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128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1.
江西相山火山盆地为一个塌陷式盆地,盆地内发育多个火山岩型铀矿床。课题组前期工作发现相山铀矿田中的富矿石伴生稀土资源,且为珍贵的HREE富集,在背景围岩和近矿蚀变围岩中稀土富集不明显(王倩等,2015;胡宝群等,2015)。富铀矿石中稀土元素与围岩中的稀土元素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为进一步探明稀土元素在铀成矿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对矿石中的单矿物分析测试,进一步探明相山铀矿中稀土元素的富集规律及机理;同时为在铀矿选冶中,对铀矿中的稀土伴生资源加以利用回收提供相关参数,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2.
夏季巴丹吉林沙漠残余层与深厚对流边界层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2年7月"巴丹吉林沙漠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实验所得到的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气象模式WRF,对夏季巴丹吉林沙漠对流边界层高度发展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12年7月在巴丹吉林沙漠连续观测到厚度超过3500 m的深厚对流边界层,其最大高度可达4000 m以上;当这种深厚对流边界层出现之前,当地中低层大气(1000~4000 m)存在近中性的残余层,而在没有近中性残留层出现时,即便地表感热通量较大,当天最大对流边界层高度却明显偏低;(2)WRF模式模拟结果表明残余层稳定度和对流边界层高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空间区域成立,残余层位温直减率与当地对流边界层高度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都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残余层位温直减率与对流边界层高度的空间相关系数最大值可达-0.51;(3)观测和模拟结果均表明残余层稳定度会直接影响由感热通量产生的对流边界层的发展效率,进而影响对流边界层的最大高度。通过研究发现,除感热通量外,近中性的残余层是巴丹吉林地区深厚对流边界层出现的关键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63.
变速成图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地震速度和变速成图传统方法中影响成图精度的主要因素 ,指出了传统方法中造成误差较大、准确性较低的原因。从解决传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提出了相应的速度场建立和变速成图方法 :通过提高叠加速度分辨率 ,利用模型层析法或模型反演法实现叠加速度到层速度的转换 ,建立空间速度场 ,速度校正和时深转换。实际资料应用表明 ,该方法提高了速度场建立和变速成图精度 ,解决了山前高陡构造以及低幅度构造地区的变速成图问题。  相似文献   
64.
山地复杂下垫面湍流特征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谱方法和能量闭合度分析等方法,对兰州市皋兰山2006年夏季和2005年冬季涡度相关系统测定的湍流数据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观测点测定的三维风速、空气温度的功率谱在惯性副区都符合"-2/3"定律,垂直风速和温度的协谱在惯性副区也基本符合"-4/3"定律.4个观测点都存在能量平衡不闭合现象,夏季观测点绿化地和裸地能量平衡比率(EBR)分别为66%和94%,冬季绿化地和裸地的EBR分别为62%和84%;裸地观测点的闭合程度明显好于绿化地.本文还讨论了能量闭合度的日变化特征及各个观测点的地表能量收支状况.  相似文献   
65.
为了探讨人为热源和城市绿化对城市边界层的影响,本文在RAMS模式中引入周期性日变化的人为热源和人工改变下垫面状况,初步模拟分析了人为热源和城市绿化对城市边界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热源具有明显的增温效应,增强了城市的湍流交换,白天增加了大气不稳定度,促进了混合层的发展,夜间降低了大气稳定度,减弱了城市夜间逆温.城市绿化减小了地表反照率,增加了到达地面的净辐射,模拟期间土壤冻结,增加的净辐射其中一部分以感热的形式来加热大气;绿化后地气之间的湍流交换增强,增加了大气不稳定度,减弱了白天高空逆温;本文还讨论了不同绿化布局对白天高空逆温的影响以及人为热源和城市绿化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6.
利用过去近40年平定高速公路沿线(下称平定沿线)6个测站的地面气温和雨量等实测资料,分析了平定沿线气象条件对公路边坡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平定沿线区域的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呈减少趋势,土壤冻结厚度变浅。但公路东、西段的小区域气候仍存在一定差异。可将公路沿线6个测站划分为东段半湿润区(泾川至平凉段)和西段半干旱区(定西至会宁段)。半干旱区的定西路段降雨量少、强度大;气温低,气温变率大,年气温倾向率(增温)较大;土壤冻结早,解冻晚,厚度深,表层冻融过程发生频繁。半湿润区的平凉路段,降雨量大,大雨及暴雨发生频次多,降水强度大;气温高,年增温率较高;土壤冻结晚,解冻早,冻结厚度薄。  相似文献   
67.
沉积微相测井资料神经网络判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不同的沉积微相可以由不同的相标志组合识别,相标志与沉积微相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神经网络通过许多基本处理单元间并行的相互作用建立。沉积微相相标志既可以由地质资料的观察、岩芯分析直接获得,也可以由测井资料间接地求得  相似文献   
68.
Thermal omens before earthquak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roductionTopredictwherethedisastrousearthquakeoccursisoneofthegreatestproblemswhichconcernsthepublicmostandisdifficulttoresolvebythescienceandtechnologyoftoday.Inordertoresolvetheproblemandreducethelossofanearthquake,aseriesofobservationsystemshavebeeninstalledaroundtheworldtoattempttofindsomeomenbeforeaneanhquake.Butmostoftheearthquakepredictionsarefailedbecauseof"lookonewayandrowanother".Itshowsthatthecapabilityoftheobservationsystemofthestress-strainfieldandotherphysicparameterfields,whi…  相似文献   
69.
70.
GPS伪距改正及精密动态单点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GPS伪距定位在动态模式下的改正模型:对流层折射延迟、电离层延迟改正、地球自转改正、相对论效应改正、卫星天线和接收机天线改正、固体潮改正。并针对单频GPS接收机进行动态伪距定位的试验,分析了各项改正对GPS伪距定位的精度影响及综合改正后的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