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1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619篇
测绘学   345篇
大气科学   445篇
地球物理   221篇
地质学   1588篇
海洋学   481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210篇
自然地理   26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9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7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91.
DGPS(DifferentialGlobalPositioningSystem)测量技术即差分定位技术,包括实时差分和后处理差分定位技术,正在远海和近海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后处理差分定位与微波定位及GPS实时差分定位相比,具有作用距离远,不受基准台与船台之问的障碍物影响以及减少基准台等优点。对于近海大比例尺(大于1:1万)测量,可采用实时差分定位的方法,而小于1:1万中小比例尺海底地形图测绘及海上其他工程测量,采用后处理差分定位,既能满足精度要求,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主要介绍利用DGPS后处理定位方法,在测绘广西沿海1:5万海底地形图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2.
海水温度和盐度对泥蚶幼虫和稚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1996~1997和1999年在浙江省乐清市东发水产育苗场和福建省宁德市四海水产育苗场分别研究了海水温度和盐度对泥蚶浮游幼虫和稚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泥蚶浮游幼虫的适宜温度为25~33℃,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稚贝的适宜温度为15~35℃,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浮游幼虫的适宜盐度为16.54~30.02,最适生长盐度为1654~23.38;稚贝的适宜盐度为10.01~30.02,最适生长盐度为10.01~23.38.泥蚶幼虫和稚贝对高温和低盐海水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与它们夏季的繁殖期和自然分布于内湾河口区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93.
水产养殖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海水、淡水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水产养殖中疾病的危害出现了日益严重的趋势。为了对各种暴发病、流行病进行深入研究和监控 ,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各种病原诊断和防治 ,建立灵敏、准确、快速的病原检测技术已迫在眉睫。本文简要对目前的水产养殖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介绍。1免疫学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利用抗原抗体间能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原理来检测病原 ,是运用较为广泛、成熟的检测技术。在抗原抗体反应当中 ,应用的抗体有多抗 (抗血清 )及单抗。抗血清制备相对简便易行 ,然而易发生血清交叉反应 ,需利用吸附法除去产生…  相似文献   
194.
本文讨论了太平洋西部3个岩芯孔的粒度组成、天然湿容重和含水量的变化。沉积物组成以粉砂和粘土细粒为主,砂粒含量很少,而且多为有孔虫介壳。容重与沉积物粒度呈正相关,含水量则呈负相关。当粒度组成不变时,容重随岩芯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含水量则减少。  相似文献   
195.
黑鱾血液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敏  徐善良  唐道军 《台湾海峡》2009,28(4):482-487
本文采用F-820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黑纪的血液常规指标及血清中的17项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测定,并用Wright’s染色法制作血涂片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结果表明:(1)黑纪的血红细胞数量为(2.49±0.47)×10^12个/dm^3;白细胞数量为(1.08±0.21)×10^11个/dm^3;在白细胞中以嗜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占52.42%±4.67%,其次为淋巴细胞,占25.72%±2.88%;单核细胞体积最大,占总数的3.27%±0.62%.(2)黑纪红细胞脆性大,抗性差,在0.65%~0.70%的NaCl溶液中开始溶血,在0.50%~0.55%的NaCl溶液中完全溶血.(3)黑纪的血红蛋白(HGB)为109.11±15.72g/dm^3,高于一般鱼类,与其较强的耐低氧生理能力相适应.(4)血清中血糖浓度为4.72±1.35mmol/dm^3,明显低于凶猛肉食性鱼类,与其岛礁性生态习性和杂食性相吻合.(5)雌雄鱼的乳酸脱氢酶分别为332.67±188.48U/dm^3和905.66±257.85U/dm^3,雌鱼显著高于雄鱼,可能与繁殖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196.
采用3×3因子方法,进行了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克氏螯虾f均重(7.03±0.05)g]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试验设3个蛋白质水平(24%、27%和30%1和3个脂肪水平(4%、7%和10%),共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虾,为期8周。结果表明,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  相似文献   
197.
为研究海洋附着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在厦门近岸海区进行挂板实验.将无菌玻璃板浸没于海水中,连续放置14 d.分别于放置1 h和7、14 d后取玻璃板上附着生物样品.用细菌通用引物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每个克隆文库随机挑选约40个克隆子测序,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克隆子可分为六大类群: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真核硅藻类叶绿体,各类群分别占42.0%、4.5%、2.2%、2.2%、1.1%和45.0%.γ-变形菌纲变形斑沙雷氏菌(Serratia proteamaculans)为优势附着细菌,占测序克隆子的31.5%.这类细菌在1 h样品中的比例超过一半,说明变形斑沙雷氏菌在生物膜形成初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挂板时间延长,检测到的细菌类群有所增加:附着7 d后检测到拟杆菌门细菌,附着14 d后检测到厚壁菌门细菌.γ-变形菌纲细菌所占比例随挂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从挂板1 h的81%降至7 d的21%,14 d的18%.另外,在各阶段的附着样品中,都检测到较多的真核克隆子序列,约占16%~64%.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海洋附着细菌的附着动态及其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8.
199.
为及时掌握领海基点及其标志建设、领海基点海岛开发利用以及领海基点海岛周边海域生态环境等状况,文章采用卫星影像、无人机航摄和现场巡查相结合的监测方式,对浙江省领海基点海岛标志、地形地物、植被、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开发利用状况和周边海域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领海基点海岛保护状况总体较好,周边海域海水符合第一类和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地形地貌无明显变化;部分领海基点海岛出现海蚀崖、海蚀沟和岩体裂缝并有海钓活动痕迹,部分领海基点方位点标志碑由于风暴浪的冲击存在局部损毁的现象。后续应对损毁领海基点方位点标志碑开展整修和维护工作;对已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行常态化监测;在掌握海岛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建立评估机制,开展海岛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积极与利益相关部门开展联系和沟通,形成领海基点海岛保护协调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领海基点海岛保护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200.
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是可养殖的少数植食性海水鱼之一。为进一步了解黄斑蓝子鱼的消化生理特征,以及将海藻更科学地应用于配合饲料中,本研究采用不同类型饵料:冰鲜杂鱼(Raw fish,RF)、配方饲料(Formulated diet,FD)、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ra,EP)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GL)饲喂黄斑篮子鱼8周,分析鱼内脏特征及其消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RF组和FD组鱼的肝体比和脏体比,以及EP组和GL组鱼的肠长比(Relative intestine length,RIL),都显著高于其他组。此外,分析不同处理组鱼的肝和前肠组织形态结构,发现RF组肝细胞核被脂滴挤到细胞边缘,两海藻组前肠黏膜的皱褶程度最高。养殖前三周,鱼的消化酶活性变化波动明显,而之后消化酶活性趋于平稳。消化道的蛋白酶,脂肪酶和α-淀粉酶的水平分别随着日粮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虽然,海藻饵料显著降低了黄斑篮子鱼的胃蛋白酶活性,但是提高了机体RIL和前肠黏膜的皱褶程度以弥补其对胃蛋白酶的负面影响。以上结果表明黄斑蓝子鱼的消化系统可较好地适应不同类型的饵料,其适应时间大约为三周。因此,本研究结果也暗示黄斑蓝子鱼也具有一些杂食性鱼类的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