活动压缩变形的场所以来,人们已经竭尽全力来确定该地区的缩短量.其目的是了解在很高压应力下的板内变形会对周围板块的运动学起什么作用以及大洋岩石圈的机械反映.使用了下面4种不同的方法来定量分析变形速率:  相似文献   
20.
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是体现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的一个侧面。在布莱克海岭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区域里(ODP994#、995#、997#)就利用这点来评价成岩作用。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揭示了三个独特的成岩分带:(1)在上部20mbsf (bsf:below seafloor,海底以下深度)处的碳酸盐矿物主要是生物成因的,没有显示成岩作用的存在。这个区域的方解石FOC和8180值(PDB)反映了海相碳酸盐的特点,是与海水平衡的条件下沉淀形成的;(2)在20mbsf和100mbsf深度,方解石的FOC值明显呈现负数(低至-7.0‰),自生白云石较普遍可见(2—40wt%),δ^13C值在3.6‰~13.7‰之间;(3)在,100mbsf以下,白云石从含量丰富减低至微量分布,而分散状的菱铁矿成为主要出现的矿物。菱铁矿的δ^1C和δ^18O值分别在5.0‰~10.9‰、2.9‰~7.6‰之间变化。把溶解无机碳(DIC)的δ^1C剖面分布特点和孔隙水的浓集梯度趋势与自生碳酸盐矿物的δ^13C和δ^18O值对比,我们发现,自生碳酸盐矿物在一个独特的深度区域里形成,呈带状分布。在20mbsf深度及以下,无机碳的δ^13C DIC出现最小负值(≤-38‰)、方解石白云石出现δ^13C负值,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伴随着孔隙水碱度的增加、硫酸盐的亏损和孔隙间Ca^ 2 、Mg^ 2 离子的减少一起发生的,这表明自生方解石和自生白云石的形成是在硫酸盐还原带的底部开始(21mbsf左右)而在100mbsf附近深处大量出现。菱铁矿的形成很显然是在120~450mbsf之间发生,这个区间在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物区域内和上部(赋存区域200—450mbsf)。菱铁矿的δ^13C和δ^18O值从它们出现的薄层一直到沉积物底部都几乎一致。然而,现在孔隙水中的δ^13C DIC仅仅与120~450mbsf间的菱铁矿的δ^13C值相似。此外,从菱铁矿中计算出来的与之平衡的δ^18O值与120~450mbsf区段处菱铁矿的δ^18O测量值很好地匹配起来。该区段以高碱度(40-120mm)、低Ca^ 2 、Mg^ 2 浓集度为特征,这符合菱铁矿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