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测绘学   89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350篇
海洋学   8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更加准确地模拟重金属随泥沙迁移的过程,避免传统模型在描述重金属的吸附解吸时只能片面地考虑简单物理过程的不足,在水沙输移模拟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重金属随泥沙迁移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建立了完整的水动力-泥沙-重金属迁移数学模型。模型利用泥沙颗粒表面复杂形貌与电荷的关系来修正表面络合模型并以此分析了水体中的重金属与泥沙颗粒表面基团间的化学成键作用,同时根据化学反应的不同条件,并结合床面冲淤,将床面泥沙分为有氧层和无氧层分别考虑重金属的沉积与再释放。模型模拟了水槽试验中重金属Ni随泥沙迁移的情况,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了建立的模型可以合理地反映重金属随泥沙的迁移过程。  相似文献   
92.
国土空间格局演化与形成机理是人地系统交互关系研究的科学问题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关键前提。采用地学图谱、标准差椭圆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2000—2018年广西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揭示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① 广西城镇空间加速挤占农业、生态空间形成了“一增双减”的面积变化特征,国土空间动态变化速度加快;② 广西国土空间相互转化频繁,转移轨迹多样性特征明显,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加速互换以及生态空间内部结构加快重组;③ 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互竞主导了广西国土空间的迁移路径,城镇、农业空间存在“南高北低”和生态空间存在“北高南低”的集聚特征;④ 广西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受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作用减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驱动力增强,政策调控力度驱动作用深远。下一步可通过国土空间规划、调整产业布局和引导生产生活方式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93.
在广阔的海洋里有着多种类型的海底世界,其中珊瑚礁海底五彩缤纷、扑朔迷离,是最迷人的海底世界,也是人类研究最多的区域。珊瑚礁一向被科普作家、旅游家称之为“海底公园”。而公园的框架则是由几千万年来一直固着生息在礁表层的珊瑚构成,它们也是这座“公园”的主体。珊瑚礁鱼是海底公园中最大的类群,其中最美、最具姿色的就是蝴蝶鱼。它们个个都有一副娇媚绚丽的身段,风度翩翩,雍容华贵,其体态及绝妙艳美的色泽与周围五彩缤纷的珊瑚丛配合得是那样和谐得体,犹如陆地花草丛中休闲自在的蝴蝶一般。蝴蝶鱼类中,如尖嘴蝴蝶鱼、蜜点蝴蝶鱼等,为有名的热带鱼类,台湾  相似文献   
94.
95.
对土地整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各项制度的不断健全,中国的经济强了,人民富了,实现了由农业哺育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政府已经开始把巩固中国长远经济发展的目光放在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上.土地整理项目投资建设方向的好坏,决定了不可再生土地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6.
为查清免疫促进剂对日本(Charybdis japonica)(俗称石蟹)自身免疫力的增强作用及机理,对脂多糖(LPS)、β-葡聚糖(β-1,3-glucan)、灭活鳗弧菌和灭活哈维氏弧菌对日本酚氧化酶(PO)的产量与活性以及血细胞的数量与超微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4种免疫促进剂处理后,日本PO产量和总酶活性都有显著增加,但PO的比活性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日本血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多糖处理组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的糙面内质网和线粒体数量增加,颗粒数量减少、体积增大,而透明细胞的超微结构没有显著变化;灭活弧菌处理组小颗粒细胞中的颗粒数量明显减少,透明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显著增加.由此可见,多糖类和灭活弧菌类免疫促进剂对日本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不同,多糖类免疫促进剂主要提高酚氧化酶原激活组分PO的产量,进而提高PO总酶活性,而灭活弧菌类免疫促进剂主要提高透明细胞和小颗粒细胞的吞噬活性.  相似文献   
97.
98.
盘谷寺-新乡断裂以柏山、高村为界,分为西、中、东3段,根据物探剖面、地质标准孔和地层剖面出露特征,各段活动性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西段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具有向盆地迁移发育的特征;中段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东段活动性稍复杂,经历了正断-逆冲-正断的运动过程演变,其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且活动强度向两端减弱。高村所处的武陟隆起区推测为盘谷寺-新乡断裂中、东段的挤压阶区,断层位移在此处有亏损和衰减。  相似文献   
99.
壳幔拆离断裂活动与沉积体系响应为世界陆缘演变研究的热点,选取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壳幔拆离体系及其沉积响应开展系统性解剖.结合陆缘演变认识新进展、长电缆三维地震和钻井综合解释等揭示白云凹陷南部主控断裂带主要由4排NEE-NE向断至莫霍面的高角度铲式壳幔拆离断裂组成,裂陷期幕式活动使得白云凹陷经历了均一裂陷、拆离裂陷和断拗转换三阶段演化;均一裂陷期(下文昌组),控洼断裂未延伸至莫霍面,主要发育断裂转换带控制下的轴向陡坡辫状河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缓坡物源体系不甚发育;拆离裂陷期(上文昌组),壳幔拆离断裂断至莫霍面,呈现强烈水平伸展和垂向落差,导致上盘远离断层一侧强烈旋转翘倾、抬升剥蚀成为最主要缓坡物源体系,靠近断层北侧沉降深陷成为深湖盆,上盘中段发育大型三角洲沉积;断拗转换期(恩平组),拆离作用减弱而沉降作用显著增强,控制了北部缓坡挠曲坡折和NW-SE向推进的大型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的发育.由此,主控断裂由均一伸展到壳幔拆离伸展的构造演变导致白云凹陷上文昌组至恩平组缓坡大型三角洲、下文昌组东西轴向转换带辫状河三角洲和洼陷周边陡坡带扇三角洲砂岩三类规模储集体与湖相泥岩满盆叠置的分布格局,使其成为深水勘探向中深层拓展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00.
为了解框架结构建筑物基础接地电阻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天气过程对其变化的影响,分析了2010年广州从化气象局框架建筑物基础接地电阻和相关气象要素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从季节变化特征来看,框架结构接地电阻相对较为稳定,月平均值2月最大为0.78 Ω,9月份最小为0.57 Ω,全年变化最大值约为0.21 Ω。统计季节变化曲线和暴雨过程发现,接地体电阻与1.5 m土壤温度和1.0 m土壤含水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接地电阻减小值与暴雨的强度无明显的相关性。文中还对较长时间无降水的干旱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时框架结构接地电阻值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在夏季,干旱对接地电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